【电影大师林岭东逝世】再失大师 | 港片大导林岭东逝世 「风云」不再
△影迷津津乐道多年的《龙虎风云》VS《落水狗》
和杜琪峰一样,他也是正宗的「红裤子」出身:未经过影视专业训练,中学毕业进入无线艺员训练班,从闲角开始,全凭努力和天分,最后晋升导演,进入电影圈。
△杜琪峰与林岭东
90年代,林岭东也和吴宇森、徐克一样反攻好莱坞,拍了西片《硬闯100%危险》。尔后反港,迎来他的事业另一个高峰,拍了一系列现代感十足的港产类型片如《目露凶光》《极度重犯》等,并凭《高度戒备》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近年林岭东已淡出电影圈,返内地从商。他最后的作品是2016年《冲天火》。
永远怀念这位类型片大师。
魏君子兄多年前曾写过一段关于林岭东的传奇,征得他同意,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林岭东(Ringo Lam,1955年12月8日-2018年12月29日)
林岭东:天命随缘
文✎魏君子(发表于2006年)
1981年,旅居加拿大的林岭东决定重返香港。飞机中途暂停三藩市,他便独自去逛唐人街,偶尔听闻一曲萨克斯,居然触动心弦,感慨万千。
想他林岭东毕业于无线艺员训练班,偏偏不愿与同学周润发一起台前威风,反而和杜琪峰共同师从王天林,甘做幕后助导。
待片场经验丰富,逐渐独挡一面,林岭东便跳槽佳视,升任编导,刚以一部《急先锋》打出名堂,旋即赴加拿大学习电影制作,转眼整3年。
如今,香港电影环境好转,「新浪潮」风生水起,新锐导演纷纷脱颖而出,林岭东电视台时期走得比较近的两位编导徐克和杜琪峰也分别拍了电影处女作《蝶变》和《碧水寒山夺命金》。
听说大家正在施展拳脚,林岭东怎耐得住?
于是回港心切,中途闻着这曲萨克斯,便想着有朝一日将它用作自己的电影配乐——念及此处,林岭东兴奋难抑,怎能不对即将在香港开始的电影事业无限憧憬?
可惜,林岭东想得太简单了。
纵然他当年在香港影视圈小有名气,此次又是海外镀金归来,但人走茶凉、新锐辈出,谁会特别重视一个离港已3年的「陌生人」?
结果,林岭东足足坐了两年冷板凳,直到1983年执导了叫好叫座的《阴阳错》,这才声名鹊起。
不过,林岭东并不觉得扬眉吐气,毕竟拍《阴阳错》自己只是执二摊,顶替了不听话的梁普智,严格遵照新艺城「七人奋斗房」的指示完成工作而已。
之后导演的《君子好逑》和《爱神一号》,剧本依旧是「奋斗房」集体创作,林岭东则甚少有机会参与。
即便一直扮演着被动的执行者角色,林岭东流露的才华还是被「老大」麦嘉看中。1985年,林岭东奉命执导新艺城的招牌贺岁大戏《最佳拍档》第四集。
刚接到通知时,这位新丁受宠若惊之余倍感压力,但拍摄伊始,林岭东便明白自己的担心纯属多余。《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仍是集体创作,他的工作还是做执行导演。
不过,由于影片拉队去纽西兰取景,又与外籍工作人员合作,而这些正好是曾在国外学习工作数年的林岭东的长项,有他在场卖力,自然是拍摄顺利、效果理想,麦嘉满意。
拍完《千里救差婆》,麦嘉拿出400万制作费,让林岭东拍一部电影,随意挑题材。既然老板如此信任,给了自由发挥的机会,林岭东也不敢怠慢,他不想继续拍新艺城喜剧,但一时又搞不出新意思。
正为难之际,突然想起一宗劫案,便到法院听审,林岭东发现匪徒们都其貌不扬,也不孔武有力,于是灵光迸现,又结合卧底素材,写了一个警匪片的剧本,唤做《龙虎风云》。
这是林岭东承认的「第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戏中的配乐也融入了他蓄谋已久的萨克斯(当时香港并不流行萨克斯,用作电影配乐更是鲜见)。
▲《龙虎风云》日本版电影海报
从《龙虎风云》开始,林岭东的「风云世界」正式建立,正如他后来所说:
我的世界属于灰色,并不光明,
我相信有正义感或义气,
但现实往往最可怕,
好像《龙虎风云》中的男主角周润发就死了。
1987至1991年,林岭东独立执导了《龙虎风云》、《监狱风云》、《学校风云》、《圣战风云》、《伴我闯天涯》、《一触即发》和《监狱风云2逃犯》共7部电影。
他虽然凭一套冠名「风云」的暴力写实片轰动影坛,得以与麦当雄、吴宇森比肩,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末香港黑帮犯罪片的代表人物;
但世事难料,「风云导演」的电影创作依旧不能随心所欲,反而更受牵制。最令林岭东郁闷的是,同是暴力美学,他的「风云片」只因黑色写实,暴露社会问题,便屡遭电检删改(尤其是《学校风云》之后,「林岭东作品」更成为重点电检对象),反观吴宇森的「英雄片」,明摆着美化黑社会,却很少被电检为难。
再者,林岭东亦饱受商业压力,纵然他声名远播、似成招牌,但执导之电影若没有周润发担纲,票房照样走低。
还以《学校风云》为例,按说水准、震撼力及社会影响均不逊于《监狱风云》,只因没有巨星领衔,票房便仅收千万,轻易输给同期林子祥、周润发分别主演的轻松喜剧《三人世界》和《公子多情》。
有鉴于此,1989年,林岭东与周润发这对老同学合组「银奖」电影公司,本想一导一演勇闯天下,可惜周润发忙于片约,一直未能实现抱负,搞得「银奖」头炮《勇闯天下》居然找来导演吴宇森和新人尹扬明联合主演,结果自然叫好不叫座。
1992年,香港导演协会为筹款合拍《双龙会》,徐克、林岭东被同行推选担任导演,由此不难推算二人影坛地位之级别。
不过,较之当年徐克「蜀山」过后再攀高峰,林岭东则是「风云」散尽不知自处。1992年的《侠盗高飞》玩了很多暴力美学的形式,骨子里仍是反英雄、写人性的林氏路数,似乎让人耳目一新,奈何票房平平,争议不断。
1994年的《新火烧红莲寺》只是跟风之作,票房惨淡本在意料之中,否则林岭东事后不会沮丧地说:「徐克开创了武侠片热潮,我却成了武侠片的终结者」。
至于1995年的《大冒险家》,重拾卧底题材之余,更注重渲染男女奇情,加之情节紧凑,场面火爆,堪称港片少有的国际水准制作,倒像是为进军好莱坞来一次热身预演。
昔日进军好莱坞的这批香港导演之中,林岭东的发展并非最好,但心态绝对最佳。他既不似黄志强一去不复返,又未效仿徐克不成功便毅然回头,更不像吴宇森盛极而衰后才想起东奔西走。
这十年来,林岭东执导了七部电影,其中港片四部、西片三部,都是商业类型片,但题材各异,水准也不一,反响更不及以往「风云」时代。对此,林岭东除了矛盾,便是无奈。
他从不讳言渴望去好莱坞拍片,但为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吸取经验(《高度戒备》和《目露凶光》的叙事技巧就有明显提高)。
他坚信自己最终还是要拍回港片,却发现如今香港环境越来越差,已经不适合大规模拍电影了。好像几年前执导港片《奇逢敌手》(2003),林岭东想拍部喜剧让自己开心一点, 结果票房惨淡的现实却让他颇为沮丧。
既然如此,不如随缘。哪里有戏导,就去哪里。
已至天命之年,林岭东声称雄心全无。
赚钱呢,有美国老板找他拍戏,有人帮他算计票房市场,他只要尽力保持以往水准,再稍微搞点新意思(譬如《地狱醒龙》)就可交差。
▲2007年,徐克、林岭东、杜琪峰强强联手的《铁三角》,这阵容已经不可复制了
找乐呢,就是这部正在香港拍的《铁三角》了(编者注:本文写于2006年),与两位老友徐克、杜琪峰一起搞个「故事接龙」,多有意思……至于林岭东能否「风云再起」,问题不在于他想与不想,关键在于形势和时机,多说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