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毅后人 《一门三代的信仰追求 ——刘肩三和他的后人》书摘

2018-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刘肩三,又名贤招,号汉才,参加革命后曾化名舒玉丰.谢东宝等,江西都昌汪墩乡后垅村人.1892年12月5日出生于一个乡间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畴九,清太学生,后于当地教私塾,在乡间能主持公道,颇受邻里爱戴.刘畴九生三子,长刘贤振,次刘贤扬,刘肩三居末.     刘肩三自小富有正义感,13岁时,乡间闹祭祖,刘姓人多势众,无端欺压其他小姓,刘肩三公然仗义执言,站出来为小姓辩解.他少年有抱负,读书勤奋,个头不高而常以"身不满五尺而心雄万丈"自勉.1912年考入星子白鹿洞南康府中学.191

    刘肩三,又名贤招,号汉才,参加革命后曾化名舒玉丰、谢东宝等,江西都昌汪墩乡后垅村人。1892年12月5日出生于一个乡间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畴九,清太学生,后于当地教私塾,在乡间能主持公道,颇受邻里爱戴。

刘畴九生三子,长刘贤振,次刘贤扬,刘肩三居末。     刘肩三自小富有正义感,13岁时,乡间闹祭祖,刘姓人多势众,无端欺压其他小姓,刘肩三公然仗义执言,站出来为小姓辩解。

他少年有抱负,读书勤奋,个头不高而常以“身不满五尺而心雄万丈”自勉。1912年考入星子白鹿洞南康府中学。1914年毕业后,回家在汪墩蒲塘庙小学教了一年多书。1916年秋,他怀着“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幻想,报考了江西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希望学得一些改造农村的真才实学。

可是,当时教育腐败,号称农专,连块农业实验场地也没有,种种现状,引起他的不满。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我之批评与建议》一文,贴在校内墙上,一时轰动了校园。

为此,刘肩三差点被开除,幸其在教导处据理辩驳,以至一些教师也不能不承认他的文章切中时弊,才免去处分。此间,又发生江西省议会议员受贿出卖选票事,刘肩三闻讯,又首倡发起“打猪仔运动”。

这些事,使刘肩三的名字,在省城学生中传开了,大家都钦佩其过人的胆识和辩论才干。     1919年5月7日,五四爱国运动的消息从北京传到南昌,南昌顿时沸腾了。

首先起来响应的就是刘肩三所在的省立农专。当时,由农专学生发起,联合省立一师等学校师生,于百花洲沈文肃祠,召开了全市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大会,议定了在南昌开展运动的有关事项。会上,刘肩三作为农专代表被推选参加南昌学生联合会,成为江西的学生领袖之一。

    5月9日,是二十一条签订四周年国耻日,南昌全市学生举行了总罢课。是日,皇殿侧体育场人山人海,气氛激越,许多青年发表了演说,刘肩三也登台悲愤陈词,言毕,当众咬破中指,在一白布上写了“时日曷丧,余及汝皆亡”,表示了自己的誓愿和决心。

会后,学生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请愿游行。当队伍经过大街时,两旁观众无不肃然起敬,甚至有见血书而流泪,而脱帽鞠躬者。

人们从刘肩三等青年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报界称赞说:“学生程度至此,殊为我国好现象!”但是,学生的爱国运动,吓坏了北洋军阀江西督军陈光远。陈看到南昌学生运动自农专始,竟指令农专于5月20日放暑假,使刘肩三等人提前毕业。

    刘肩三等毕业后,立即返回都昌,把这场伟大的运动引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县。他到县城当日,一下船就直奔县立高级小学,向全体师生介绍外地的运动情形。

他声泪俱下地声讨了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痛斥了卖国贼出卖祖国人民利益的可耻行径,使闻者无不动容,激起了全校师生的愤慨,当即宣布罢课。次日,刘肩三即率县立高小100余名师生,在县城举行了示威和街头演说。

在学生爱国热忱感召下,工商界爱国人士也加入了爱国运动的行列,自动不卖日货,并宣布罢市三天。5月底,在刘肩三倡导下,县城组织了日货检查组,由学生3人,工商界2人、教师2人组成,检查焚毁仇货。

    很快,这场爱国风暴波及全县。6月间,刘肩三等人率领县立高小100余名师生组成宣传队,下乡进行宣传。他们以源头港广智小学和三汊港尚智小学为中心,向农民讲述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欺侮,揭露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

广智、尚智小学师生,响应刘肩三的号召,也组织了日货检查组,在土塘、马涧、源头港、三汊港、周溪等乡村集镇进行检查,抵制日货。

    五四爱国运动,震撼了神州大地,震撼了都昌这个沉寂的小县,也震撼了刘肩三那颗灼热的忧思国难的心。他的思想自此急剧升华,由一个改良主义者转变为一个激进民主主义者。

     五四风暴之后,刘肩三以其在青年中的崇高声誉,被留在县立高级小学任教,讲授历史、地理、算术。他讲课如同他演说一般,与时事、社会结合紧密,生动犀利,极具鼓动性,很受学生欢迎。

加之他全无先生架子,广交农民朋友,经常带学生下乡考查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爱国热忱。因此,在学校甚至在社会上,他的名字有很大的号召力。     1922年1月,北洋军阀蔡成勋任江西督军,一上任就提出要“追缴旧欠”,向全省人民横征暴敛,当年,都昌遭受水灾,县知事刘燮臣是蔡的亲信,秉承蔡的旨意,全然不顾灾民死活,除增加了本年度的征缴外,还借口清理旧欠,将以往军阀已征之赋重新派征,甚至提出要“追缴五年旧欠”。

刘肩三闻讯十分气恼,遂发动群众和开明绅士,掀起了一场抵制重课,驱除刘燮臣的风潮。     一天上午,刘肩三率领10名开明绅士代表,前往县公署为民请愿。

刘燮臣得到消息,事先亦作了准备。公署内外,保警队荷枪实弹。刘肩三毫无惧色,昂然而入,向刘燮臣指出都昌受灾,农民苦不堪言,不要说追缴枉加之五年旧欠,本年度田赋也要求缓办。刘燮臣听了不仅不肯答应,反而蛮不讲理,把刘肩三扣押起来。

消息传出,广大群众无不感到愤慨。当晚,县城学生决定罢课,到县公署门口示威。次日晨,县立高级小学和师范讲习班的200余名学生,前往县公署再次提出抗议,并派代表同工商界联系。

同日,商人罢市,近郊二三十里路的农民亦提着扁担、锄头陆续涌进了县城,自动加入了斗争的行列。抗议刘燮臣暴行的人们,把县公署包围起来,强烈要求立即释放刘肩三,缓办当年田赋,坚决反对追缴“旧欠”,并声明一日不答复要求一日不撤。

县公署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县署的人出来挑水,水桶也给愤怒的人们砸得稀烂;他们出来买米,灾民们就把随身带来的树皮、草根、观音土塞满米袋,要他们抬进去给刘燮臣吃。

斗争持续了3天,刘燮臣着了慌,知道事态再发展下去,自己性命也难保全,只得把刘肩三放了出来。这时,县公署门外数千群众非要刘燮臣出来,当众给刘肩三赔礼不可。刘燮臣慌忙从后门逃出,跑到南昌去了。     人们见到刘肩三,高兴得欢呼起来,围着他问长问短。

刘肩三十分感激大家对他的支持和关心。听说刘燮臣偷偷溜了,刘肩三告诫大家,刘燮臣此去是不会罢休的,我们不能让恶人先告状,要迅速派人去南昌,唤起舆论支持,发动旅省同乡,把官司打到底,驱逐刘燮臣这个狗官,于是,他主持起草了一份《告旅省都昌同乡书》,并派代表连夜乘船送往省城。

随即刘肩三又写了一副对联:“此去莫饶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贴到县公署的大门上。

    由于各方面的支持,这次斗争取得了胜利,田赋没有缴、刘燮臣也被驱逐了。     但是蔡成勋并没有放过都昌人民,1923年春,又另派了两名委员,到都昌继续催办追缴五年旧欠事,刘肩三毫不为强权所惧,又一次发动群众,打了县公署,赶走了这两名催办粮赋的委员。

    刘肩三连续赶走几名“命官”,全县人民十分钦佩他的胆识。

为了安抚人心,1924年,新任县知事玩出了个新花招,竟请了刘肩三担任县实业局局长兼县农事实验场场长,企图用软办法笼络刘肩三。但是,这时的刘肩三,已经认识到仅是为民请命,驱除贪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革政治的,他决心走一条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6年1月,刘肩三的同乡、共产党员刘越受中共南昌特别支部派遣来都昌发展组织,刘越到都昌后,回到家乡汪墩老屋刘村,以休学为名,在本村办起了平民夜校,召集附近农民参加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刘肩三闻讯,便来找刘越。刘越素知刘肩三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声望,又有改造旧社会和追求新思想的强烈愿望,便介绍他读马克思主义著作。马克思主义开阔了刘肩三的视野,他的思想产生了根本的转变。

1926年2月上旬,刘肩三便成为刘越到都昌后发展的第一名党员。 为了帮助刘越更好地开展工作,刘肩三以实业局长的身份,推荐刘越到县立高小任教,使他在县城站住了脚。随后,刘肩三又介绍了刘聘三等加入党组织。

党的队伍扩大后,他们便于1926年3月在都昌县城南门外的南山,开了一次秘密会议,正式成立了都昌县第一个党小组。这次会议,还确定了由刘肩三具体负责,以都昌汪墩、徐埠、左里一带为中心开展农民运动。

为提高农民的觉悟,会后,刘肩三即回汪墩,在蒲塘庙和茅垅村办起了两所平民夜校,亲自给农民上课,用通俗的语言,启迪农民的阶级觉悟,为都昌农民运动的兴起,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6年3月19日,国民党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赵醒依主持下召开。

刘肩三作为都昌代表,到南昌出席了这次大会,使他有机会向赵醒依、方志敏等学到了更多的革命道理和方法。3月24日会议一结束,他就赶回都昌,向党的小组建议,在县实业局后的圣庙里,举办党务训练班。

训练班以农民和小学教员、青年学生为对象,先后举办了两期,培训了90余名农民运动骨干。尔后,他又带着这批同志,在全县各地广泛开展革命宣传。

    旧社会,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民间所谓观音菩萨“生日”,这在农村是一个热闹的日子。汪墩街上像往年一样,搭了戏台唱戏,附近几十里的农民都来看戏赶集。刘肩三抓住这个时机,摆了一张八仙桌,在人多众广处,向群众进行演讲。

当众登台演讲,在农村本来就是一件新鲜事,加上他的演讲语言通俗,有声有色,很快就吸引了不少群众。刘肩三从观音菩萨讲起,讲到破除迷信,讲到穷人因何而穷,富人如何致富,句句打动人心,群众听得津津有味,干脆不要戏班子唱戏,把刘肩三请到台上去讲。

讲完之后,还有不少群众围着他问长问短,诉说自己的苦情。在这个基础上,刘肩三进一步向群众讲述组织起来的重要。以后,在刘肩三的活动下,汪墩农民协会首先建立起来,成了全县农民的楷模。

    农民受到了革命教育,启发了阶级觉悟,开始有组织有领导地向土豪劣绅作斗争。由于1925年都昌遭受罕见的旱灾,至次年春荒情况十分严重,贫困农民十户有九户断了炊烟,而豪绅地主却趁机加重盘剥。

汪墩大劣绅刘世容,以搞“平籴”为名,让老百姓凑钱由他出面去下江籴谷度荒。他将买来的好谷用自家的陈谷兑换,而且大斗进小斗出,从中牟取暴利。

刘肩三听了非常愤恨,就发动这一带秘密农民协会会员200多人,找刘世容算账,挖了他的谷仓,将平籴的谷也分了。     此事不久,刘肩三获悉县知事傅运炎趁将调任崇仁县之机,在全县搜刮民财,并贪污县钱粮款数千元。

刘肩三义愤填膺,又亲自组织了清算委员会,并派出人员去汪墩、徐埠、左里一带,发动农民协会会员和农民群众2000多人,组成了农民请愿团,找傅运炎开钱粮柜当众算账。

傅不答应,请愿农民一涌而起,打掉了钱粮柜。在民众的压力下,傅运炎无可奈何,只好假意答应要求。事后,他留下一个会计和侄儿与清算委员会周旋,自己偷偷溜了。于是,刘肩三再次发动农民,联名告状,并亲自赴省与傅打官司,结果傅被告掉乌纱帽,卖了南昌的房产付赃款。

    这两次斗争,使农民看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到1926年10月,北伐军进入江西之前,都昌已成立区农民协会6个,乡农民协会21个,会员达1200余人。

    随着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都昌党的组织也在发展。除县城外,汪墩、徐埠、左里、湖州、苏山等地亦建立了党小组。1926年5月底,在县城东门外农事实验场内,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共都昌支部,刘肩三当选为支部委员。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出师北伐。刘肩三无比振奋,奔走四乡号召农民迎接北伐军,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10月,都昌的党组织为了策应北伐,组织了“南浔铁路爆破队”,准备挖掘南浔铁路,阻挠孙传芳、邓如琢部撤退。

挖路队伍还没有到涂家埠,南昌已攻克了,此时,都昌县公署乱作一团。刘肩三在实业局主持召开了县城党员大会,研究了迎接北伐军的到来和防止军阀退却时抢劫的措施。根据会议决定,刘肩三策动了9个警察,携枪12支起义。

11月中旬,北伐军攻克九江,军阀孙传芳的败兵刘保雷部乘民船绕道鄱阳湖经都昌、彭泽往安徽撤退。当败兵途经都昌时,刘肩三发动农民协会会员沿途阻击,缴获各种长枪10支,迫击炮2门。

12月初,刘肩三率县城人民扣押了都昌县知事陈伟绩。从此,结束了北洋军阀在都昌的统治。     北伐军进占都昌以后,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都昌县党务部在县城余氏宗祠成立,刘肩三当选为农民部长。

同时,成立了都昌县人民自卫队,刘肩三任大队长兼指导员,并在汪墩成立了农民自卫军。1927年1月,根据中共江西区委指示,中共都昌地委成立,刘肩三当选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和革命高潮的到来,都昌农运又有很大发展。1927年2月8日,都昌县农民代表大会于县城陶公庙召开,会上选举了刘肩三等3人为常委,正式成立了都昌县农民协会。

此时,全县区农民协会已有26个、乡农民协会149个,会员达10900余人,成为全省农运开展得最好的县之一,受到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表彰。     1927年3月上旬,刘肩三于县城城隍庙门口的场地上,召开了千人大会,作了《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的报告.

号召全县农民将斗争推向高潮。会上,群众强烈要求捉拿全县有名的劣绅刘云亭游街示众,因走漏风声,刘云亭闻讯逃匿,数日后仍被乡农民协会捉到。

农民扬眉吐气,参加农民协会的越来越多,会员猛扩至5万余人。就在农民运动迅猛发展的时候,反革命的势力也在磨刀霍霍,酝酿着反扑。这年4月,国民党14军代军长刘士毅因其家被农民协会冲击,怀恨在心,于赣州拍了一个电报到都昌农民协会,污蔑农民运动,大骂刘肩三是“过激主义”,叫嚣要“誓灭此僚”。

对刘士毅的挑衅,县农民协会当即回敬了一篇《反对刘士毅宣言》,油印张贴散发,给其以坚决的回击。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公开发动反革命政变。形势日益恶化。4月26日,都昌也发生了土豪劣绅凶杀农民协会领导人的“左蠡惨案”,左蠡区农民协会常委王宗堂等7人牺牲。随即,6月5日,朱培德在南昌公开向右转。6月9日,县自卫大队副队长刘天成又叛变。形势急转直下,刘肩三受反动当局通缉,被迫离开都昌。

    刘肩三离开都昌后,到处寻找党的组织。不久,他找到了省委。8月,去鄱阳参加了赣北特委召开的风雨山会议,听取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会后刘肩三被分配到余干县任县委书记。

    刘肩三化名老张,来到余干县,以米商身份,到各地联络党员,整顿基层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清除了一批不稳定分子。1928年4月,正式恢复中共余干县委,下辖一区(设沙屋白家),二区(设杨家),三区(设河埠),四区(设五雷)等4个区委和1个县城特支,县委机关设里源卢家,为了工作方便,另在县城设1办事处。

    在县委领导下,余干县各级党组织重新活动起来。

刘肩三带领县委着重抓了三件事:一是积极发展党员,并在群众中通过“上名字”活动,建立党的外围组织,扩大革命队伍,创造武装暴动和建立革命政权的条件;二是为弋横根据地收购、输送武器弹药;三是筹集根据地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如布匹、食盐、药品等。

为此,刘肩三曾在余干主持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特别是10月在里源卢家祠堂,召开了一次上百人的大会。在每次会议上,他都特别强调发展革命武装的重要。

为了支援以弋横为中心的红色割据区域的发展,刘肩三对收购枪支弹药事抓得很紧,他多次讲:“革命需要枪,可我们手里没有工厂,只有从敌人手里缴来,再就是买些来。”①为了将收集来的军械物资安全送到根据地,刘肩三和同志们想尽了办法,如用条椅或竹床抬“病人”、“死人”;装成小贩用麻袋挑“鱼干”;用士车推晒簟等为掩护,秘密运送长、短枪支和子弹,仅1928年4月一次就将8支步枪、4支手枪顺利地送到了弋阳方家墩。

    由于刘肩三等的艰苦努力,余干革命形式发展很快,在他离开余干之前,各区、乡秘密苏维埃政权先后都建立起来了。     1928年底,刘肩三调信江特委任特委委员,不久赴上海学习工运经验。

1929年7月,他从上海返回,在景德镇从事工人运动。     景德镇是个都昌人集居的码头,俗称“无都不成村”,景德镇窑、徽、杂三大帮,居首的“窑帮”即瓷业系统,基本上以都昌人为主。

刘肩三化名张定东,以同乡关系,经常深入窑场、坯房、匣钵厂和工人交朋友,秘密发展党团和工会组织。到1930年7月,赣东北红军独立团攻入景德镇时,参加到各种革命组织的工人达数千人。

    1930年7月6日,由于地下党和工人们里应外合,赣东北红军未发一枪一弹,便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景德镇。红军进入景德镇后,一下猛扩至2000余人,其中有整营、整连都昌籍战士。

红军扩大后,遂改成红10军,下设1、10、19三个团。刘肩三调入部队,任红10军第19团政治委员。     红军拿下景德镇后,休息了6天,便满载战利品开回苏区,不久,为进一步筹集军款,扩充红军,又挥师有良好基础的都、湖、鄱、彭地区。

一路上,红军打鄱阳,攻彭泽,克秋浦,取至德,连战皆捷。红10军于1930年8月31日进入都昌境地。

9月3日,在马涧桥歼灭都昌保安队孙光林部。是日晚,趁主力在都、湖边界驻扎之机,刘肩三率红19团回故乡汪墩,烧了军阀刘士毅的房屋,处决了刘书会等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筹集了大笔军款。他路经家门而不入,只是托老乡带了一块银圆给正在病中的老母亲。

刘肩三原拟进一步攻打都昌县城,后闻敌江犀舰从吴城赶到都昌,驻湖口的红1、10团又与敌警备2团、缉私2团1营和湖口保安队遭遇,遂放弃攻城,4月晨赶到湖口江桥,配合红1、10团,与敌激战一日,歼敌缉私队全部和警备2团大部,生擒敌团长张超。

敌大为震惊,急调重军至湖口防卫,红军亦因有伤亡,遂于次日经鄱阳肖家岭回师景德镇。在景德镇又征集了大批工人入伍,队伍扩至4000余人。

    9月中旬,红10军在乐平众埠街行整编,改设1、4、7三个旅和一个特务团、一个机枪营,刘肩三改任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兼7旅政治委员。     1930年10月,红10军在立三路线所谓“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冒险主义口号下,再次经景德镇来到都湖鄱彭地区。

这次行动,虽然是在执行立三路线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由于周建屏、刘肩三等坚持了方志敏的正确意见,没有贸然渡湖去攻打九江,而在都湖鄱彭“相机行动”,变被动为主动,创建了都湖鄱彭根据地。

10月初,红10军来到以武山为中心的都湖鄱彭地区。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开辟新区,地方工作部在刘肩三领导下,迅速恢复4县的县委组织。

10月6日,刘肩三化名谢宝东,率部队150余人开到都昌张岭,在这里恢复了中共都昌县委,他亲自兼任都昌县委书记,并在短期内建立了三个区委。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刘肩三还亲自主持在张岭街开办了一期有70余人参加的干部训练班。

建立县委不久,县苏维埃政府亦相继成立。     在红军的帮助下,在地方工作部和4县县委具体领导下,很快形成了一个以武山为中心,包括都昌大港、盐田、张岭、北炎、鸣山、徐埠、汪墩;湖口流芳、江桥、舜德、株桥、武山、春桥(现属都昌);鄱阳肖家岭、响水滩、草埠头、油墩街;彭泽杨梓等地的武装割据区域,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群众斗争情绪十分高涨,各种革命组织相继成立。

仅都昌一县赤卫队就发展到1350人。都湖鄱彭根据地的创建,使赣东北根据地扩大到皖赣边境,方圆500里,人口100余万,震撼着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由于立三路线的“左倾”错误,红军离开老苏区远征,以致后方空虚,敌人乘机调动驻上饶之第5师及上饶、铅山、广丰、玉山、横峰5县靖卫团,向我弋横中心区进攻。在这危急关头,方志敏坚决主张红10军放弃强取九江的冒险计划。

1930年11月上旬,军部在肖家岭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10军立即撤回老苏区,同时,考虑到都湖鄱彭地区的群众基础很好,为着继续发动和组织这个地区的斗争,决定成立都湖鄱彭4县总指挥部,由刘肩三任总指挥,并留下二三十个地方干部,配发了二三十支枪,带领赤卫队坚持斗争。

    红10军刚撤,敌5师即开到鄱阳。他们不敢与我红军主力对垒,就纠集4县地主武装,对都湖鄱彭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围剿”。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总指挥部不得不决定暂时撤退上山。11月13日,刘肩三到都昌洞门口布置上山事宜后,一面派人通知湖口县委、县苏干部和赤卫队迅速向他靠拢,一面率指挥部向鄱阳肖家岭方向撤退。

14日,当湖口队伍赶到彭泽黄板桥与刘肩三汇合时,不幸被敌5师28团围困。刘肩三当即率领干部战士与敌激战约2小时,我方伤亡惨重,刘肩三不顾个人安危,下令战士们登山分散突围。11月16日,刘肩三终因弹绝,于彭泽县黄板桥上垄水桶港垄头路上被敌捉住。

    刘肩三不幸被俘后,押在彭泽县老屋湾陈村敌5师28团团部驻地屋后的马圈内。同时被俘的有我干部、赤卫队员50余人,彭泽县地下党员陈真,以伪区长身份保释了20余人。他正要设法营救刘肩三等人时,敌连长刘书炉到此察看被俘人员时认出了刘肩三。

    刘书炉系刘士毅堂弟、土豪刘书会亲弟,对刘肩三早怀有杀兄之仇、烧屋之恨。刘书炉向团长姚纯指证刘肩三为红军旅政委,要求速杀刘肩三为其兄报仇。

敌团长听说抓到了我红军旅政委,欣喜若狂,马上提审,当姚来到刘肩三关押处问:“哪个是刘肩三?”刘肩三见自己已被敌人认出,毫无惧色,当即泰然回答:“是我!”敌人问其为什么要烧刘士毅的房屋,刘肩三义正词严地说:“他(刘士毅)在赣州杀害我多少同志,不是我要烧,是江西三千万人民要烧!

”此时,刘书炉插嘴道:“你现在被我们抓到这里,总算是失败了吧?”刘肩三从容地回答:“从我个人来说,是暂时失败了,但我们的事业是永远不会失败的!

”     刘书炉见此,便假惺惺地用封建宗族情分劝降刘肩三,说:“肩三,你带红军烧了刘士毅的屋,我们不怪你,而且蒙你故意留下修吾叔的屋没有烧,我们很感激你……我们毕竟是一家人,就不要执迷不悟吧!

”刘肩三当即正色回驳说:“我们之间,根本就是敌对的,我要你感激什么!今天我既被你捉到了,就只有杀的一条路,就像我捉到你对你一样!

……你杀了我不要紧,革命照样成功!”随即,将刘书炉大骂了一顿。刘书炉又恼又羞,悻悻地说:“该死的东西,马上要杀你的头,看你硬吧!”     1930年11月17日,早饭后,在关押刘肩三的地方传来了痛骂国民党的声音。

一会儿,刽子手将刘肩三、陈真及刘肩三警卫员刘西山等23人五花大绑押了出来,刘肩三神色泰然,一路上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     刑场就在离村不远的李家山口六升田里。

刑前,敌人问刘肩三还有什么话说。刘肩三对在场的伪军和胁迫来的群众慷慨陈词,他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工农,摧残革命的罪行,号召人民群众不屈不挠地同敌人进行斗争。

当时,有一位农民出身的同志喊了一声“冤枉”,刘肩三立即厉声说:“什么冤枉,为革命而死,死得无上光荣!”敌人恼羞成怒,嚎叫着开枪。刘肩三用最大的力气,连呼:“共产党万岁!”     刘肩三英勇地牺牲了,他所创建的根据地也遭到敌人的疯狂洗劫。

但是,刘肩三精神不死。红军游击队在敌人重重“围剿”之下,一直以武山为根据地,坚持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抗日战争爆发,才下山编入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刘肩三的一家,是光荣的革命之家。在他的影响下,其兄、侄都参加了革命,一家有刘肩三及兄刘贤扬、侄刘述尧、刘南山、刘西山5位烈士,3位县委书记。刘肩三及其一家的革命事迹,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都、湖、鄱、彭地区的广大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