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电影免费完整 良渚文化与其守望者的故事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唤醒了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残存4米多高的古城墙、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高规格的贵族墓葬、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这一切都在默默诉说着5000年前恢弘的景象。
穿越良渚的前世今生,我们看到,在这条时光的隧道里,不仅有古老的中华文化,还屹立着一代代良渚文化的守望者。
施时英:爷爷发现了良渚遗址,我就有责任保护好它
说起施时英,可能大家并不十分了解。但如果提到他祖父的名字—施昕更,相信在考古界无人不知:他是良渚文化的发现人,所著《良渚》一书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
施时英对祖父的印象,基本停留在长辈们的口耳相传中。“我只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施时英说,包括自己现在所从事的文物工作,也是受祖辈的精神启迪。
“1992年,良渚博物院的前身良渚文化博物馆在筹建时,想找最早发现良渚文化的后代,来从事博物馆的工作。”施时英回忆,博物馆刚找到他时,他内心是抗拒的。一方面,他所学的专业是林业,已经想好了未来想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因为从小在诸暨长大,从诸暨到良渚,他觉得人生地不熟,也不愿意来。
年少的执拗,终于在父母亲的劝导下折服了。
“父母亲跟我讲,这是继承你爷爷的事业,是一个家族的事情。”施时英的父亲也曾在浙江省博物馆工作。每逢过年过节,父亲去拜访考古界的老前辈时,总会带上他。
“每次听老前辈们讲述爷爷的故事,一种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施时英坦言,至今他翻开祖父写的《良渚》,依旧觉得望尘莫及,甚至不敢看。“在1936年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考古发掘,并且作为一名非专业考古工作者的年轻人,能做出专业的学术判断,他实在太厉害了!”施时英说,特别是《良渚》一书的卷首语‘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家乡’,每次读来都被深深触动。
1994年,施时英正式进入良渚文化博物馆工作,担任讲解、遗址保护等工作。2005年,他又转到良渚遗址管理所,专门做遗址日常巡查、保护区建设前期审核踏勘和批后监管工作。
“我爷爷是发现良渚文化遗址的,我作为他的孙子,理所应当地要做好遗址保护工作。”施时英说道。
陈中柱:只要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在良渚博物院,有一支12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队伍组成以高校学生、在职人员等年轻人为主,72岁的陈中柱,算是一名“高龄”志愿者。
陈中柱,原是良渚职业高中的一名化学老师。一位中学化学老师,怎么会当起传播良渚文化的志愿者?陈中柱说,他是从1973年开始到良渚工作的。在学校教化学课的同时,他还兼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在良渚文化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的前身)建立之初,他就经常组织学生到这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从最开始的卫生、秩序维护,到后来的展厅讲解,一直持续了四五年。“通过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陈中柱说。
2007年,陈中柱从中学退休。此时良渚博物院正要组建志愿者团队,长期与博物院保持联系的陈中柱便受到了邀请。
“在志愿者团队的组建过程中,我们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加深对良渚文化的了解,并渐渐形成专门的章程和制度。”陈中柱介绍,志愿者的工作主要分两块,一块是文明参观的引导,还有一块是展厅讲解。随着良渚文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参观人员越来越多,博物院对志愿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志愿者不断学习、训练,进行一系列的考核。”陈中柱说,志愿者工作就像教师一样,需要因材施教。比如有些游客在来博物院之前,对良渚文化了解不深;而有些游客早就做了很多功课;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志愿者要提供的服务也是不一样的。
除了展厅讲解,良渚博物院的志愿者还会走进学校和社区,让更多的杭州人、新杭州人了解良渚文化。
“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志愿者在服务博物院,而是博物院在给我们志愿者创造平台,让我们在学习文化、服务大众的同时,得到实实在在的精神享受。”陈中柱说,只要自己还干得动,他会把这份志愿者工作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