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宪科学院】什么是好的阅读?老六张立宪谈童书阅读
我很好奇,像他这样的出版人是怎么理解和培养孩子的阅读的,最近偶然看到育儿博主大J采访老六的视频,几个常见的问题听他娓娓道来,果然有独到之处,给大家分享一下(采访链接在文末)。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我小时候没什么书看,现在不也挺好,读书和不读书,差别在哪里?对孩子来说,读什么、怎么读,才是好的阅读?听书和看书的区别在哪儿?孩子是如何从文字里架构出想象空间的?孩子说不爱看书是怎么回事?孩子的阅读品味是怎么来的?怎样保护好孩子的阅读热情?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读书,设立读书目标,这样做有什么问题?没有阅读习惯的家长想要改变该怎么做?看看以下老六怎么说。
读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体验。
我们总爱问,读书有什么用处和好处?我们基本是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或任务,很功利——这本书能不能让我考上大学,让我当上学霸。。。我觉得不是这样的,读书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是其他都带不来的一种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体验。
美国有一位先天失明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因为医疗技术的发展,复明了。可是,他在复明的前几年还是不敢睁开眼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是经过了无数次的视觉训练后才形成的,对一个从小通过触觉去感知世界的人来说,他没有过这种体验,所以当他看到一本书、看到一盏灯。。。它们是什么?他反应不出来。
一个人的智商也好,情商也好,其根本就是反应。既不能没反应,也不能反应过头;既要对好的做出反应,也要对坏的做出反应。阅读就是由无数次的体验而来的,就像弗洛伊德说的早期体验,长大以后,好东西看多了,不好的看起来就会不舒服,会有反应。
所以要提高孩子的阅读品味和审美,就要让他们多看。法国、意大利的画家为什么好?他们从小就在博物馆、美术馆长大的。我们出版业有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只要英国人写的东西就不会太差,因为他们小时候的阅读经验是狄更斯和莎士比亚,有了无数世界级文豪的文学滋养,所以他差不到哪里去。
偶尔看一两本“坏书”,不用大惊小怪
如何给孩子选书?家长对某个人、媒介或品牌的信任,朋友间的推荐等,信息的筛选是必须的,家长的确需要学习,但心态要放松下来。给孩子选书的时候,好书和坏书有个配比,好书占主流,偶尔一两本坏书,也不用大惊小怪,因为有时候一本坏书的反面意义可能更大,有了对比,就会形成判断。就像孩子不能总是生活在花前月下和风细雨里,他们也得见识些风雨。
好的阅读能让孩子自己的脑子动起来
一个故事能让孩子有比对、参照、嫁接、关联,能让孩子自己的脑子动起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勾连起他以前接触的其他的书,勾连出书之外的东西,比如玩的游戏、吃的一道菜、地铁里看到的一幕场景。。。这才是好的阅读。父母如果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这种勾连和嫁接,那就太好了。书不是从你到我单向的传递,是一种互相对话,可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一起来重新创作的故事。
语文课的文章都是好文,但为什么读起来不享受?就是因为被(中心思想、导读)限制死了。把一个故事的多义性,人的思维的冒险的乐趣剥夺了。所以,所有好的童书都不是所见既所得。
有些书能让孩子的思维拆分又重聚。比如《绿老鼠大闹大饭店》,一本简单的无字书,类似眼神大侦探,需要完成12个作业。大多数人看书是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夜,可如果这样读,完成这12个作业就不太容易了,因为小孩的大脑承载不了多线程作业。所以孩子就会这么看——每页只看某个部分,然后连续看这个部分发生的故事,这就意味着把一本书拆成了很多小书,这就是思维拆分又重聚的过程。
孩子如果有了这种阅读的训练并且体会到快乐,长大了读红楼梦,就既可以依次读完120回,也可以先读贾宝玉的故事,再读林黛玉的故事,这样既能体会贾宝玉也能体会林黛玉。一个小朋友如果学会这样阅读,他还能从故事中体会是非善恶,体会坏人的命运、体验失败者、出丑的人的动机和命运,未来就有了同理心,情感的丰富面就有了,不会只愿意做个大英雄或光鲜照人的成功者。
有了这种情感体验的训练,长大后面对失败、被冷落、当配角时,就会好一些。
阅读的决定性瞬间就是读着读着一下子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摄影界有一个决定性瞬间的说法。著名的法国摄影师布列松,最有名的一幅画就是一个男孩捧着一瓶大香槟酒,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地走在大街上。这幅作品哪哪都对,镜头中的人对、时机也对、光线也对、人物也对、他摁下快门的时机也对,这就是布列松在摄影中的决定性瞬间。我想阅读的决定性瞬间就是读着读着一下子融会贯通、豁然开朗,阅读带来的丰富性是其他不能替代的。
如何做到阅读的丰富性?小时候读认知类的书,大一点以后,有自然、科学、艺术、人文、文学,社会、自我教育。。。就像一个书橱,一格一格的,好像我们在每个格里都放上不同的书,知识架构就完整了,外观上来看是这样的,但它不是那么机械的,但一定要让每个格里都要有。
文字的阅读体验,看起来最简单,却是最丰富的,能架构起一个孩子的想象空间,是听觉和视觉提供不了的。
现在很多家长都不买书了,因为电子书太容易拿到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如果听的话是从前到后线状推进的,看书的话可以从头往后看,也可以从中间看,孩子可以自己编辑剪辑,在某些书页上多看几眼,有时一翻而过,由自己掌控节奏、掌控蒙太奇——就是掌握了电影剪辑里剪刀的功能。
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总是不尽人意,因为越是诉诸视觉和听觉、越丰富,反倒限制越强。就像红楼梦,画面人物一出现,就被固化了。文字的阅读体验,看起来最简单,却是最丰富的,能架构起一个孩子的想象空间,是听觉和视觉提供不了的。孩子听书没问题,但读书的体验不要偏废了,因为这是孩子可以自己掌控的,故事结构能够自己编辑的一种体验,文字带来的张力,想象空间,千万不要限制死。
强调和悬赏让读书这件事变得不自然,孩子就会有逆反心理。
当一个孩子对你说,“我不爱读书”,重点是那个“不”字,Ta在享受那个向你说不的权利。首先,家长不要太强调读书。不要说只要读书就是好孩子,或者对旁边的人说,“你知道吗?我家孩子上周读了20本书!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读书,在厕所也要读,读很长时间。“ 还有一种是悬赏,你读了书爸爸就给你什么。这种强调和悬赏,让读书这件事变得不自然了,孩子就会有逆反心理。
你和孩子面对面说的话,你说十句,Ta大概能听进去两句,可你对朋友讲的话,Ta在旁边听,十句能听进去九句。如果你说,“我愁死了,我家孩子不爱读书。”这句话孩子听进去之后,Ta会坐享其成,会躲避在你给Ta贴的标签里——”好,你这不说了吗,我不爱读书就不爱了呗!“,很多微妙的心理博弈,孩子比我们聪明多了。
不要过度的强调读书是个多么好的事,不读书是个多么糟糕的事。不要把读书和不读书截然分开。所谓截然分开就是,拿起书来就是有出息,不看书就虚度光阴。更不要把读书和玩对立起来,孩子不看书的时候,玩的时候,Ta照样是在学习和成长。
最主要一点,不要让孩子认为读书可以获利。其中一种就是悬赏——只要读书,爸爸给你买冰淇淋;只要读书,家务事就不要做;只要读书,妈妈受多少苦都值得。。。这样的话,孩子会躲在读书的这个帐篷里,逃避责任。
一个举手投足间都能见到书的环境,读完还能和人聊聊。
如何保护好孩子的阅读热爱呢?首先爸妈就要爱读书,会读书。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举手投足间都能见到书的环境里,书就像其他东西一样触手可及,并且读完一本书还能和人聊聊,常有新鲜的意外的收获。阅读是一种很微妙的,润物细如声的过程,不必着急上火,一年必须得读多少书。。。不要那么教条。
读书不是读书,它是头脑冒险的过程。
不喜欢读书的家长想要改变该怎么办?首先没读书也不要觉得亏欠,不用有负疚感。其次你要知道读书是一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让大脑优化的过程。一本500页的书,你一天看50页,100天就看完了,但是你有没有这个耐心一天完成50页呢?很多人是没有这个耐心的,并且动不动就说,我不喜欢这种题材、这个我不懂、这个以前没看过、这个对我没什么用,用各种台阶让自己下,用各种理由把书从自己眼前推开,而不是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拥抱书。
我们的大脑不就是用来冒险的吗?不就是用来挑战的吗?一本书读起来很艰涩,可能是我此前闻所未闻的世界,这不更好吗?我们不就是要体验一种新鲜吗?有一句话叫做,“25岁已死,75岁才埋。“ 很多人的心智从考上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后已经死亡,没有更新、没有迭代、没有新鲜的知识注入、不产生更新的灵感,就像行尸走肉,生活在自己的成见中,凡是不符合自己的成见,就是大逆不道,我觉得这样很无趣。
你可能会说,我小时候没什么书看,现在不也挺好?你不能用一种贫乏去否定丰富。阅读是一种智慧的乐趣,人——万物之灵,是有头脑的,能体会一种思维的快乐。正如阿瑟?克拉克在2001太空漫游里的两句话,“他们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
” “所有银河系里,最可贵的无非是心智。”就是说,人的智识是最宝贵的,在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智识时,即使在一片丰沛之中,也会死于饥饿。当人真正意识到智识是全宇宙最有价值的东西时,就会爆发生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