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顺受膏者】走近著名指挥家马革顺教授

2019-09-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熟悉中国合唱音乐或教会圣乐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马革顺教授的名字,因为他在合唱界及圣乐界均享有盛誉.笔者参与搜集陕西基督教史料的工作时,得知马革顺祖籍陕西,并在青年时期两度回陕工作,由此激起了笔者深入了解马教授的兴趣.[马革顺受膏者]走近著名指挥家马革顺教授就在尽力搜集相关资料时,笔者有机会走近时年92岁高龄的马教授.2006年11月11日,笔者在上海华东神学院查阅资料,与前来训练神学院圣诗班的马教授不期而遇,带着景仰之情对他进行了短暂的采访.平易近人的马教授用陕西话和笔者亲切地聊了起来,特别谈

熟悉中国合唱音乐或教会圣乐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马革顺教授的名字,因为他在合唱界及圣乐界均享有盛誉。笔者参与搜集陕西基督教史料的工作时,得知马革顺祖籍陕西,并在青年时期两度回陕工作,由此激起了笔者深入了解马教授的兴趣。

【马革顺受膏者】走近著名指挥家马革顺教授

就在尽力搜集相关资料时,笔者有机会走近时年92岁高龄的马教授。2006年11月11日,笔者在上海华东神学院查阅资料,与前来训练神学院圣诗班的马教授不期而遇,带着景仰之情对他进行了短暂的采访。平易近人的马教授用陕西话和笔者亲切地聊了起来,特别谈到了他两次回陕工作的前前后后以及他的圣乐创作历程。根据马教授的讲述,笔者又翻阅了一些相关资料,遂写成此文。

【马革顺受膏者】走近著名指挥家马革顺教授

早上,从微信朋友圈得知,中国合唱学泰斗、著名指挥家马革顺先生于今晨6时安息主怀,不胜唏嘘。2006年,笔者有幸采访过一次先生,翻出当时写成的文章,发于此处,与诸位分享。

马革顺祖籍陕西乾县,1914年12月27日生于南京,系家中长子。父母都是基督徒,父亲马兆瑞还是自立神召会的牧师,所以从《圣经》中给儿子取了名字(《圣经》中的"革顺"系摩西的长子,《和合本圣经》译作"革舜")。受家庭熏陶,马革顺自幼接受了基督教信仰,时常参与教会崇拜,并参加教会圣诗班的献唱,教会音乐在少年马革顺的心中烙上了深深的烙印。

【马革顺受膏者】走近著名指挥家马革顺教授

1933年至1937年,马革顺在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求学,师从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攻读指挥、合唱及配器等课程。1947年,赴美国威斯敏思特合唱学院专攻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有趣的是获硕士学位时正值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马革顺顾不上领取学位证书就匆匆回国,直到1981年赴美讲学时,母校才重新为他举办了毕业典礼,补发了三十多年前的硕士学位证书。

回国后,马革顺先后任教于上海中华浸会神学院、沪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市音协常务理事、中国合唱协会艺术顾问、中国基督教圣诗委员会顾问、上海合唱协会艺术顾问、国际合唱学会会员、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会员等职。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马教授一直笔耕不辍,著作颇多,且影响深广。1963年出版的《合唱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专著,"它标志着我国合唱学术理论达到国际水平,也确立了马革顺合唱学派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

此外,还有《杖竿短歌集》(1953)、《受膏者》(1954)、《单声部视唱练习》(1956)、《幼儿园音乐游戏和欣赏材料》(1957,与盛璐德合著)、《合唱学新编》(2002)、《生命如圣火般燃烧》(生平自传,2003)及《合唱指挥文集》(2003)等著作。

由于他在合唱艺术事业上的杰出成就,因此多次获得殊荣,国内的有"萧友梅音乐教育建设奖"(2001)、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第三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2001)、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生荣誉勋章(2001)等,国外的有美国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荣誉院士"(1981)、古斯塔夫学院"艺术荣誉奖章"(1981)、瓦特堡学院"荣誉音乐艺术博士"(1987)、美国南浸信会"圣乐事工成就奖"(1999)等。

与马教授交谈时,笔者特别提起他在陕西时的工作情况。谈到这个话题,马教授很是兴奋,兴致盎然地回忆起那些往事,将珍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娓娓道来。

马革顺在陕西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7年至1939年,第二阶段是1943年至1944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马革顺的父亲率全家从南京来到西安,大学毕业不久的马革顺因此回到了陕西。初回陕西,马革顺并没有找到固定的工作,只是在教会办的尊德女中和市立女中兼课。然而,一件意外的事情却让马革顺在当地顿时名声大振,并因此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看到国土沦丧时,作为热血青年的马革顺和许多人一道,走上街头,宣传抗日。马革顺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群众歌咏活动中,经常在街头指挥群众演唱抗战歌曲。

荷兰摄影家伊文思拍摄的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纪录片《四万万同胞中》中,就有一组马革顺正在街头指挥群众演唱的镜头。建国后,一部名为《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历史纪录片中,也出现了这组镜头。在参与歌咏活动的同时,马革顺也创作了不少抗战歌曲,由"西安市音乐教师抗战音乐研究会"编辑,出版于1938年7月7日的《抗战音乐》创刊号上,就刊载有马革顺创作的抗战歌曲《胜利在最后》:

向前走,莫退后,对着困难去奋斗。拼死命,杀倭寇,大家万众一心把国救。挽着臂,携着手,整齐步伐向前走。挺起胸,抬起头,只求胜利在最后!舍血肉,拼性命,争取公理与正义。不怕死,不贪生,要从死里求生存。挽着臂,携着手,整齐步伐向前走,挺起胸,抬起头,只求胜利在最后!

马革顺经常参与这类活动,因此其音乐才能逐渐被西安音乐界知晓,并得到认可。1938年秋,马革顺受聘于西安市第二中学,任专职教师,从此有了固定的工作。1939年,马革顺离陕抵沪,以筹备与相恋多年的盛璐德小姐的婚礼(盛璐德后来成为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许多人小时候读过的《小蝌蚪找妈妈》即是她的作品)。从此结束了在陕工作的第一阶段。

马革顺婚后,即居于上海,并在上海找到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全面沦陷,马革顺无法忍受日军的嚣张气焰,于是有了离开上海的打算。他在传记中如此说:"日军的种种侵略行径时时在我心中激起仇恨,做亡国奴的耻辱使我难以忍受,于是萌生了离开上海回西安的念头。

"与妻子商量后,马革顺一家三口于1943年5月抵达陕西,此为马革顺第二次回陕工作。此次回陕,马革顺先在尊德女中任教,后又在西北音乐学院兼任讲师,同时又在潞河中学兼课。

三所学校每周均是12课时,一周累计上课36课时,平均每天6课时,每天穿梭于三所学校之间,忙得不亦乐乎,但却乐在其中。在此期间,马革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继续发挥他的特长,他和弟弟马西拉组织成立了"华夏合唱团",经常举办大型音乐会。

1943年圣诞节,"华夏合唱团"在西安基督教青年会大礼堂演出清唱剧《弥赛亚》,马西拉领唱,马革顺指挥,引起不小的轰动。1944年,马革顺在工作上遇到了难处,于是离开西安,去了成都。由此,结束了在陕工作的第二阶段。

对于教会人士,了解马革顺多是因为他的一部圣乐作品———《受膏者》,采访中,笔者也和马教授谈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经过。

解放初,马革顺负责上海教会联合诗班的排练和指挥,当他感受到每年都排练亨德尔的《弥赛亚》有些单调时,就萌生了排练巴赫的《圣诞清唱剧》一类的作品,但又感到这类作品难度较大,不易排练。由此,马革顺计划创作一部适合中国人演唱的圣诞大合唱。

1953年春天,马革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开始创作《受膏者》。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受膏者》于1954年春天写成,并于当年10月由中华浸会书局出版。《受膏者》分两个部分,由12首歌曲组成:第一部分为"预言",共6首歌曲;第二部分为"成就",共6首歌曲。1954年12月19日,《受膏者》在上海慕尔堂(今沫恩堂)首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受膏者》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曾被批判为"大毒草",但却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国外广为传唱,有些音乐学院还将此作品用作声乐理论研究的样本。

改革开放后,全国基督教两会再版了《受膏者》,并录制了录音带(后来也制作了CD),这部作品再次开始在各地教会的圣诗班传唱,作品的知名度随之越来越高,《我心尊主为大》、《报福音的人脚踪佳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久唱不衰,百听不厌。

马革顺教授学术精湛、治学严谨,受教于他门下的弟子不计其数,现在活跃在国内音乐舞台上的合唱指挥家,大多得到过马教授的指点。马教授喜欢将自己的人生比作奥运会的圣火,只要活着,就要熊熊燃烧。这样的人生,岂不正基督徒应有人生吗?马教授将仰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督徒的人生追求,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应该有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