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将军王凝之】事在王门何关他族东晋王凝之妻谢道韫
晋王朝自从衣冠南渡以后,皇族司马氏的权力便逐渐下移,从“王与马,共天下”,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戏剧性地道出了东晋王朝的权力演变格局。
以王导、谢安为代表人物的王、谢两大家族长期执掌朝政,左右着东晋王朝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风气。因魏晋时期门阀氏族之风大行,王、谢两大家族之间相互通婚,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谢安的侄女、谢奕的女儿谢道韫,便嫁给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为妻。
史书对谢道韫的聪明慧秀、才气横溢称赞有加。《晋书·列传第六十六》记载:谢道韫少时,叔父谢安很喜欢她的聪慧,曾经问她:“《毛诗》何句最佳?”谢道韫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谢安听后,连声称赞,说她所答十分雅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谢安随口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朗脱口作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的这一咏雪名句很快便流传开来,为时人广为传诵。
谢道韫嫁给王凝之,在世人的眼里可谓是门当户对、美满婚姻,但谢道韫本人并不满意。原来,才高八斗的谢道韫有些看不起夫婿王凝之。
《世说新语》载:“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谢道韫回答叔父谢安的这番话的意思是:“我们谢家从老到少,个个都是杰出人才,俊雅不凡。可是我没想到,天底下竟然还有像王凝之这样平庸的人啊。”其中“封、胡、遏、末”分别是谢韶、谢朗、谢玄、谢川的别字。比较起来,令王凝之相形见绌。心气很高的才女谢道韫,一想到夫君竟如此不堪,便心有不甘。
有道是:“朝里有人好做官。”王凝之虽然才干平平,但是在谢安的保荐下,却官运亨通,十年之内从江州刺史、左将军,一路顺遂,后来又荣升为主管一郡军政大权的会稽内史。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王凝之担任会稽内史以后,东晋王朝发生了一场重大变故,史称“孙恩之难”。
孙恩原本是海盗起家的匪首,多年来聚集了不少人马,凭着人多枪多,野心勃勃的孙恩便萌生了不臣之心。经过一番准备以后,孙恩率兵举事,前来攻打会稽,眼看军情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刻,书呆子气十足而又深信道教的王凝之居然不加设防,只是虔诚地祈求道祖庇佑一郡生灵。由于官兵未作防备,贼兵得以长驱直入,杀入城内。王凝之及诸子仓皇出走,结果都被贼兵杀害。
噩耗传来后,谢道韫镇定自若,“命婢肩舆抽刃出门,方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谢道韫有个外孙刘涛,还是个几岁的孩子,也被乱军抓了起来。孙恩以为是王氏子孙,便命令左右杀了他。谢道韫厉声说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孙恩虽然狠毒凶残,听了谢道韫的怒喝之后也为之动容,同时觉得谢道韫所言不无道理。于是,便让人释放了无辜的刘涛。
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府中上下人等,对她莫不恭敬有加。
会稽太守刘柳久闻谢道韫的大名,请求允准他前来拜访。谢道韫同样听人说过刘柳其人,便不阻止,“簪髻素褥坐于帐中”,与“束脩整带造于别榻”的刘太守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刘柳深为谢道韫的“风韵高迈,叙致清雅”所感动,退出后长叹曰:“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谢道韫亦云:“亲从凋亡,始遇此士,听其所问,殊开人胸府。”(《晋书·列传第六十六》)
一个才女的才华可以从书卷中得来,一个才女的胆略却难以从书本里寻得。谢道韫不仅是一位名满天下才华横溢的才女,而且是一位大义凛然志不可夺的烈女子。面对着城破家亡的惨状,面对匪首孙恩的屠刀,谢道韫毫无畏惧之色,硬是以一身浩然正气,将一条无辜的小生命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若没有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谈何容易?
与“未若柳絮随风起”的诗情画意相比,“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更具有悲剧色彩,更容易催人泪下。如果说,从文学的角度,人们更欣赏“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话,那么,从生死抉择的角度,谢道韫“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的一声断喝,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景止仰止。生死旅途的过客们,不论你的脚步匆忙还是气度从容,在生死关头,一个古代的弱女子能做到的,你能做得到吗?大概只有有骨头、有胆略、有才华、有气节的人,才可以与之相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