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品是什么意思】8090后是不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作为一个身边还有很多90后的朋友的80后,我觉得我可以说两句。前两天,我在我的个人公众号里,写了一篇文章,《感谢,我们生在一个美好的年代》。事情起源于我看的两部电影:一部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孔雀》,另一部是囊括罗马国际电影节等六项大奖的《立春》。一部讲述了70年代的故事,另一部则讲述了80年代的故事。
70年代和80年代,是个什么概念,是中国面临改革发展冲击的年代,是新旧潮思想更迭冲击的年代。面对中国旧式思潮的冲击,电影的主人翁们,如《孔雀》里张静初饰演的姐姐,一心想要做伞兵,拉手风琴,却被拖去刷葡萄糖瓶;再如《立春》里蒋雯丽饰演的王彩玲,一心想唱歌剧唱到北京,不愿凑合嫁人,却始终因为没有上升通道而憋屈在小县城里。
她们都变成了抱有着随波逐流心态的吃瓜群众眼里的异类。她们都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却都深深败给了现实,但那样的现实,不是我们今天的现实。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
电影里,充斥或暗示着“找找关系吧”、“北京户口”、“关系户”、“上位”、“找穿制服的”、“稳定”这一类的信息。默默看完后,不仅对曾经的时代一阵哆嗦,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武志红《巨婴国》里描述的中国社会和中国家庭为何如此“巨婴”的深层次原因,也突然由衷理解了为何身边老一辈的人总喜欢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第一个逻辑思维就是“找找关系”、“走走后门”,为何他们总是干涉我们的人生,原来,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阶段,在那个物质不丰富,信息不畅想,结构不透明的年代,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更感慨生在新时代,看到了新景象,如今的时代,向着“成年人”的方向迈进了:
-01- 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包容
《立春》里的芭蕾男,热爱舞蹈,但在那个年代,痴迷芭蕾的芭蕾男,却被看作是个性取向不正常的怪胎,天天活在吃瓜群众的上下打量的眼光中和歧视声中,却最终扛不住舆论的压力,为了证明自己也是个正常的男人,愣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奈地非礼了一个女学生,只为了证明自己正常,被判流氓罪关进大牢以后,却坦然地告诉王彩玲说,“我在这里感觉好多了,我很舒服。
”《孔雀》里的姐姐拉着手风琴,看着干爹开心地跳起朝鲜舞,只是想寻找精神共鸣,却被认为是“摸电门”,遭到了干爹家人的辱骂和殴打。
如今,满满的出柜,得到的是满满的祝福,性别都不是问题了。心理学家义正言辞地向社会宣告,如果你的子女是同性恋,前来做心理咨询的,不是你的子女,而是你需要做心里咨询,是你做父母的需要接收这样的事实和改变。
新生代的特立独行,不再在意世俗的眼光,“我又不是人民币,我怎么可能让人人都喜欢我?”这样宽松的环境让我们看到了创意和匠心的回归,吴晓波说过,中国的匠心精神正在复苏。确实如此,在我看来,匠心精神的复苏是时代开放、包容、多元、共享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曾经山寨、抄袭满天飞的中国对应的是那个年代的特质,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罢了,不允许个性,不鼓励革新,人们只相信物美价廉,只选择同款同类,这种选择无论是择偶还是买东西都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如今,当我们不再相信“便宜好货”,不再崇拜“和你类似”,不再选择物质性的“门当户对”的时候,我们只开始选择能沉淀在我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因为,我们可以去选择,不会因为选择而被认为是异类,不会因为喜欢而遭到鄙视。
-02- 攀附关系会越来越不吃香
《孔雀》里的姐姐,因为没有关系,败给了搭讪的两姐妹,也因为有关系,去到了父母一心喜欢的托儿所;《立春》里假装得癌症博得王彩玲同情并成功获得演出资格的光头女,用王彩玲已经看透的世俗弱点这一卑劣的手段获得比赛机会,最后只能默默跪在王彩玲面前说道:”没办法,不用这个办法,我根本连初赛的资格都没有。“
新时代的年轻人,不再喜欢“抱大腿式”的攀附关系,对在职场中“拍马屁”、“站队上位”等更加不屑一顾。在看惯了老一辈们拍马屁都可以带着流程化模板的现象后,他们更加追求在一个公平的,开放的平台中,展示自己的实力,构建自己的磁场圈,更多的80、90后表示,他们在求职中更愿意看重的首要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其次是发展平台、前景方向、企业氛围,把基本薪资排到了后面。
今天,我们要实现一个梦想,实在太容易了,有这么多的造梦媒体和社会舆论机会,只要学会利用资源共享,就能获得很多机会。
“找关系”和“充分运用资源获得机会”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一种是“巨婴”思维:我不行,我需要别人的帮助,依靠别人,依赖别人,攀附、寄生虫式的成长,寄生虫在寄主身上同时吸取养分,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一脚踢开寄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被攀附利益的一方有朝一日突然没落以后被人抛弃的狼狈;一种则是“合作”思维: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我们合作交流,我们就能发挥两种思想的优势,同时补齐短板。
我不需要你照顾,你也不需要我照顾,我们在一起固然更好,但是分开了我们也是独立完整的一方,不会扯断你的一根毛,撕烂你的一块肉。
攀附关系的没落,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阶层的“内部打破”,曾经的官商家族靠着垄断的社会关系和生产资源而生存,想要分得一杯羹,需要付出权力斗争。如今,我们只需要拥有足够的商业眼光就可以成功,互联网思维让膜拜单车拯救了要倒闭的自行车企业,我们撬动资源的杠杆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使用。
相信官二代、富二代在陆续几年的稳固性会被新的创业阶层、新的中产阶级冲击。不敢说贫富差距会有多大,但是至少通过努力脱贫的机会越来越多,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敢说出范爷曾经红极一时的话语:“我不需要豪门,我就是豪门。”我们可以生于农村,生于工薪,但是我们绝对不会止于农村,止于工薪。
-03- 追求平等的男女关系
《立春》里的王彩玲是个大龄单身女青年,长发男为了想要搭顺风车学歌剧求婚,芭蕾男人为了不被别人朝笑性取向而求婚。王彩玲言辞拒绝,在她看来,soulmate才是她的追求,绝对不想因为“这么老了,赶紧嫁了吧”而凑合,要是把王彩玲放在今天,绝对是魅力十足、自信独立的新时代女性,可是那时候,在一个各种资源匮乏的年代,婚姻无非就是一种单纯传宗接代、经济救助,社会结构模仿男耕女织的合作而已,就像《孔雀》里的姐姐,结婚只是为了想要让给领导开车的驾驶员对象求换一份工作而已。
老一辈总觉得,对女人来说,工作,稳定比啥都强,婚姻,进来比啥都好。可在今天的社会,女人不再是婚姻的附属品,或是传宗接代的机器。新时代的女性坚持这样的观点:事业是有所成就不是稳定就好,婚姻是心里幸福不是凑合就好。
只有适合结婚的恋爱,没有适合结婚的年龄,她们需要的不是给暖被窝的人,而是暖心的人,两个人有类似的目标,共同的世界价值观,一起努力,她们正在远离那种白天你我的世界毫无交集,晚上性器官彼此安慰的关系,传统的婚姻关系正被高质量的情感关系冲击。
-04- .独立空间,独立精神
如果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家庭没有界限感的,我想还是因为时代原因吧,试想,70、80年代,物质匮乏,一家老小口粮都要坐在一起分,又怎么能有生长出独立种子的土壤呢?《孔雀》里姐姐对梦想不得已实现而迷茫,在父母的眼里,她是不乖的,不听话的,闭门绝食算什么,撬门塞馒头,看你吃不吃,你怎么能绝食?怎么能不去刷瓶子?换句话说就是:你怎么能有那么多你自己的想法?《立春》里的黄四宝,只想考美院,却被老母亲说是不务正业,怒砸画板。
听过太多的故事,高考被父母改志愿的,只因为觉得这样的职业收入可以对家庭有帮助,或是给老人挣面子的,或是完成上辈人心愿的。谈恋爱被父母强加干涉的,说选这个和我们门当户对,他的三姑六婆可以照应你的人生,我的七亲八戚又可以辅佐他的事业,这是我们对你好。我们为何要托付着这么多根本不属于我们的期望去成长,身上却像压了无数座大山,无法真正起航。
很多父母,在外官名显赫,却学不会好好当一个外挂设备,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好好相处。很多老人,声称自己经验丰富,却总觉得我冷所以你冷,我饿所以你饿,把你包成粽子,喂成胖子,忘记了迭更知识。
如今,我们不想依葫芦画瓢,我们开始从过于强调集体主义的深渊中解放出来,我们开始明白,个人主义,绝对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先学会尊重自己,爱惜自己,才能更好的关爱他人,影响他人。我们不再把“工作狂”视为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我们开始学会衡个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我们为“过劳死”感到厌恶和惋惜。我们把追求自我深处的快乐作为衡量幸福人生的标准。
时代的变化,令人欣喜,所以嘛,早就是该摈弃愤青的时候了,如今的中国,盛世太平,虽然有很多曲折,但终归朝着进步的方向前进,想想黑科技、想想工业4.0、想想人工智能、想想都觉得以后人类要上天了,所以,让我们感谢我们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