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境界冯友兰】【文明网评】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展现人生境界
今年7月21日,王廷玉从厕所出来后突然倒在家里的沙发上,再也没有站起来,享年91岁。王廷玉的4个子女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意外发现,在父亲46年的戎马生涯中,竟然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越战争、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等30余次大小战役和战斗,荣立特等功2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共7次战功,1955年还获得“解放奖章”。(8月16日昆明日报)
经历过30多次战斗,荣立7次战功,这些曾经的壮举却不为人知,这种行为不仅展现出一种低调、谦虚的作风,也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境界和高尚品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古人对世态的描述,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名利对于人的吸引。没错,芸芸众生中,很多人都是为名利而活,甚至一些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追名逐利,沽名钓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一而足,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但是生活中却有一种人,不为名,不图利,一生默默无闻,籍籍无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展现出一种令人敬仰的品格。王廷玉就是这样的典型,赫赫战功却深藏功名,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一种朴素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名利观。
平心而论,没有利益就没有动力,人追求名利也无可厚非,但是却应该遵循这样几个基本底线,一是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名利,对待名利,名利必须依靠实干,来自实干,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和拼搏来获得名利,不能弄虚作假,博取功名,做虚功,博假名,骗取名利,这是基本的底线和原则。
二是必须符合法制和道德。唯有建立在法制和道德基础上的功名才值得肯定,违背了这一点,即便取得再大的功劳,获得再高的名誉,也为人不齿,甚至遭到世人唾弃和法律惩罚,比如一些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巨额财富后,即便热心公益,也很难得到世人的赞誉和认同,比如一些人在捐资助学中不注重保护被资助者的隐私,导致隐私泄露,尊严受伤,这也让功名大打折扣。
比如,一些人立下一点功劳,取得一点名誉,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目无王法,目中无人,到处宣扬和炫耀,博取名利,邀功请赏,这些人与王廷玉老人相比,判若云泥。
三是适可而止。名利是身外之物,可遇不可求,如果过度看重名利,就会被名利所累,误入歧途。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这样的规律,尤其是党员干部,更应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廉洁奉公,为民服务,如此,名利自然而至。
好汉不提当年勇。曾经的功劳只属于过去,不代表现在和将来,人不可能只是活在过去,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积极进取,创造更多的成绩,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追求,也是健康的人生态度。从王廷玉到张富清,深藏功名是品质,是担当,是对初心的忠诚,是对使命的践行,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因为他们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明白人生的真谛,也活出了人生高度,达到了人生的崇高境界。(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