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步缠丝劲】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
罗宏基、洪均生等同志写的关于太极拳的缠丝劲和抽丝劲问题的讨论文章,这是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也想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什么叫缠丝劲
“缠丝劲”这个名词,除了陈氏太极拳对它特别强调外,其它各家太极拳,在口头上不常讲,文字上也不常见。谈缠丝劲最早的,要算是陈沟陈氏十六世的陈鑫。在他所著那部
据说,把这中气从丹田由内向外运转达于四梢(手、脚),口引帧缠丝,从四梢由外向内按原路复归丹田,叫逆缠丝(图二)。又说,缠丝劲同于抽丝劲,所以他们所著的太极拳书里,有的在“运劲如缠丝”的后边又加上“或者说运劲如抽丝”的话:有的在缠丝二字后面括弧内注上“抽丝”二字。同时说,抽丝是旋转着抽出来的。他们把缠丝劲有时也称作螺旋劲(力)。
他们极力推崇,特别强调缠丝劲,说缠丝劲练法“极为高级”。“是太极拳练法特点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极其感慨地说:“现代习者否认内气之存在,从而否认缠丝劲(抽丝劲)的练法,这使陈王武李四家的拳论精要处晦而不明。”按照以上说法这缠丝劲,俨然是太极拳至高无上的东西,不特别练它,即不高级,不明此,即不明拳。
什么叫抽丝劲
旧太极拳书的理论文章中,有“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的话。运劲如抽丝的意思是说,太极拳运劲要松、轻、柔、匀,不可忽快急慢,忽大忽小;要逐渐地舒长或缩短,由梢到根或由根到梢使劲节节贯串,由此端达到彼端。抽丝是形容太极拳运劲时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不是某一种动作的形象;因此,各家太极拳书(陈氏除外)也不立“抽丝劲”这个名词,正如不把“迈步如猫行”称作“猫行步”一样。
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
按照陈氏传人的说法,似乎或者肯定二者是一样的,或者是混合的。但我们如果仔细地分析一下,就可知其不尽然。先就字面来讲,缠丝者以条形物向另一种物体上缠绕之谓也。抽丝者由丝束中缓缓向外提取之谓也。两个词义不同是很显然的。
王、武各家拳论,用“抽丝”而不用“缠丝”,是他们由锻炼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感觉,如果他们的运劲也象陈氏传人所说那样,非“旋转的抽丝”不可,他们早就会写出来“运劲如抽丝”的文章来了。所以我认为抽丝劲是绵绵不断、刚柔相济的弹性劲。这种劲是太极拳所独有,也是各式太极拳所共有,乃是太极拳劲的总体。这和只以螺旋形状缠来缠去的劲,不能混为一谈。
陈氏传人也曾把缠丝劲叫做螺旋劲(力)。螺旋力是力学上诸力中的一种,但须注意,它并不是力的总体,而是利用螺旋形式来发挥力的作用。螺旋力有外缠(如抖空竹)、内钻(如拧螺丝钉)的区别,缠丝二字由词义判断,它只是一种外缠,,但总算是螺旋劲吧。
我们知道,太极拳劲,‘包括着力学上各种不同的力,当然不会把螺旋劲(力)排斥在外。如果个人锻炼或二人推手,在适于用螺旋劲时,自然可以采用,这时抽丝劲就表现为螺旋的运动形式。在这一点上说,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可以结合的,但必须注意,二者绝不是等同的,缠丝劲只是抽丝劲的表现之一。
缠丝劲不应强加在各式太极拳上
太极拳各家有各家的独特风格和练法,也各有自家的理论。缠丝劲是陈氏自家作为练拳的总纲,它的练法和理论,可以处处缠丝,但不应把它强加在各式太极拳之上。各式(陈氏除外)太极拳虽然承认在运动中也有螺旋这一形式,但它并不是劲的总体,地位也不在其它各劲之上,因而不认它是极其高级,作为运劲的最高指导纲领,处处都要缠丝。
顾留馨先生在他编著的几本太极拳书中,把缠丝劲和抽丝劲说成是一个东西,并在太极拳发展简史中,把陈沟陈氏九世陈王廷和明巡按御史陈王庭的历史捏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此外,缠丝劲尤其不应作为“简化太极拳”的运动准则。
简化太极拳是在杨澄甫架式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是太极拳的启蒙。它的运动方法就是按照杨氏锻炼方法“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的原则——轻灵沉稳,柔缓圆匀来锻炼的:这和陈氏太极拳动则必缠,发则必抖,以及跳跃、震足等等,无共同之处。
杨氏(包括吴氏)太极拳,源虽出于陈氏,但它是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需要,有所发展、改进而创造的。所以发展面最广,参加锻炼的人数最多,尤其简化太极拳的普及面更大。硬把陈氏拳独特风格的缠丝劲理论,来作简化太极拳的最高指导原则,这是张冠李戴,对群众性太极拳运动的开展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