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明资产】郝金明:将拿出更多精力投身文化产业
讲述北京城、北京人、北京事、北京精神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正阳门下》将于8日在北京卫视黄金档与观众见面,作为大前门(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一部作品,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副主席、大前门(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郝金明为这一天期盼了整整两年。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郝金明谈起了这部电视剧诞生的心路历程,以及他的文化产业“中国梦”。
红墙绿砖、胡同院落、鼓楼天桥……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郝金明生在北京城,长在北京城,北京的一切陪伴着他慢慢长大,并给予了他人生初期的各种梦想。老北京的乡土情结使郝金明的心中暗生一种情愫,“古老的北京城把这么好的梦给予了我,我什么时候能把这些去实现呢?”
然而,当年轻的郝金明刚刚有了这个心思的时候,就到北京郊区去插队了,虽然他知道这只是临时的,但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春天的播种、夏天的劳作、秋天的收获、冬天的清闲,所有这些让郝金明感到,付出了辛劳和汗水就一定有收获。
后来,郝金明又进了工厂,当上了工人,“在那里,我已经是主人翁的姿态了,我要和大家一起搬运,一起操作,一起生产,一起为国家担忧。”成功经营了多家国家级“五钻级”酒楼,从事了十余年房地产开发,在浩瀚的商业大潮中搏击,郝金明感觉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2009年3月,他毅然投身文化产业,着手组建大前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商业运作和市场化推广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北京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北京东城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文化强区”的理念,将该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给了郝金明一个很好的启示,“我要把这些年奋斗的经历,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汇集起来,以北京的改革开放为背景,以北京传统文化为底蕴,以我与同事、朋友多年在一起开创事业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舞台,搬上银屏,展示给北京的百姓,展示给全国的百姓,打造新一代北京人的形象,把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故事,还给哺育我的古老的北京城。
”
郝金明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东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要写一部跨度为30年的电视剧,写活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太难了。定主题,定人物、故事大纲、分集大纲,感情冲突和人物矛盾,这一切把郝金明弄得是晕头转向。
“作为编剧的一员,郝金明的心全扑在了作品上,老婆孩子、家人朋友全都顾不上。他说,“为了写出好的剧本,当时团队之间争吵辩论得昏天黑地,伤了感情,伤了心,但却没有伤到我为北京的这颗心。那每一行字,都溶进了我对北京的一片热爱;那每一段描写,带出了我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在创作过程中,郝金明回忆儿时的梦想,回忆少年读书的艰辛,回忆那些快乐与痛苦,还要找儿时的朋友采访,找农民爷爷聊天。尽管创作过程艰辛,但在郝金明心里,他就是北京的孩子,他要把他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奉献给故乡北京。
整整两年,在各方支持与帮助下,这部36集电视连续剧终于完成了剧本的创作和拍摄工作,郝金明给他的“孩子”起了一个名字,叫《正阳门下》,并将于近期在北京卫视播出。据郝金明介绍,这部电视剧是以改革开放前后30年为时代背景,见证了这段时间里中国百姓随着国家的强盛,在生活、思想等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郝金明说,这30年也是他自己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可以说,我的成长、成熟,都是在这30年里完成的。”《正阳门下》的播出实现了郝金明一个久久的梦想。
在郝金明看来,梦,首先是一种精神境界,没有这个境界,那谈不上什么梦。“有了这个精神境界,有了这个梦,你就有了创造的动力和能力,你就能创造出与梦境相似的一个真正的世界来。”他说,“我做了那么多的产业,对外贸易、房地产,文化艺术和拍卖,餐馆管理加酒业,可我却从来没有这么兴奋过,这么自豪过,因为这个梦想连系着我的故乡,连系着我的民族,连系着我的国家。”
当今世界,文化和文化产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郝金明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党的十八大对文化事业做出的指示让郝金明受到了很大鼓舞,也让他对继承和弘扬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