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传奇】揭开武当山金顶神秘的面纱

2019-09-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武当山的最高处是天柱峰.天柱峰的顶端就是武当精华一一金殿.金殿四周,在千仞危岩之上,建有雄伟的紫禁城,紫禁城又叫皇城,高达数丈,周长三里,筑墙的条石,每块重达五百公斤以上.从里看墙体向外倒,从外看墙体向里斜,工程浩大而又艰巨.说来让人费解.这座巍峨的紫禁城没有浇铸一点混凝土.没有凭借一寸钢筋.那么是什么使石石相衔,而且又是那样的牢固呢? 铜铸鎏金的金殿,建于一四一六年.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高五·四四米,宽三.一五米,重檐迭脊,翼角飞举,下设圆柱12根.殿基为精雕花岗石砌成,四周装饰华丽的玉石花栏杆

武当山的最高处是天柱峰。天柱峰的顶端就是武当精华一一金殿。金殿四周,在千仞危岩之上,建有雄伟的紫禁城,紫禁城又叫皇城,高达数丈,周长三里,筑墙的条石,每块重达五百公斤以上。从里看墙体向外倒,从外看墙体向里斜,工程浩大而又艰巨。

说来让人费解。这座巍峨的紫禁城没有浇铸一点混凝土、没有凭借一寸钢筋。那么是什么使石石相衔,而且又是那样的牢固呢? 铜铸鎏金的金殿,建于一四一六年。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高五·四四米,宽三。

一五米,重檐迭脊,翼角飞举,下设圆柱12根。殿基为精雕花岗石砌成,四周装饰华丽的玉石花栏杆,殿中间供奉着真武大帝神像,殿内神案、几案、供器都是铜铸鎏金。整个金殿是用精铜和黄金铸制而成。

凡到金殿游玩的人,都会看到殿内的神灯长明不灭,即使殿外狂风大作,殿内神灯火苗仍一丝不摇,相传是殿内"避风珠’’在避风,其买不然,它是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聪明智慧的结晶。

他们考虑到精密铸件的热胀冷缩的系数,因此在焊接上技艺惊人,毫无铸凿痕迹,四面密不透风,殿内空气不能形成对流。风到殿门,又被反弹回去,所以殿外狂风暴雨,殿内神灯不闪不摇。 在金殿的房脊上,装饰着很多铜铸鎏金的龙、凤、马、鱼、狮等珍禽异兽,它们金光闪闪,栩栩如生。

其中有一只金马全身发黑,道教称之为海马。有人神秘地告诉我,每到夏季,它经常口吐雾气,飘向碧空,化为紫霞,同时还会对天空发出"咴咴"的长啸声,这就是"海马吐雾"。相传是它给雷公雨师发的信号,雷公雨师听到叫声,火速赶来,马上就会出现"雷火炼殿"。

武当山又是道教名山。据《大岳太和山志》记载,早在1300 多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就开始在武当山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道教,形成于东汉晚期,尊东汉末年张道陵为创始人,奉老聃为教祖和天神。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得名。

相传,明代朱元璋打天下时,在武当山被元朝兵马围困,只得退守山顶。 当时山顶有个小石庙,庙里供着真武祖师。朱元璋磕头祷告:"北海玄天真武祖师,保佑我冲下山去,得帝以后,我住什么房子,你住什么房子;天下百姓朝拜我,一样朝拜你。

"说罢,武当山刮起一阵怪风,成群的虎豹满山奔跑。山下元兵围困了几天,不见朱元璋影子,以为其早被野兽吃了,就退守撤围。

朱元璋以为真武大帝显灵救了自己,他临死时,把四太子朱棣和太孙允炆喊到面前嘱咐:"武当山真武祖师保佑我打了天下,你们要把武当山庙字和京城宫殿修得一样好。" 公元1398 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即位推行"削藩"策。

此时,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经过四年战争攻入京师,称号永乐。 公元1413 年(永乐十一年),为了报答真武帝君相助之恩及表示对名教圣地的敬意,朱棣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听,役使30 多万军工民匠,大兴土木,用了近10 年时间,建成了武当山宫观,并赐名"大岳太和山"。

永乐皇帝命令在天柱峰顶安置一座铜铸鎏金大殿。天柱峰高,金殿耀日,晖映百里。金殿,全是铜铸部件铆榫拼合焊接成功的,从房脊到墙角, 都焊成囫囵个儿,没有一点缝隙。

殿高5.5 米,宽5.8 米,进深4.2 米。金殿内供祀着"真武大帝"鎏金铜像,面貌丰润,衣纹飘动重达10 吨。两旁金童拿着文簿,玉女托着宝印,水火二将执旗捧剑,神情各异。

自明永乐年间这座金殿建成,天柱峰又称金顶,并且给这里带来了三大奇观。 其一是"祖帅出汗":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其二是"海马吐雾":天柱峰金殿屋脊上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兽金禽,其中只有一头金马,却全身发黑,每当夏季,金殿上的脊饰物海马口中"吐出"串串白雾,并"喂喂"有声时,随后必有暴风雨荡涤金殿;其三是"雷火炼殿":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任凭电闪雷鸣、震天裂地,但金殿却丝毫未损。

雨过天晴,金殿经过雷震雨洗,倍加辉煌。 这些千古奇观,在民国初年后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有的消失了。原因是在金顶添置了新的设施。民国初年,在金殿后立父母殿,左右立签房和印房。

三幢建筑物粗俗简陋,三面包围,使金殿黯然失色。此后,金顶上屡遭雷击,说来也稀奇,雷击的是这三座建筑物,而金顶却岿然不动,于是人们说这是真武君打扫门前,不要它们存在碍手碍脚。其说虽是游人打趣,可是那客观的自然现象却令人惊讶不已。

解放后,政府为了金顶避免雷击,保护文物,于1958 年在金顶上安装了避雷针。想不到,这样一来更糟糕,不仅雷击次数增多,损坏了父母殿,而且连金殿本身的"须弥座"也多次被损坏,并且"雷火炼殿"的奇观也因之而完全消失。

科学避雷却遭雷击,这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为了揭开永乐后500 年间的金顶奇观和近70 年屡遭雷击之谜,有关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这座金殿的各构件结合十分严密,殿内密不透风,在铸造时已为各种铸件留有热胀冷缩的系数,使之严丝合缝,又留有余地。

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气压突变时,神像上便出现了一层水珠,犹如出汗;而殿脊上的海马内部是空的,与金殿相通,严密的殿内的温热空气上升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水气遇冷而成雾状。

原来金顶上只有一座金殿,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它却又以巧妙地运用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饰物(龙、凤、马、鱼、狮),保证了出现炼殿奇观而又不被雷击。

而后增添的建筑物破坏了金殿放电系统,而这些建筑物和设施又建立在易导电的地质裂隙上,并非真武帝神意而招来的灾祸。 为了恢复金顶奇观和防雷,丹江口市于1980 年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再 一次对金顶实施新的科学方案,安装了避雷网、避雷针。

这一次,防雷问题解决了,但金殿的辉煌和"雷火炼殿"再也没有重现过。 这座供奉着永乐皇帝化身的金殿,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稀世国宝,它所显现的种种奇观,是明代营建科学家和工匠们的高深学问和精湛技艺带来的异彩。而如何做到既要防雷保护文物,又要使金殿重新能显现"雷火炼殿"的奇观,则又成为一则科学工作者和旅行家们所要解 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