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为什么诈死落凤坡】庞统怎么死的? 庞统落凤坡之谜
庞统(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汉族,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庞统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现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城西的鹿头山白马关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
早年便以“凤雏”(就是凤的雏,小凤凰,假以时日,一定会高翔于九天,清鸣于云中,这是别人给他这么一个绰号。)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当时徐庶曾对刘备评价他的经典言语是:“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庞统传》)。赤壁大战后,庞统来投靠孙权。但是,由于庞统太小看周瑜(孙权觉得,因为孙权平生最喜欢周瑜),所以孙权发誓不用他。
鲁肃就推荐他去刘皇叔(刘备,汉献帝的叔叔)那儿,庞统听取了建议,就来投靠刘备。但未得重用,不过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和鲁肃举贤荐能的宽广胸襟固然令人钦佩,但庞统本身具有的非凡才华,恐怕才是其最终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庞统正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为刘备集团提供了进一步飞跃的契机。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取得荆州、站稳脚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荆益,然后兵分两路,消灭曹操,最终统一天下。
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之战中打败南下的曹操,又趁机取得荆南四郡,进驻南郡,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目标。庞统的职位变化,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因为军师中郎将不是一般的军师,后者止绝军谋,而前者既参谋决策,又统御兵权。刘备设两个军师中郎将,意味着要将兵力分成两部分,去执行两个大任务了。
但刘备生来爱打“仁义”牌,他对庞统等人的计策十分不认同,觉得那样违背仁义道德,与自己长期以来塑造的“人设”不符。所以,当庞统连番催促他行动的时候,他大怒的喝退了对方。而庞统却大笑着走了。要知道,按照《三国演义》对刘备的设定,这种情况是很少出现的,而庞统的大笑而去,则更加使刘备对他产生了不满情绪。
然而,庞统毕竟十分聪明。他知道刘备只是碍于自己的面子而不愿行动,所以就干脆帮刘备做了决定。从这点来看,他的性格与诸葛亮有很大的差别,当年刘备坚决不受荆州,诸葛亮也没有越权决定,但庞统却在夺取西川之时,做了僭越之举。实乃犯了“不知敬畏、不明身份”的大忌。
最终,在庞统的极力主张之下,刘备的人马还是对西川发动了进攻。但刘备心里却是更加的不满了。所以没过多久,他便心生一计,彻底除掉了庞统这个“目无君主”的军师。大家都知道,刘备当年得到了一匹白马,名叫的卢。此马虽然是好马,但却能妨主。
所以当年徐庶曾劝刘备先让此马妨一次别人。但刘备出于仁义,一直没有实施。但在进攻西川的时候呢,刘备在明知道此马妨主的情况下,却把它让给了庞统去骑,很明显这是动了杀心。果然,当埋伏在落凤坡的张任看到骑着白马的队伍而来的时候,便以为上面坐着的是刘备,乃乱箭齐发将他射死了。就这样,年仅三十六岁的凤雏庞统,居然轻易的就死在了蜀中。
按说,庞统作为智谋不输诸葛亮的军师,应该也会认得这匹的卢马。但他还是选择骑上了那匹马。或许他是真的察觉到了刘备的愤怒和杀心,而觉得自己以后再难立足于世了吧。所以,有时候太聪明,也要学会收敛,更千万要懂得敬畏自己的领导。如此才能使自己长久,使事业更好。反之,则得不偿失,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