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吕留良后人】吕留良后裔流放地寻访记

2019-09-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吕留良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死后四十余年,受雍正朝曾静"文评案"的牵连,惨遭剖棺戮尸,幼子毅中被杀,其孙辈被发配到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给披甲人为奴.雍正十一年(1733)冬,吕留良孙辈流放到宁古塔共12户,男女老小及家人仆妇111人,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艰苦跋涉,来到宁古塔戍所,分发给披甲人作奴婢.[现代吕留良后人]吕留良后裔流放地寻访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为浙江古籍出版社选编<吕留良诗选>,了解清初思想家吕留良文字狱冤案后,就有一个心愿:要寻访吕留良后裔流放地--宁古塔.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死后四十余年,受雍正朝曾静“文评案”的牵连,惨遭剖棺戮尸,幼子毅中被杀,其孙辈被发配到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给披甲人为奴。雍正十一年(1733)冬,吕留良孙辈流放到宁古塔共12户,男女老小及家人仆妇111人,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艰苦跋涉,来到宁古塔戍所,分发给披甲人作奴婢。

【现代吕留良后人】吕留良后裔流放地寻访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为浙江古籍出版社选编《吕留良诗选》,了解清初思想家吕留良文字狱冤案后,就有一个心愿:要寻访吕留良后裔流放地——宁古塔。今年7月,我终于有机会去了一趟黑龙江,寻访了吕留良后裔流放地宁古塔。

我与老伴于6月30日到达哈尔滨,第二天上午,吕留良后裔、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当编辑的吕观仁来宾馆看我。他是留良三子宏中(又名宝忠)的后代,是桐乡市文联吕留良研究会会员。我和他是第一次见面,跟他介绍了一些吕留良研究会的会务情况。

中午,吕氏后裔、吕留良研究会顾问吕观洲在宾馆宴请我们,作陪的有吕观洲的兄长吕观涛夫妇、弟弟吕观濯夫妇、侄女吕凤荣和《黑龙江日报》记者曾一智等。吕观涛曾任黑龙江省劳动厅厅长,与我同龄,虽是第一次见面,感情就拉近了许多。

吕观濯夫妇于2003年清明曾来桐乡寻根问祖。《黑龙江日报》女记者曾一智2003年中国·桐乡第五届菊花节时应邀出席吕留良逝世3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和我交往更多。吕凤荣是这次负责接待我们的吕氏后裔。老朋友、老熟人在一起欢聚,其感情之亲切、情绪之热烈自不必说。饭后,我们由吕观洲陪同,驱车牡丹江市,去寻访吕留良后裔流放地宁古塔。

宁古塔旧城在海林市,新城在宁安市,都属牡丹江市辖区。牡丹江市距省城哈尔滨有三百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的车跑了一个下午,到牡丹江时已近黄昏了。当晚,吕留良研究会理事、吕氏后裔吕东太带了家小来宾馆看望我们。7月2日上午,我们由吕观洲、吕东太陪同,驱车宁古塔,途经海林市,海林市委宣传部的邵帼英女士也来陪同。

邵女士是一位流人文化史的研究者,2004年中国·桐乡第六届菊花节时曾来桐乡出席桐乡市文联吕留良研究会成立大会。

车行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宁古塔旧城遗址所在地。下车,看到路口一棵大树下,立着一块石碑,正面刻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黑龙江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七日公布,一九八二年六月立”等字样,背面是文字介绍,我们边看边听吕观洲为我们介绍碑文的大概。

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为清代古城,原有外城和内城,城墙用石块垒成,故称“石城”。据吕观洲介绍,宁古塔旧城本建在海浪河畔,夏季海浪河常发大水,泛滥成灾,所以早在康熙五年(1666)就将宁古塔将军治所迁至新城,即今宁安市区。

外城早已不存,现仅存内城东北部残墙三百余米,城墙用土石混筑,层间夹以木棍。我们一行6人来到旧城城墙上,这里是一个土岗,岗上长着几棵大树,四周杂草丛生,满眼见到的是北方的旱地作物——苞米。

附近散散落落有几幢民房,是典型的东北农村景象,属于海林市旧街乡古城村。我们在宁古塔旧城遗址拍了几张照,就驱车去新城,即宁安市所在地。

宁古塔旧城与宁安市区相距60华里,车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宁安市区。车子停在牡丹江边的望江楼前。不一会儿,宁安市的吕氏后裔吕双泰、吕亚珍兄妹来了,带领我们去参观宁安大石桥。这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大石桥,桥长20多米,宽约5米,据说是当年宁安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桥头竖有“宁安大石桥”字样的石碑。桥边长着高大的树木,桥的两旁建有石柱石栏,每间隔一米有一石柱,共20根,石柱顶上有圆球。宁安大石桥为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宁安大石桥,我们来到吕双泰父母家,吕双泰的母亲江淑清早已在等候我们了。吕双泰的父亲吕观瑞和吕观洲同属“观”字辈,他们都是留良三子宏中的次孙吕衍先的后代。吕观瑞生前曾任宁安县计划委员会主任,生有两子四女,来接待我们的是吕观瑞的次子双泰和长女亚珍。

吕双泰向我们展示他家珍藏的家谱资料以及他家先人选录的《吕晚村先生文集》的手抄本等。我最关注的是吕观瑞的先人为悼念亡妻范氏所撰的一篇诔文。这是一张长约3米、宽约一市尺的横幅,黄纸黑字,字迹清晰,容易辨认,只因年代久远,已有破损。

据《黑龙江日报》记者曾一智考证,推断此诔文为留良次子吕时中(字无贰)的三子吕懿正所撰,所见诔文的部分文字,记叙了留良孙辈流放途中的悲惨经历、范氏含辛茹苦照顾夫君幼子的动人事迹以及作者对范氏的感激之情。

吕观瑞一族是留良三子吕宏中之孙吕衍先的后代。吕衍先的长子吕端儒在乾隆年间,因得罪宁古塔副都统安临,吕端儒一族就由宁古塔迁至五常县。吕观瑞的先祖为吕衍先的次子吕明儒,吕明儒一族则续居宁安县至今。

离开宁安,我们又回到牡丹江。7月3日上午,我们驱车前往鹤岗市,去探访吕氏后裔、吕留良研究会会员吕静茹女士。据说吕静茹原籍山东,后迁居黑龙江,与吕氏后裔吕观洲、吕向乾交好。吕静茹大学毕业后,曾当过中学语文老师,后来从政,现任中共鹤岗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我们在谈到吕氏家谱时,我忽然想到《黑龙江日报》记者曾一智所撰《宁古塔的吕留良后裔及其先祖遗墨》一文,曾一智在文末提出:“吕留良四子吕黄中(又名诲忠)去山东以后的下落仍然是谜,需要今天的学者继续破解。”今天我突发奇想,吕静茹女士的祖先会不会是吕留良四子吕黄中的子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