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骂王凝之】谢道韫为啥一辈子看不起丈夫王凝之
在那把门当户对作为婚姻第一选择标准的年代,能与琅琊王氏匹配的豪门望族并不多。当然,在王羲之七子当中,能算得上是家族绝配的应当是王氏家族与谢氏家族的联姻,就是众所周知的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与谢家才女谢道韫的结合。
即使是前期的“王谢崔卢”四大家族,还是后来的“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四大家族中都少不了“王谢”两大家族的身影。可见,王谢两大家族的联姻,放在今天就是强强联合。虽然,两大家族的联姻算是绝配,也满足了门当户对的要求。
但王凝之与谢道韫夫妻之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和谐。当然,谢道韫既不是妒妇,也不是毒妇,王凝之也不是骂妻打妾的主子,怪就怪在谢道韫太“强”。她的强就强在她太有才气,又有胆识,才气堪比李清照,胆识堪比花木兰。俨然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王凝之在她面前就是一个小男人。论才气比不上“咏絮才女”自己的妻子谢道韫,论胆识,又不及妻子的魄力。
出自谢道韫之身“咏絮才女”的美誉,曾成为后代才女的象征,也同样出现在很多作品中,以此来形容有才华的女子。就是那句 “未若柳絮因风起”在当时已“技压群雄”,才华出众的谢氏子弟无出右者。其中谢道韫的弟弟谢玄(北府兵的组建者,与叔父谢安领导淝水之战)更是极其崇拜姐姐。
在当时,女子中谁人可与与谢道韫相提并论,已是莫大的荣幸。有个叫张玄之的,常常称赞自己的妹妹,想使她和谢道韫相并重。有个尼姑和张、谢两家都有来往,有人向她询问两人相比孰高孰低。尼姑回答说:“王夫人神采风度潇洒俊朗,真的很有隐士的风采和气度”张玄之妹,心地清纯,洁白光润,自然在妇女中是非常优秀的。
《世说新语》记载:谢遏(谢玄)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谢道韫,王凝之之妻)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张玄之妹)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谢道韫的才气、神态、风度不仅为男人们艳羡,更是女子效仿的榜样。谢安对这位侄女是宠爱有加,也曾对她的婚姻极度操心。
据说,谢安曾想把谢道韫和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配成一对。因为,王徽之的才华是兄弟七人中最高的。但此人生性傲慢,放荡不羁,不拘小节,这一切为深受儒学影响的谢安所不能容忍的。虽然,王徽之和谢道韫确实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但两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
谢道韫从小深受“礼”的影响,谨遵封建三从四德,同时又柔中带刚,心目中的夫君形象,既要才华横溢,又要能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王徽之虽才华高于哥哥王凝之,但却不稳重,对仕途官场极为冷淡。
谢道韫与《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有几分神似。所以说即使王徽之与谢道韫配成一对,之后的生活也不会幸福。虽然,王凝之论才华不如妻子,论胆识不及妻子,但其为人比弟弟王徽之相对稳定、踏实。
王凝之在那个文人辈出的时代,实在算不上什么文采高妙,但就是这样的人却娶到一个文采、才华冠绝当时的才女。谢道韫虽然深得既嫁从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理,但丈夫与之相比,各方面的气场简直太弱了。形成了女强男弱的局面,作为王羲之的二公子,王凝之也逐渐被十全十美的妻子看不起。
谢道韫嫁到到王家之后,有一次回娘家,心里十分不高兴。当然这一切都逃不出叔父谢安的法眼,谢安就开导、安慰他说:“王郎(王凝之)是逸少(王羲之)的儿子,人品和才学也不错,你为什么竟不高兴到这种程度?”谢道韫回答道:“同一家的叔父中,就有阿大、中郎这样的人物,同族兄弟中就有封(谢韶)胡(谢朗)遏(谢玄)末(谢渊)这样的人物,没想到,世间还有王郎这种人!
”可见,在谢道韫眼中自己的丈夫,与自己家族中的父辈和同辈相比并不在一个档次上。
想想自己的才气,为人,受到同族子弟的敬仰,而作为自己的丈夫连自己的同族子弟都不如,自己对其抱怨也是理所应当的。同时,也看出王谢两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王羲之对其子弟的教育过于重文而轻武,当然那也是当时豪族世家子弟主要心理倾向。
高官厚禄世家子弟来坐,出生入死,血洒疆场的事都是门第相对低下武将的责任。谢家教育子弟确实文武并重,论才华不输王家,论武功,谁能与淝水之战统帅谢玄相比肩。淝水一战,已奠定他名臣武将的历史地位,名载史册,流传青史。唐、宋时期,曾追封历代名将以设庙享奠,谢玄都名列其中。姐姐的咏絮之才为历代才女之榜样,弟弟的名将风范,为历代所敬仰。
王凝之比之谢家子弟,文韬武略没有一样所能及的,唯一有把握胜出的可能就是家传绝学书法了。在谢安眼里王凝之人品和才学虽算不上上品,但也还不错。但在武略方面就不敢恭维了,与谢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当年,王凝之任会稽太守之时,孙恩、卢循叛乱,战火绵延到会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凝之不仅不组织兵力抵抗,居然相信起迷信。祈祷神灵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请求上天派天兵天将与叛军抵抗。结果可想而知,城破之时,就是王凝之及其子女殒命之日。
而此时的谢道韫真正显示出她的胆识和气魄,竟然毫不畏惧,手持利刃带领家中女眷奋勇杀敌。最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孙恩一度要杀她的外孙孙涛,来威逼她,谢道韫亢声而辩:“事在王门,何关他族?此小儿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孙恩知道谢道韫之才华出众、品德之高尚,又见她如此大义凌然,不但没杀其外孙,还放走了两人。
谢道韫对其丈夫王凝之,一辈子都充满着矛盾的心理,作为妻子,相夫教子是她的本份,但看到自己的丈夫文采、德行操守不及自己周围的人,她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自己虽是女流之辈,在封建礼教下,难“大雅之堂”,但却偏偏集男人们的才华、胆识于一身。
在封建社会下,这却成了自己的悲哀,在丈夫即是天的家庭中,这又成了王凝之的困顿。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下,偏偏形成了女强男弱的局面。谢道韫虽看不起丈夫,也只能与家人所说,甚至终将埋在心底,毕竟那人是自己的郎君。
王凝之的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也着实让他感到心力交瘁,身心疲乏,最终,害了自己与家人。后来,寄居会稽的谢道韫是否对间接害死自己儿女的丈夫产生怨恨,此种心理煎熬也只能长埋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