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子孙后代】济尔哈朗图与安州燕乐
今天的旧屯满族乡,历史上叫作旧郭家屯,是蒙语、满语济尔哈朗图的汉音讹变,本义是安乐之地。这个济尔哈朗图,盖主要指代滦河和伊玛图河间的流域,或者更广。这里被叫作安乐之地,不属偶然。
北魏时代这里曾经叫作“燕乐”,燕乐之“燕”,不是燕山也不是燕国而是“安”,即“安州”的“安”,所以也叫作“安乐”。北魏时代这片区曾经设立安州建制,并置广阳郡燕乐县,治所一度设在今天隆化镇附近。东魏元象中,迁治幽州北界(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
隋大业初为安乐郡治,唐初属檀州,后废止。可见燕乐、安乐曾一度是这一地区的泛称。继承了历史人文及地理范围的蒙古族,将此一地叫作“济尔哈朗图”实属正常,后来其范围逐渐缩小,直至清代建立了济尔哈朗图行宫,成为特指。
北魏是一个鲜卑为主体的北方王朝。据《魏书》记载登国五年(公元390年)“九月壬申,讨叱奴部于囊曲河,大破之”。此“囊曲河”盖即《水经注》“濡河又东南,水流回曲,谓之曲河”的“曲河”,本是被征服的“叱奴部”居地,“叱奴”是古民族语谓之“狼”,其与“匈奴”、“敕勒”、“阿史那”(突厥)基本同意,属于不同音译之汉字差异,代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匈奴系”族群。
据《魏书》、《北史》等记载,敕勒乃是“匈奴单于生二女”之“妹不从,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故其人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嗥。”故敕勒也被视作是匈奴的外甥、狼种。而“突厥阿史那氏”也有近似的史料认为“匈奴之别种”、“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外托妻孕,其后各为一姓,阿史那即其一也,最贤,遂为君长”、“此说虽殊,终狼种也”,也是匈奴后裔、狼种。
由上可知“叱奴部”其“狼”之意,盖为鲜卑化的匈奴后裔,“匈奴”即是“山戎”、“犬戎”的别译,皆是指代“狼”(čino),以狼为图腾的族群。山戎、匈奴、叱奴、敕勒(丁零)……汉语记述因为人世变更导致的不同音译,都是草原狼图腾的认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若其泛指则可摄略到“濡源”(沽源、多伦、丰宁),即滦河中上游的阴山余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