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意思】央视网评:不能独树一帜 就难为特色小镇
近年来,特色小镇在各处拔地而起,是助力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遗憾的是,不少特色小镇变成“政绩小镇”,重地产轻产业、重开发轻管理、重商业轻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对错误方向纠偏并跳出发展陷阱?
《央视网评》推出“特色小镇怪象多”系列评论第四篇。
在史无前例的城市化浪潮席卷下,大量乡村和小城镇人口大河奔流一般向大中城市迁移,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和乡村变得从未有过的空旷寂寥,甚至一度出现了大量的“空巢村”。
挽救遥远的农村记忆,耕耘美丽的绿水青山,延续古老的乡村生命,激活乡村的经济潜能,成为社会各界的一个共同指向,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急功近利、研究不透、定位不明等原因,现实中大量所谓特色小镇,都没有“特色”,最终都逃不出“一轰而上,一轰而散”的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脱颖而出、稳步发展、生命力旺盛的特色小镇显得尤为珍贵。
特色小镇,基础在小镇,关键在特色。小镇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要素是其“先天条件”,也是各个小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小镇离不开的“根”。但有些小镇盲目跟从,忽视自身基础,什么赚钱学什么,到最后非但没有自己的特色,也因为“东施效颦”而衰亡。
同质化、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大忌。不仅造成相似路径小镇发展的饱和问题,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也在趋同的发展过程中丧失了发展特色小镇的初衷和本真。由“先天条件”排列组合而形成别具一格、独具魅力的特色发展之路,才是特色小镇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
例如,云南新华村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是一个集田园风光、民居、民俗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白族村寨。除了具有白族村寨的民俗民风外,以银艺为标识的发展道路让既非城中村又非城郊村的新华村,不仅战胜了人多地少的现实困难,也在乡村人口大规模流失的城市化背景下,成为一座人口流入的村庄。
如果说云南新华村的银艺是几百年历史积淀的结果,那么福建仙游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就靠红木家具制作闯出了一条“仙作红木”的新路,市场份额占整个中国红木市场的60%以上,占世界红木家具和制品的份额更是超过一半,并让很多年轻人都把做红木家具作为终身的职业选择,成为“平地起风雷”的特色小镇典型。
而长城脚下的古北水镇则与上述两个小镇异曲同工。古北水镇坐落在司马台长城脚下,除了一般度假小镇具备的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创意文化等旅游休闲功能外,通过模仿江南水乡的建筑和文化旅游资源,借助临近北京的地缘优势,使其在众多北方风貌的小镇中独树一帜,远近闻名。
如同上述三个小镇特色鲜明,人们一提到油菜花,就会顺其自然联想到江西婺源;一说起互联网,就会不由自主想起浙江乌镇;一谈论七彩云南的古村客栈,就会顺其自然想起丽江古城……成熟的特色小镇实际上已经成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风景的“代名词”。
中国小镇千千万,但能够称得上特色小镇的依然“凤毛麟角”。一方面,不排除扭曲政绩观作祟,给土地财政、房地产项目披上了特色小镇的外衣以博取眼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焦虑情绪,找不到特色也要强行拉上一个特色,或者直接把别人的特色拿来而水土不服。
所以,照搬照抄不是特色,“挂羊头卖狗肉”更是伪特色。特色小镇归根结底还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小镇具体发展,通过量体裁衣与科学规划,让每一个小镇都能走上一条特色形成品牌,品牌吸引资源,资源巩固优势,优势拓展可能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