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齿鲨票房 从恐龙到巨齿鲨 为何越来越多史前生物被“复活”
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中,惊险恐怖片总是占着不小的比例,其中又以表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食人巨型动物的来得多。在今年的电影市场上,《侏罗纪世界2》上映不过两月,《巨齿鲨》又强势袭来。在上映前的宣传中,作为远古杀手的史前动物巨齿鲨吸睛无数,仿佛这将会是一部海洋版的“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世界2》片尾的那个沧龙袭击海滨冲浪者的画面便已让人浮想联翩。
《巨齿鲨》海报
影片中的巨齿鲨原本生活在12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海底”之下,与已知海洋生态环境由硫化层隔开,却由于人类的探险与救援活动意外获得了“上升空间”,成为现实海洋的终极杀手。从这样一个情节安排来看,就像有的影评已然揶揄的那样,与其说这是在描述作为“活化石”的“史前海洋掠食者”,倒不是说是“海洋异形”更加合适。
实际上,整部影片用来科普巨齿鲨身世的镜头不过几秒钟,用“咬合力惊人”与“200万年前灭绝”两句话即可概括。
甚至,将从海底里穿出来的巨齿鲨,替换成哥斯拉或是其他任何一种导演想象出来的怪物对于影片的故事进程都几乎毫无影响。何况从科学角度而言,《巨齿鲨》的情节设定根本就不合逻辑:任何深水生物在上升到海平面高度时必然死于水压差造成的体内压力膨胀(这就是人们无法吃到新鲜活带鱼的原因),遑论横行无忌荼毒生灵无数了。
既然存在如此严重的“BUG”,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为什么本部影片要选择一种确实存在过的史前动物充当“主角”呢?假若回顾电影史的话,人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做法早已有之。早在1925年,《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由小说改编成了电影,最著名的史前动物明星——恐龙——就此第一次出现在了银幕上。
影片中恐龙大闹伦敦的场景给了日后类似影片中各种怪兽在城市里肆虐的剧情提供了无尽灵感。1933年的《金刚》使用特摄技巧制造出了怪兽,又用声光烘托恐惧氛围,遂以暴龙与大猩猩“金刚”打斗的经典场景大获成功。
暴龙对决金刚的经典场景
到了1953年,电影《深水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描述一只虚构的恐龙因为原子弹的测试而从北极的冰层中苏醒并且进入纽约市进行大破坏。此片带动了1950年代怪兽电影风潮,很快,1954年日本东宝公司便拍摄出了著名的《哥斯拉》(Godzilla)。从外形不难发现,影片中的怪兽“哥斯拉”其实也是参考暴龙、禽龙、剑龙等诸多恐龙的样子创造出来的。
这些登上银幕的史前动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大”与“强”(反过来,类似今天老鼠体型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就很不受电影制作方青睐)。这两者是力量的最直观体现。因此银幕上的史前动物形象不过是“大”与“强”这种原始审美观借助影像的表达罢了。
这些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与此同时,与人类臆造的怪兽相比,曾经生存在地球上的史前动物又能够给人一种虚幻的真实感。许多人(特别是孩童)在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恐龙骨架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发问“如果恐龙生活到现在会怎么样”,而在银幕上现身的史前动物可以说恰好能够满足这种观众的猎奇心理,从而带来更加新鲜的视听刺激。
“一看就是假的”哥斯拉
囿于电影技术的限制,早期银幕上的史前动物造型生硬粗陋,用通俗的话说,“一看就是假的”。直到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才决定性地改变了这个局面,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运用电脑特技制作的恐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标志着电脑特技在视觉文化时代开始成为塑造史前动物真实形象的重要手段。
《侏罗纪公园》剧照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最近20年中的突飞猛进,由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参与创造的画面不仅能够模拟真实,甚至能够超越,以至于对英语世界中一直存在的“摄影机不说谎”这样的简单概念造成了威胁。“侏罗纪”系列影片迄今已经拍摄了五部,登上银幕的各种恐龙形象已经到足以以假乱真的地步,恐龙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暴龙、梁龙、迅猛龙等“明星”物种。
除此之外,1999年的《史前巨鳄》也被认为是一部“透过栩栩如生的鳄鱼模型,以及电脑辅助的逼真效果,是能让观众在影院体验恐怖气氛的电影”。
而在2008年的美国科幻电影《史前一万年》中,数字特效同样重现了恐鸟、猛犸象与美洲剑齿虎这三种已灭绝动物的形象。特效部门还建立了一个由插画、照片、电脑合成影像和电视节目组成的资料库,为动画师制作片中的古生物提供参考。
与皮肤表面显得光溜溜的恐龙相比,最复杂的特效工作集中在处理哺乳动物与鸟类的毛发上。对猛犸象而言,制作的难点是粘在一起无光泽的长毛;恐鸟的难点则是在羽毛上;至于剑齿虎的难点则是它们与水的互动场景。尽管有着这些困难,影片的最终效果仍然让人惊叹。漫步《史前一万年》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人类技术的进步和艺术的变革,同时也为观众重现了史前的壮伟景象。
《史前一万年》中的猛犸
除了商业影片之外,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还为另一类影片带来了新生。这就是关于远古生物的科普纪录片。传统的此类纪录片往往显得枯燥乏味,无法吸引普通观众。而在1996年,受到《侏罗纪公园》大获成功的启发,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拍摄6集系列片《与恐龙同行》(Walking with Dinosaurs),创作者希望它能真实地再现恐龙时代,而且拥有《侏罗纪公园》的元素——片中出现真实的恐龙形象。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纪录片的真实性,《与恐龙同行》的创作团队运用电脑合成技术与模型重塑的方式,重塑场景和主角。
他们还邀请了不少古生物学家参与制作。比如复活恐龙,制作团队充分研究了恐龙骨架的特征,运用电脑技术完成恐龙的复原,包括皮肤、鳞甲、颜色以及眼睛等。
制作团队对恐龙的重塑以恐龙化石为基础,可以说是以真实性为前提进行的制作。在恐龙的生存环境方面,制作团队发现新卡里多尼亚的环境与两亿两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相似,加利福尼亚的红杉林与侏罗纪巨型爬行动物生存环境相似,智利的火山岩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相似。
综合各方面要素,制作团队最终确定了拍摄的场地。同时,为了还原逼真效果,制作团队又揣测恐龙的行为模式,借助动态模型的制作,让这些恐龙在拍摄环境中“动”了起来。
《与恐龙同行》
随后的6集系列片《与古兽同行》(2001年)则是大获成功的《与恐龙同行》的续集,这部纪录片讲述了恐龙时代终结之后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崛起并统治世界的故事。它总共耗资700万英镑,将神奇的电视特技与世界上顶级科学家的分析结合在了一起,在观众眼前展现出一幅远古的洪荒景象。
一些只以冷冰冰的化石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动物、植物在影片中栩栩如生,观众跟随着它们生存竞争的脚步,更能感受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历尽的艰辛,以及人类独具的聪明智慧。
《与古兽同行》中的美洲剑齿虎
如同《侏罗纪公园》一样,BBC的《与恐龙同行》与《与古兽同行》同样堪称科普纪录片中的里程碑。从此之后,《史前公园》、《史前掠食者》、《海洋之兽3D: 史前探险》、《恐龙星球》等一系列远古生物纪录片纷纷运用电脑合成技术和模型重塑的方式构建了各个地质年代的虚拟场景。
在这类影片中登场的史前动物从恐龙到猛犸象不一而足,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远古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巨齿鲨。在拍摄于2003年的《海底霸王》中,勇敢的探险家马文带领大家踏上时空之旅,回到数百万年前展开探险之旅。在他试图在长达20米的巨齿鲨身上安装摄影机时,却差一点惹来杀身之祸,这头巨齿鲨以疾速朝马文冲撞而来……
10年之后(2013年),巨齿鲨又一次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拍摄了纪录片《巨齿鲨:还活着的鲨鱼怪物?》(Megalodon: The Monster Shark Lives),创造了当时美国有线/卫星电视频道的最高收视率。
450万美国人收看了这个节目,其中71%的观众,也就是超过300万人,相信早就已经灭绝的巨齿鲨实际上还活着——尽管探索频道的简短免责声明“本片纯属虚构”,但是许多人认为这部纪录片的内容是真实的(与上个世纪初期美国人在广播中听到火星人入侵的故事的反应一模一样),以至于严肃的生物学家抱怨,“它(探索频道)的展示方式让你很容易就能看到它,却不知道它是虚构的”。
换句话说,甚至在唐纳德·特朗普创造了“假新闻”一词几年之前,享有世界声望的探索频道竟然已经在电脑技术的帮助下为巨齿鲨制作了一部“假纪录片”。
“假纪录片”中的巨齿鲨背鳍
既然连向来以严谨著称的纪录片,也迫于收视率的需求而采取媚俗做法滥用数字特效的威力的话,更加看重票房数字的商业电影,自然只会更加在意数字特效带来的视觉震撼力,反而在其喧宾夺主之下的惊险灾难片本身则越发鲜有主题上的建树,其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越来越淡。
后现代主义的消解和大众娱乐的推动使得以史前动物为噱头的电影越来越沦为寻常的视觉消费品。因此,一旦这些影片推出后总是很卖座,至于是否能提供一些让观众们回味和思考的东西嘛,就不是它们所关心的了……也就是说,在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之后,观众从《巨齿鲨》里看到的,或许只是数字特效技术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北美票房《巨齿鲨》远超预期,刷新鲨鱼电影新纪录
专访杰森·斯坦森:靠身体吃饭的狠角色,但真人更像是谐星
《巨齿鲨》:与其说是“深海侏罗纪”,不如说是“深海异形”
专访导演乔·德特杜巴:《巨齿鲨》和《大白鲨》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