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刀刀法图解 夕阳无语雁翎刀(徐纪.台湾)

2019-07-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兵器,是手臂的延长」.而在林林总总的兵器中,刀.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兵器家族.世界各国,无不有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刀.而中国呢?      中国的刀,以言其「形制」,则有「小兵器」:短刀.解手刀.鹿角刀等等...... 与「短兵器」:腰刀.柳叶刀.苗刀.雁翎刀.鬼头刀.九耳大环刀等等...... 以及「长兵器」:仆刀.大刀.象鼻刀.三尖两刃刀.与冷艳刀等等等等......雁翎刀刀法图解 夕阳无语雁翎刀(徐纪.台湾)      以言其「持用」,则有单刀.双刀.藤牌刀.拐子刀.刀里夹(护手

      「兵器,是手臂的延长」。而在林林总总的兵器中,刀、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兵器家族。世界各国,无不有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刀。而中国呢?

      中国的刀,以言其「形制」,则有「小兵器」:短刀、解手刀、鹿角刀等等...... 与「短兵器」:腰刀、柳叶刀、苗刀、雁翎刀、鬼头刀、九耳大环刀等等...... 以及「长兵器」:仆刀、大刀、象鼻刀、三尖两刃刀、与冷艳刀等等等等......

雁翎刀刀法图解 夕阳无语雁翎刀(徐纪.台湾)

      以言其「持用」,则有单刀、双刀、藤牌刀、拐子刀、刀里夹(护手)钩、刀里夹(七节)鞭等等......

夕阳无语雁翎刀

      而以言其「技法」,则除了因器(形制不同)制宜,各有专擅。以及因势制宜 — 有何(客观)可用之械?有何(主观)可用之技?就一手执刀,一手抓拿别种兵刃的组合之外,更有一长刀,与一短刀,是刀与其他兵器的技巧,异族通婚后的混血新生儿。这长的,是三尖两刃刀 — 刀枪相杂。 而这短的,就是雁翎刀 — 刀剑相参。

雁翎刀刀法图解 夕阳无语雁翎刀(徐纪.台湾)

      时代不同了,武术早已无与于战场。刀枪抵不过炝炮;遑论今日火箭、飞弹、按钮式的杀人灭国新科技!练武,为了养生、圆梦。而学练兵器,小言之则以添兴味,舞弄晨昏。能够身体力行,强过了只是收藏、鉴赏、炫耀与增值的或风雅、或铜臭的玩家。而从大处着眼,就更还有着民族基因之保存,与文化信息之流传的崇高意义在其中了。

雁翎刀刀法图解 夕阳无语雁翎刀(徐纪.台湾)

      因之,也就必须要讲求 ─ 用法。只因,唯有用法,才是兵器的灵魂。必有用法之后,而肉体(结构)长得这样那样,怪头怪脑的各种兵器,也才有了生命。否则,再怎么奇形怪状,再怎么金镶玉装,又是什么大将用来杀过敌,又是那位皇上用来阅过兵...... 其实,都不过是一块顽铁而已。

      没有灵魂的东西,只能在博物馆里展览,在拍卖会上竞价。再高的价钱,再多的赞叹,都只不过是附加的价「格」而已。只有操习应用之法,而且学得正确,练出水平,才是这件兵器灵魂之重生、古老生命之复苏。唯有如此,才有希望能将传统的文化保存、流传、发扬;吸取营养,嘉惠后生,从而建立其当今现代的真价「值」。

      所以说:现代人面对古兵器的心态,不是因其年代久远,引人垂涎,难得之货自然赚得市场上的高价;不是在欣赏赞叹先人的工艺美术,甚至于也不是劳我体肤,动我筋骨地摹习了一套又一套,永远练不完的花架子、空套路,就以为这可是在玩真格的了。

      基本上说:刀有刀法,剑有剑术。而、雁翎刀呢?则是兼刀带剑,合二为一,刀魂剑魄,真正值得我们珍惜与认真学习。

      接着,介绍这柄神器——雁翎刀。 这么了不起的东西,为什么叫它雁翎 — 一种鸟毛呢? 雁在台湾不常见,雁翎又像什么样子呢?雁翎就像鸡毛。而鸭毛、鹅毛也都差不多。只是,当初不知那位高明先出口,把它叫做了:雁翎刀。这种刀的形状,蛮像鸟翅膀上那长长的翎毛。叫它雁翎,就有个差不多的形貌可寻。 一如苗刀状似禾苗,柳叶刀有如柳叶。

      从来,用法决定形制。 当初,正是用法的要求,而制定了有如翼上翎毛的刀形。所以:这刀,是直而不弯的,可以当剑。而它又是刀,当然一面开锋。又要兼用剑技,则刀头锐如剑尖;前三五寸,是双刃的。

      时至今日,雁翎刀与类似雁翎刀的刀刀,在比如光华商场一类的假古董摊市上,时或可见。而雁翎刀的套路,在武术的表演与比赛场上,几已绝迹。这就比不上苗刀,与柳叶刀了。

      柳叶刀的套路磬竹难书,表演比赛,不可一场无此君。明明来自黄土高原,现而今却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大家有志一同,都来摇头晃脑地缠头裹脑,管他三七二十一!苗刀吗?也很热闹。 很有几家名门,争持它的原由,传有不同套路。而同日本刀的关系,则不知道是说不清呢? 还是不肯说太清!

      至于这各种各家刀法的共同现象嘛,到是相同的:不讲究用法。只是,不知道是根本不会? 还是不舍得传?不过,别色别样的刀不会用,也会舞一舞。只有雁翎,竟然是唯一飞舞不起来的刀。

      原因? 不清楚......

      山东黄县(今属龙口市,划为黄城区)的张详三老师,迁台以后,提倡国术,从来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参与国术组织的成立,国术比赛的推行。当理事、任裁判、裁判长、还代理过理事长。经常出席国术表演,“献”身说法......

      更在新公园中设场,公开教导民众打拳、摸太极、玩弄兵器,数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 除非台风路断、淹水、老人家无法自木栅的沟子口入市。但是,他老人家得意的绝技;六合螳螂拳,及门中秘传的雁翎刀,却未尝教人 — 也数十年如一日!

      原因吗? 也不清楚......

       清楚的记忆是:偶因奇缘,得习此拳、与此刀。亲身领受其价值之后,令人直觉得两手如冰;完了,完了...... 又觉得心急如焚,咋办,咋办! ﹖努力学习自然不在话下,却自知资质有限,恐少成就。 并且,深感势孤力单,难以传承。

      于是,努力引介年轻的朋友,或个别、或社团;有志一同,一齐来学、来练、来教、来推广...... 且曾请托名匠,打造雁翎刀。不是每人都买得起?就是拿竹枝木片也要练!

      三十余年如流水,如今,踏着「流水步」,比着「藏花手」,在宝岛传播六合螳螂,耕耘雁翎刀法的教师,正就是我乘桴浮海,张老师因病仙游之间,间不容发的那段宝贵时光中,所孕育养成的青年才俊。

       直到今日,每逢想起、谈到、或是现在书写着这一段前尘往事之时,都不免冒冷汗,呼侥幸...... 冥冥之中,岂非天意!﹖一脉如缕,未绝传承。而、当然,心上身上所负的责任,也就益发沉重了......

       旅美二十年,初传六合螳螂于新大陆。当然也开始试教雁翎刀;而当然是无刀可用。于是画刀形,剪报纸,拜托开设武术用品公司,常向大陆采购的海外武林好朋友,远越重洋,订制来了苗刀、雁翎刀。

      一九九0年,初访山东。赶赴据传是我们家徐福老祖宗,带领童男童女,出航入海的龙口。除了重温那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为日本开国之祖的传说之外;惊见日本人真同龙口配合,组成有「徐福学会」!

      岂能落后! ﹖便在初会黄县、招远等地的六合螳螂同门,除了明明初见面,却要叙叙旧...... 又是谈武论艺,又是恩怨是非之外,人不亲拳亲,团结是力量,就向大家商量道是:「六」、是复数;而「合」、是团结。成立六合螳螂的组织,地义天经,谁曰不宜!﹖

      一九九一年,在济南、举行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大会。在烟台、成立国际螳螂拳联谊会。 而在龙口、则就成立了六合螳螂拳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