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特《人的境况》 《人的境况》读书笔记一:工作是为了尊严地活着

2017-1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看的很慢,也偶有心得.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中提到工作和劳动的区别,这里的工作和劳动的含义和平常所理解的不一样,阿伦特在书中说到"一切劳动的特点正是留不下任何东西,它辛苦劳动的产物几乎在劳动的同时就被迅即消耗掉了.这种辛劳虽然徒劳,却来自一种强大的紧迫性,因为它被无与伦比的生命本身所推动". 而相对应,工作的目的是留下一些"人造物",是一些持久的东西,就像书中描述的:"(工作)与人在单纯劳动中体验到得痛苦.筋疲力尽截然相反.它不仅带来自我确信

看的很慢,也偶有心得。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中提到工作和劳动的区别,这里的工作和劳动的含义和平常所理解的不一样,阿伦特在书中说到“一切劳动的特点正是留不下任何东西,它辛苦劳动的产物几乎在劳动的同时就被迅即消耗掉了。

这种辛劳虽然徒劳,却来自一种强大的紧迫性,因为它被无与伦比的生命本身所推动”。 而相对应,工作的目的是留下一些“人造物”,是一些持久的东西,就像书中描述的:“(工作)与人在单纯劳动中体验到得痛苦、筋疲力尽截然相反。

它不仅带来自我确信和满足,甚至成为整个生活中自信的源泉” 怎么去理解工作和劳动的区别,我想关键点在于两者的目的,劳动的目的体现为生存的需要,那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脑力劳动也是一样,目的都是获取维持生命所必须的-钞票。

而工作的目的却是指向一个持久存在的物品(也可以是虚拟的,比如思想的作品),这种物品一旦产生,即具有其本身的价值,并独立于人存在。 法国一部获奖电影《花落花开》,描写了一个法国传奇的农妇画家,职业是替人洗衣、打扫卫生,“低贱”地活着,不识字,也没有学过绘画,但却创作了无数传奇的画作。

她的日常的工作是“劳动”,而她因上帝的感召绘画,恰恰体现为一种“工作”,两者的目的和功用截然不同。

萨贺芬路易(农妇画家)有一句台词的大意(记不清楚),即:即使锅台中也能感受上帝的荣耀,意即最平常,甚至卑贱的工作也能让人荣耀的活着,同样,我们可以看身边,年薪几十万不一定快乐,而一个在街边摆个小摊不一定会痛苦。

人如果想尊严的活着,只有从工作开始,还工作本身意义,看《入殓师》,感动的是小林对工作的单纯,社会赋予某些职业一些标签(比如低贱),如果认同了这些标签,其实潜意识你已经将自己放逐为劳动的工具。

人的伟大恰恰应该在于,一份简单甚至卑微的工作,会因为人心的全部注入而焕发光彩,就像小林工作时的全神贯注、阁楼上绿草茵茵中师徒两人享受着美食人生等。“工作”不是能和“劳动”截然分开的,全在人心,一念之天堂,一念之地狱也。

再卑贱的工作,因人性的坚持和认真,也会回复其真实含义。 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正在快速的消费品化,体现为劳动在侵蚀一切工作的领域,人们已经不考虑留下什么,只求消费一切,套现一切。

可怕的是,不仅在实体领域,这种消费化趋势也进入思想领域,包括绘画、诗歌、文学、哲学等等,这些领域本来理应属于“工作”,而现在也在慢慢被“劳动”侵蚀,成了换取消费必需品或者其他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阿伦特认为这种将一切产品消费品的趋势,足以毁灭人的自尊,把人类挤进为生存而不断轮回的人生,人类其实在放逐自己,看看我们身边的很多领域,我们就会知道,阿伦特的警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工作是为了尊严地活着,而不是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