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南京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2019-05-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现在有很多中医师承者,跟了老师后,不知道如何做临床记录,每日所做的也就是抄抄药方,记记辩证.一段时间下来,仍然迷茫,学不到中医诊治的核心要点.一.继承是基础1.端正态度首先,在拜师前期一定要学习一些中医基础知识,对中医基础中的重要理论进行梳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拜师前的交流沟通中留下好的印象,拜师后的学习进度也会加快.[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南京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继承是总结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成了无源之水.继承是多方面的,除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基本功都要继续不断提高外,更应着意继承老中医的

现在有很多中医师承者,跟了老师后,不知道如何做临床记录,每日所做的也就是抄抄药方,记记辩证。一段时间下来,仍然迷茫,学不到中医诊治的核心要点。

一、继承是基础

1.端正态度

首先,在拜师前期一定要学习一些中医基础知识,对中医基础中的重要理论进行梳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拜师前的交流沟通中留下好的印象,拜师后的学习进度也会加快。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南京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继承是总结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成了无源之水。继承是多方面的,除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基本功都要继续不断提高外,更应着意继承老中医的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

继承离不开学习,既要学习老中医的临证技巧、包括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的技巧;又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老中医的全部著作、论文、医案、医话乃至尚未整理的临证素材,从而探索老中医的业务专长、学术特点和思维方法。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南京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继承还需要善于观察思考,也就是说,不要急急忙忙地总结发表。有许多老中医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但自己不一定都能说出所以然。只有通过多学习、多侍诊、多观察、多思考,直至反复实践,才能悟出机理,明辨是非,并找出规律。未经登堂入室,匆促总结经验,结果总结出来的多半是表面的东西。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南京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2.积累资料

包括老中医过去和现在的临床资料、继承人跟师实践资料(如病案记录)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边积累、边复习。所谓"温故知新"、"厚积薄发"这些做学问的基本道理,都是整理总结老中医经验时必须予以注意的。

二、怎样总结

1.总结的形式主要有3种:即片断的,比较系统的和全面的。

(1)片断的(或称个案整理)大家平时都在做了,比如整理医案医话之类。

(2)比较系统的,是指在有一定的跟师基础,积累了相当资料,掌握了一定数据之后,就老中医临证某一领域中具有与众不同的经验,进行比较系统的总结。如对某一病(症)的诊治经验、某一治法或方药的应用规律等。

(3)全面的,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在比较系统了解老中医业务专长及其经验,掌握了基本特点、基本规律之后,进行整理总结。总结的面要广一些,诸如擅长病症、诊法、治法、方药研究、临证思维、学术见解等等,都可以总结。整理总结时,要善于综合分析,做到客观、翔实。

2.总结要抓住"特"与"准"二字:特,指特点、特色;准,指准确、切实。

"特"主要体现两个方面:1一是指中医学领域中所共同体现的"特"......

如整体观、恒动观、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辨证论治等等;

2二是老中医临证各自所体现的"特"......

总结老中医经验,主要是总结后者。特,就是个性。比如辨证论治,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它可以看作是中医特色之一。

但在中医内部,因为大家都承认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并都在实践中应用了,所以它又成为普遍性。如果泛泛而谈辨证论治,会使人感到肤浅,实际意义不大。如果能抓住某老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某一环节确有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加以总结,可能更受人欢迎。

中医临证特点,有的表现很明显,如某医擅长治某病,某医对诊法特有功底,某医善攻,某医善补,某医善反治,某医善用经方、某医喜师某流派,某医善用峻药、猛药,某医善用丸丹、草药,等等。像这类特点都比较容易看出,当然需要很好继承并系统总结下来。

也有许多老中医临床经验很丰富,疗效很好,在患者中享有盛誉,但从他们的处方用药看,好像都很平常,显不出什么特色,可是他们的疗效甚高,其中必有奥妙所在。像这类"看似寻常,实不寻常"的老中医经验,也是值得深思、值得探讨的。

以二陈汤为例说,二陈汤是一首十分普通的方剂,但在有经验的老中医手中灵活加减治疗多种疾患包括某些疑难病症,临证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准"是准确,是为了更好衬托"特"的。首先必须着眼于上面所说的"特"是否抓得准确,究竟某老有哪些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否与众不同?同时,在文字表达方面力求朴实无华、实事求是,能对老中医的临证思路、方法、规律、效果作出客观反映。

3关键注意事项(重点)

(1)不要以自己的观点去套老中医的经验,这一点很要紧。过去有些总结老中医经验的文章中曾出现这种情况,总结某老治疗某病的经验,涉及的病因病机、分型、症状、治法、方解都是从教科书中摘抄的,再把老中医经验"套"进去。看起来文章很面,但是否真实反映了这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老中医自己也不满意。追求面面俱到,结果反而弄得面目全非。类似的例子很多。

(2)要符合逻辑。一般来讲,实事求是,客观反映出来的多能符合逻辑,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的也不尽然。

比如用某方治某病,主方不变,但随着某些症状变化而增减一、二味药物,称之为"辨证论治"就不合理,把"随证加减"与"辨证论治"概念混淆了;明明是采用某一古方,不过增减了一、二味药,主病不变,而名之为"自拟某某汤"。

其实"自拟",应该含有一定的创新内容,若为图求新,仅仅在方名上改头换面,就没有什么意义;也有的名义上说是用某方治某病,但实际方中药物增减过半,甚至达三分之二以上,以此肯定该方对某病的效果,而忽视了其他加减药的作用,不能以理服人。至于症、因、理、法、方、药前后不相呼应,乃至互相矛盾,其逻辑问题就更显而易见了。

(3)在老中医经验总结中能否加入继承人、整理者的意见?

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但须注意所老师经验与整理者的意见分别开来,文字要表达清楚。

在形式上,可以采取"夹叙夹议"法,叙是叙述,一般是记叙老师的经验;议是议论,一般是整理者的看法或评价。也可以在每节段末或全文末尾,采取"按语"、"心得体会"等形式发表整理者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