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班级管理日志 用期望引领班级成长——读李镇西《班级管理日志》有感

2017-1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都说班级管理是门艺术,细读李镇西的<班级管理日志>,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艺术的魅力,尤其是他对期望理论的运用,使我受益匪浅.作为班主任,对于"期望理论"都不陌生,即教育者给受教育者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在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尝试运用这一方法激励学生进步,引领班级的成长.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产生很多困惑,比如有时同学们对我的期望并不接受和配合,不能产生明显的成效;有

都说班级管理是门艺术,细读李镇西的《班级管理日志》,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艺术的魅力,尤其是他对期望理论的运用,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班主任,对于“期望理论”都不陌生,即教育者给受教育者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在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尝试运用这一方法激励学生进步,引领班级的成长。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产生很多困惑,比如有时同学们对我的期望并不接受和配合,不能产生明显的成效;有的同学刚看到点起色就半途而废。为此,我彷徨、苦恼。

读了李老师的《班级管理日志》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是因为没有把期望落到实处,做足做细。对照李老师的做法,结合我的实践,下面谈谈我的真实感受。

首先,要设定明确而具体的期望目标。

李老师的期望目标总是具体而明确的,让学生明白“我怎样做到”。例如,他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就对学生提出了“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期望。对于这一期望,李老师并不是单纯提出来,也并不是给学生讲一堆大道理,而是这样教育学生的:这既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在街头……今后在我们班,当某个同学遇到困难时,你如果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伸出温暖的手臂:“别着急,有我呢!

”那样,他会因为有你而感到班集体的无比温馨……

从李老师的做法中,我明白了期望要切合学生实际,具体明确,要能落实到具体行为细节上,具有可操控性。而我只是笼统地提出“我们要建设优秀班级”之类的口号,这样的期望就很空泛,缺乏具体性和落实点,往往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果。

明白了这一点后,在2010年我校高三学生进行队列比赛时,我告诉学生我们班有拿冠军的实力,并就此提出了队伍要紧凑、动作要干练、口号要响亮等具体要求。在我的暗示和鼓励下,我们班在仅仅训练一节半课的情况下,就实现了冠军的目标。

其次,精心设计期望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并能把期望转化成自己的目标。

例如,李老师在提出第一个期望时是这样做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把这句话作为礼物送给你!

李老师在提出第二天集合队伍的期望时是这样做的:最后我说:“……但是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个奇迹,不到教室集中,而是直接到音乐厅坐好呢?”

在这两个期望的提出中,李老师显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分别采用送礼物和诱导与激励的方式提出,学生有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的感觉,自然愉快地接受老师提出的期望,并在不经意间实践着自我教育。

而我在提出期望时,总是简单地说“我希望……”,这样学生就会是被动实现老师的目标,有时会难以接受,做起来就会大打折扣,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因此,在表达期望时,老师要提前进行精心设计,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采取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能自觉地把这种期望转化成自己的目标,从而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第三,期望能落实到具体的对象心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这是老师对我的期望,这是我的目标,是我要做到的。

例如,李老师提出的期望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强调是因“我”,而不是“我们”,更不是“他人”。并且,对学生进一步提出了要求:请你在心里默念一遍:“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无形中就把期望和理念让学生自觉变成自己的目标,让教育自然发生。

这让我想起创立台湾忠信高级工商管理学校和中信教育法的高震东先生对学生的教育是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样把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对象心中,大大增强了期望的效应。

第四,把总体期望落实到平时的具体期望中,用每一个具体期望促成总体期望的实现。

李老师在提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一总体期望后,他在后续的教育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育活动,总是适时提出具体的期望。例如,对于第二天的集合,李老师马上提出“班主任不在你们也能自觉排好队,你们能不能创造一个奇迹呢”等,由各个具体期望的达成,凝结出总体期望的成功。

李老师提出总体期望后,始终围绕总体目标来设计具体的期望,具体期望为总体期望服务,总体期望引领具体期望的方向和达成,最终取得教育的成功。反思我的教育,那些期望往往是零散的,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这就导致期望的达成之间难以形成合力,还有可能互相冲突,最终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在班级教育中要运用好总体与部分的原理来设计总体期望与具体期望,才能形成1 1>2的效果。领悟了这点后,我就及时将其付诸实践。我班有一名男生小聪,升入高三时在班级处于下游水平,考上本科根本无望,但是非常聪明。

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赞扬他脑子聪明,很有潜力,并明确表明自己对他有很高的期望。在我不断对他提出新的具体期望的指导下,他的学习成绩一路上升,最后成功考取一本。而班级也在这样的指导下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

所以说,期望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是班级成长的动力,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好这一法宝,用期望推动学生的发展,用期望引领班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