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2017-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问,到哪看老中医?很多老广州会如数家珍地跟你推荐:就去"三元里那间",有98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坐镇",一批70多岁的名老中医还在出诊,比如肿瘤科的周岱翰.内科的陈镜合.妇科的欧阳惠卿.骨科的陈基长--还有一大批中西医结合的中青年专家,常有欧美.东南亚病人"打飞的"来求医.医院1994年无偿救治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轰动全国;2003年抗击非典取得"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病例追踪无后遗症"

如果问,到哪看老中医?很多老广州会如数家珍地跟你推荐:就去“三元里那间”,有98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坐镇”,一批70多岁的名老中医还在出诊,比如肿瘤科的周岱翰、内科的陈镜合、妇科的欧阳惠卿、骨科的陈基长……还有一大批中西医结合的中青年专家,常有欧美、东南亚病人“打飞的”来求医。

医院1994年无偿救治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轰动全国;2003年抗击非典取得“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病例追踪无后遗症”的“三零”战绩,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赞赏。

这间街坊口中有很多“威水史”的中医院,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今年是该院建院50周年。1964年的一个门诊部,如今已发展成拥有1400张病床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明年28层的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后,病床数将增至2200张。在近年来全国“中医西化”、不少中医院生存艰难的大背景下,该院却以每年超过300万人次的门诊量,稳居全国中医院单体门诊量前三名,成为广东“中医药强省”的一张闪亮名片。院风“低调”,却名声在外、深入民心。

21块“国字号”专科招牌,日均门诊近万人

走进位于广州市机场路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楼的一面墙上,密密麻麻挂着数十个“金字招牌”,全是国家级、省级的重点专科,非常“牛气”。

究竟有多少块牌子?据统计,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27个,加起来有48块牌子。已进入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行列,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

在2013年全国名医院(中西医院一起排名)排行榜上,妇科全国排名第八,骨科全国排名第九。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第一临床医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6个,有博士生导师54名,硕士生导师157名。

医院职工2200余人,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就有500多名,拥有以我国首批、广东首位“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以及欧明教授、王建华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有广东省名中医24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6人。2013年门急诊量超300万人次,稳居全国中医院单体门诊量前三名,出院病人4.7万人次,手术量14407台次,平均住院日9.9天。

该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

“长子”传岭南薪火,弘扬“感恩文化”

回首半个世纪,医院有什么长盛不衰的秘诀?

坚守与传承岭南中医正宗,是该院特色。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长子”、广东中医界的龙头单位之一,该院建院之初就荟萃了一大批岭南名医,比如刘赤选、何竹林、蔡荣、黄耀燊、罗元恺、李仲守、司徒铃、刘仕昌、邓铁涛等,自觉肩负起岭南医学流派传承发展的重任。

早在1984年就成立专科,让“中医经典课程回归临床”。近年来,该院建立“岭南名医工作站”,成立以邓铁涛为名誉所长的“岭南医学流派研究所”,系统梳理岭南医学各个专科的学术传承、独门秘笈、专方用药。

该院院长冼绍祥表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医院以“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为治院方略,制定“建设一个现代化、有鲜明岭南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康复的中心,疑难危急重症诊疗中心以及中医的传承、传播基地”的发展路线,朝着这个方向奋进。

“感恩文化”是该院独特的人文精神。该院党委***陈文锋表示,该院专门建立以“感恩”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园林“杏林苑”,在“感恩墙”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感恩是一种高尚的情怀与境界,感恩给人无尽的希望与力量。

感恩党和政府把阳光雨露洒给医院,感恩患者把健康与生命托付给医院,感恩历代中医人把年华和智慧奉献给医院”。医院是滋养“感恩文化”的沃土,50年的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营造了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常存感恩之心,常怀进取之志,提升了医院的综合实力。

广东首位“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是一附院创院元老,是中医内科学的第一位学科带头人,多年领衔攻坚世界医学难题“重症肌无力”。他年过九旬仍担任国家“973首席科学家”,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并多次上书中央为振兴中医鼓与呼。如今虽淡出临床一线,但98岁的邓老精神矍铄,依然关注医院发展,思考中医战略。

自称“90后”的邓老回忆说:“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上世纪50年代在***总理主持下全国最早成立的4所中医学院之一。作为大学的附属医院,我们从三元里的一个小门诊起步,没想到今天能发展得这么好!我在一附院重点做了一个工作——提倡要读经典,开了一个‘经方班’,办国际班,震动很大,学员有日本的、美国的,有白皮肤的、黑皮肤的,中医要走向世界。”

说起中医的作用,邓老举例,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中,广东的病死率全球最低、抢救成功率全球最高,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中医介入早。一附院更取得“三零”佳绩。“非典、禽流感、甲流,近年这些传染病,其实都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几千年来中医与瘟疫作战,中医的‘温病’理论及辩证方法要很好地继承发扬、运用创新。”

邓老寄语:“我们要培养信中医、用中医、疗效显著的‘铁杆中医’。现在广东凉茶不是已经发展到全国了吗?我们的珠江水也要向北方流,流到全国、全世界。21世纪中医必将腾飞。一附院要作出更大贡献。”

温病:最老抗非功臣“四两拨千斤”

传统中医把急性外感热病称为“温病”,认为由多种不同的温邪引起、以发热为主证、一般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明清名医叶天士、吴鞠通等,创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到了当代,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仕昌牵头成立温病学教研室,根据岭南“湿热”气候特点,和同事、弟子发展完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理论,创立了岭南温病学说。

刘老一生低调,最令人难忘的是,2003年他以89岁的高龄深入抗击非典前线,被媒体称为“最老的抗非功臣”。

2003年大年初九,正是非典袭击初期,刘老忽然接到通知——领导点名请他参加这种“怪病”的会诊。当时老人脚伤还没痊愈,但二话没说,就登上了开往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专车,连看了多名非典病人,忙到当晚8点钟才回到家里。

他敏锐地判断这病为“风温积湿”,带领弟子运用岭南温病学理论,最早提出中医药防治非典方案。他和彭胜权教授成为广东省非典防治专家组的中医专家代表。他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会诊广州市八人民医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省中医院等37名病人,取得了“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病例追踪无后遗症”的“三零”战绩。

事后很多人都为刘老“后怕”,毕竟他已近90岁高龄,但刘老笑说:“1949年之前什么病没见过?霍乱、天花、麻疹,我们带一支笔一张纸,几颗樟脑丸就冲过去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这是刘老最喜欢的一句话。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主任、一附院脑病科主任吴智兵是刘仕昌的最后一个博士生、“关门弟子”。他回忆说,刘老随和谦虚,看病不论贫富贵贱,很多三元里的农民直接跑到他家敲门,刘老总是欣然诊病。刘老用药是出了名的“轻灵”,一般不超12味药,四两拨千斤,很快起效。

有一个患红斑狼疮的19岁女孩,全身浮肿,呼吸困难,因为爱美,死活不肯再用激素治疗,只能求助中医。吃了一周“清热利湿”的中药,效果不明显。后来刘老来查房,就加了两味中药——“桔梗”、“天花粉”,用温病的“提壶揭盖”法,通过宣通肺气来利尿消肿,就像把壶盖揭开,水才能顺利地流出来。病人很快消肿了,一周后出院,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了。

刘老2007年以93岁高龄安详辞世。弟子们运用岭南温病学的理法方药,在禽流感、甲流、登革热等疫情防控中继续发挥作用,并积极拓展其它学科的应用。像彭胜权、林培政擅治肝病、久咳、发烧等外感病,钟嘉熙擅治红斑狼疮,吴智兵则用“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脑炎等疾病。今年广州登革热疫情爆发,他们收治了登革热合并脑膜炎的病人,疗效显著。

1990年,患股骨头坏死症的河南贫困农民李敬斋求治该院骨科袁浩教授。袁浩亲自为其手术,还垫付住院费用,买了车票送他回家。李敬斋一直念念不忘这份恩情。2009年,袁浩和夫人相继中风病倒,李敬斋夫妇获知后,不远千里来到广州,照顾两位老人。

2011年袁浩去世了,但李敬斋夫妇留在广州。他在该院职工宿舍区做门卫,他妻子继续照顾袁浩年过九旬的遗孀。李敬斋说:“这是袁老的嘱托。他对我们全家是涌泉之恩,我们能回报的只是滴水。”2014年5月,李敬斋获评“广东好人”称号。

医患情缘,还体现在朴素的“走亲戚”。1975年,该院外科成功救治一位被银环蛇咬伤生命垂危的农民关穗华。在没有呼吸机的情况下,医护人员31个日日夜夜轮流手捏球囊,维系关穗华的一息生机。5个月后,关穗华康复出院。此后三十多年,每逢中秋、春节,老关都会送一大篮芋头和蔬菜到该院外科,探望恩人。人们不解地问,都几十年了,有这个必要吗?他说:“做人不能忘本啊。”

该院骨科是岭南骨科正宗,由何竹林、蔡荣、黄耀燊几位宗师开创。西关传奇名医何竹林“破腹穿肠能活命”的故事至今流传:1924年,广州一市民被流弹穿破腹部,肠管大量外流,出血不止。何竹林采用“银花甘草水”外洗,取米酒消毒,把肠管推回腹腔,后用麻线缝合伤口,外敷“解毒生肌膏”。伤者康复后,特制一块牌匾相赠,上书“破腹穿肠能活命”七个大字。

1985年该院引进骨科名医袁浩,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袁浩利用海南草药“柳豆叶”,潜心42年研发新药“生脉成骨片”,并首创多条血管束植入为主的手术方法,一次性解决股骨头“缺血”和“塌陷”等关键问题,使中青年患者避免了人工关节置换。2001年,这个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确立了该院骨伤科在全国中医骨科界的龙头地位。如今骨科已有四个病区,拥有陈基长、樊粤光、何伟、黄枫等名医。

副院长何伟是袁浩的第一个研究生。他回忆说,1994年看到媒体报道“好军嫂”韩素云为支持丈夫戍边卫国,操劳过度患上股骨头坏死症,不能行走,医院当即决定接她来院无偿治疗。经过袁老9个月的精心治疗后,韩素云可以正常走路了。此事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得到***等国家领导人的赞赏。

韩素云现在广西南宁工作,每年都来医院复查,2011年袁老去世后,也一直保持联系。今年初,何伟给韩素云做了两侧髋关节置换手术,进一步提高她的生活质量。时隔20年,师徒接力治疗“好军嫂”,续写佳话。

“送子观音”成新中国首位中医教授

很多老广州都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一位著名的“送子观音”罗元恺,身为男教授,却擅长治疗不孕不育。

罗老有一个很“牛”的身份——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1977年,广东省革委会授予罗元恺教授职称。当时,全国各中医院校尚未设教授职称,广东首开先河,罗元恺以学问德望脱颖而出。他主编全国教材《中医妇科学》,提出一个著名的学术观点,认为“肾—天癸—冲任—胞宫”是女性生殖调节轴。调经、助孕、安胎是他的三大“法宝”。他自创“补肾固冲丸”,为许多流产多次的妇女保住了胎儿,产下健康的孩子。

罗元恺的女儿、该院妇儿中心主任、珠江学者罗颂平回忆说,从她懂事起,家里就总是挤满了人,都是追到家里找罗老治病的病人,有高官也有百姓,罗老一视同仁。

如今,罗老创建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在同类学科中首屈一指。他的弟子欧阳惠卿、张玉珍,女儿罗颂平相继扛起“岭南罗氏妇科”大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等领域有新突破。

今年是罗元恺诞辰100周年。这两天,全国中医妇科名家将会聚羊城,举行学术会议,纪念这位一代宗师。

倡导“带瘤生存”,老外“打飞的”来开药

该院最难挂的号,当属肿瘤科名医周岱翰教授。他的患者遍及海内外,预约挂号一般要排到一个月以后,常有“老外”坐飞机来开药。年过七旬的周教授坐诊,经常是上午看到中午二点多、下午看到晚上八点多,还是饿着肚子耐心诊治,乐在其中。

周岱翰是中医肿瘤研究的开拓者、国内中医肿瘤学领军人物、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他和传人、大肿瘤科主任林丽珠教授在国内较早倡导“带瘤生存”的肿瘤治疗新思维,研发的“鹤蟾片”是国内第一个治疗肺癌中成药,获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医药提高肺癌疗效和生存期的系列研究”获2009年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一等奖。

“我们肿瘤科强调中医为主体、多学科结合,综合运用中药、化疗、微创、靶向药物等手段,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林丽珠介绍,他们承担的科技部科研项目证实,对于65岁以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化疗。运用一些“益气除痰”的中药,对该类型肺癌病人效果好。她有不少中晚期的肺癌、肝癌病人,存活超过5年,定期复诊开中药。

林丽珠难忘的是,她去年出门诊时累倒了,病患家属纷纷主动照顾她,擦汗、测体温、买生活用品,一位带瘤生活了4年多的肺癌晚期患者梁姨,每天让女儿开车穿过大半个广州城,给她送炖汤、饭菜。“做人要将心比心,我们对病人好,病人也会理解的,这种医患互相关爱的正能量,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