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一起学习《医学源流论》徐大椿自叙

2019-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徐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一七七一年).他出生在书香之家.曾祖父好古博学,积书甚富.祖父举博学宏儒,官翰林院检诗,纂修明史,是位饶有隐逸风格的词章之士,平生工于诗古文辞,在文苑中很有声名.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也是位读书人.[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一起学习<医学源流论>徐大椿自叙徐大椿十四岁已对学时文感到厌烦.他老师启发说:"时文有止境,只有经学才是无止境的.&qu

徐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一七七一年)。

他出生在书香之家。曾祖父好古博学,积书甚富。祖父举博学宏儒,官翰林院检诗,纂修明史,是位饶有隐逸风格的词章之士,平生工于诗古文辞,在文苑中很有声名。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也是位读书人。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一起学习《医学源流论》徐大椿自叙

徐大椿十四岁已对学时文感到厌烦。他老师启发说:“时文有止境,只有经学才是无止境的。”,于是他就一心扑在经学上,其中用心最多的是《易经》,旁及诸子百家。专心致志地探求各种实用的学问,终于在诗、文、书、画、天文、历算,音律、击刺、算法、水利,尤其是医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一起学习《医学源流论》徐大椿自叙

徐大椿家人多病,三弟患痞病,父亲遍请名医诊治,徐灵胎亲自制药,医理稍通。然而四弟、五弟相继不治而亡。父亲因此悲伤得病,终年医药不绝。他深深感到医学的重要,也气愤于当时庸医之医术低下,于是愤而学医。他把家藏几十种医书拿来读,朝夕披览,日久通其义。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一起学习《医学源流论》徐大椿自叙

二、医学源流论

《医学源流论》,又名《医举源流》,成书于1757年,可以说是徐大椿晚年的作品。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并各科)、古今。纵横捭阖,触及之处,每有新见,发前人之未发,言常人所不敢言,尤针砭时弊甚多,论述道理深湛,中医史上正缺如此大手笔之评论家也,大椿实古今第一人。

徐大椿在自叙中说,自唐宋以来,医学不被重视,庸医当道,医术渐渐失传,所以他写此书,也是为了能够弘扬医道,假若通过此书,能够让更多人得到帮助,救治更多的人的话,他就感到很欣慰了。

当今社会,可以说并不比徐大椿那个年代好多少,医疗产业化,一切都是为了钱。老百姓都说,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因为老百姓看不起病,医院通常也治不好什么病,不管你赚多少钱,你要是敢生个什么病,只要进了医院,有多少钱也能把你吸干。

老百姓看不起病,医院也治不好病,逼得人人自学医学。那么今天就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医学源流论》,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们华夏文明的瑰宝,如果能够因此帮助到一些人,也算是不负华夏圣贤的教诲。

源流论一书本身并不难懂,但考虑大多数人文言文基础可能并不是很好,每段原文后,会加入一些个人的理解,有纰漏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希望与大家一起进步,一起弘扬医道,让更多人受益。

三、《医学源流论》徐大椿自叙

医,小道也,精义也,重任也,贱工也。

医,只是道的一个分支,并非大道,但蕴含着精辟的义理;医生治病救人,任务很重要,但又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职业。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往下看。

古者大人之学,将以治天下国家,使无一夫不被其泽,甚者天地位而万物育,斯学者之极功也。若夫日救一人,月治数病,顾此失彼,虽数十里之近,不能兼及。况乎不可治者,又非能起死者而使之生,其道不已小乎?

古代的圣贤伟人之学,都是以治国平天下为终极目标,使天下人都得到他的恩泽。更有甚者,掌握天地阴阳之法,而使万物都被孕育出来,这才是学习大道的最高境界啊。如果每天救一个人,每月治好数十人的病,照顾得了这里,便照顾不了那里,就算只有数十里的距离,也不能兼顾。况且有的病根本就治不好,又没有能起死回生之术,医道难道不是小道么?

虽然古圣人之治病也,通于天地之故,究乎性命之源,经络、脏腑、气血、骨脉,洞然如见,然后察其受病之由,用药以驱除而调剂之。其中自有玄机妙悟,不可得而言喻者,盖与造化相维,其义不亦精乎?

虽然医道是小道,但古代的圣贤治病救人,必先理解大道,通晓天地之阴阳升降,洞察人体的本源,经络、脏腑、气血、骨脉,都洞然若见,然后找到病人的病根,施以药剂,药到病除。这中间自有玄机妙悟,必须先理解了天地之大道,才能通晓医之小道,并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因为圣人是站在与天地一样的高度,难道这其中的义理还不能称得上精辟么?

道小,则有志之士有所不屑为,义精,则无识之徒有所不能窥也。

医为小道,所以有宏图大志,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有志之士,是不屑于做医生的,因为他们要救天下人,而不是月治数病,因为这样永远也救不完。义理精辟,那么那些不通大道,没有脑子又自以为是的浅人妄人是不可能通晓的。

人之所系,莫大乎生死。王公大人,圣贤豪杰,可以旋转乾坤,而不能保无疾病之患。一有疾病,不得不听之医者,而生杀唯命矣。夫一人系天下之重,而天下所系之人,其命又悬于医者。下而一国一家所系之人更无论矣,其任不亦重乎?

对于一个人个体而言,没有什么比生死更大的事。王公贵族,圣贤豪杰,可以扭转乾坤,但不能保证他一辈子不得病。一但生病,那么一切都得听从医生的,就算医生用尽全力,也不能保证就能治好,生与死,有时候只能听从天命。就算是天子,掌握天下之人的生杀大权,但是一但得病,他的生命又只能依靠于医生,更不要说下面的王公贵族了。这样来看,医生的任务难道不是很重么?

而独是其人者,又非有爵禄道德之尊,父兄师保之重。既非世之所隆,而其人之自视,亦不过为衣食口腹之计。虽以一介之微,呼之而立至,其业不甚贱乎?

但作为医生本人,没有高官厚禄,也不为世人所崇。医生作为一个职业,也不过就是赚点辛苦钱,养家糊口罢了。以这样一个低微的身份,有人生病,呼之即来,难道不是很卑贱么?

(古时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易·系辞下》:“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任重,则托之者必得伟人;工贱,则业之者必无奇士。所以势出于相违,而道因之易坠也。

只有理解了天地之大道,才能通医之小道,所以能够继承医道的人,一定是通了大道的圣贤。但医生职业卑微,又是小道,只能月救数人,非治世之大道,而圣贤是要救天下人的,必定不屑于从医,那么从医者的队伍当中必定没有什么治世之奇才。这本来就是互相矛盾的,所以医道也很容易失传。

余少时颇有志于穷经,而骨肉数人疾病连年,死亡略尽。于是博览方书,寝食俱废。如是数年,虽无生死骨肉之方,实有寻本溯源之学。九折臂而成医,至今尤信。

我年少的时候,很有志向读遍天下之经书,但亲人们因为连年疾病,又遇上许多庸医,都快死光了。于是我发奋图强,博览医书,废寝忘食。就这样过了很多年,虽然没有学到起死回生之术,但着实找到了医道之本源。久病而成医,我到今天仍然坚信不疑。

而窃慨唐宋以来,无儒者为之振兴,视为下业,逡巡失传(逡,音qūn,「退」之意。逡巡,「后退」之意),至理已失,良法并亡, 惄焉伤怀(音「nì 」,饥饿之意),恐自今以往不复有生人之术。不揣庸妄,用敷厥言,倘有所补所全者,或不仅一人一世已乎?

而我认为,自唐宋以来,一直没有人弘扬医道,都视为低下的职业,所以医学之道也快要失传,治病救人的至理已经没人知晓,优秀的医术也一起随之消亡。每每想到这些,都感到伤怀,恐怕从今往后,治病救人的医术就要失传。我也顾不上自己的才疏学浅,平庸浅陋了,所以我憋足了劲,写了一本《医学源流论》,倘若能够对残缺的医道有所弥补和弘扬,那么流传到后世,说不定能够救好多人呢。

乾隆丁丑年七月洄溪徐大椿书于吴山之半松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