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切忌食古不化
●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吸取和借鉴儒家学说经世致用的有益成分,转化为我们今日治国理政的丰富营养,也要对无益和有害成分予以警惕
●再好的肉,也必须经过肠胃消化才能吸收,食肉不化,非但不能让人变得健康强壮,还会损害身体。同样,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滋养现代社会
●我们应该明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不可割裂的,二者不是两件不相干的事,而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如果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毫不相干,这样的传承就显得十分可疑
这些年,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颇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忧虑和警惕。食古不化、刻舟求剑、画虎不成反类犬是其中不少问题的共同表现。
“以儒治国”的主张,可以算作食古不化的典型例证。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儒治国”作为一种政治理念、一个政治主张,本身并不新,古已有之。
但即便在古代社会,“以儒治国”也不过只是一种说法,没有哪个时代是真正“以儒治国”的。如果说在古代,有一些人把“以儒治国”“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类话整天挂在嘴上,并不算得奇怪,那在今天,还有人这样说,就很难让人理解了。
今天还喊出这样的口号,如果仅仅是喊喊而已,自己也并不相信真能如此实行,那么,空喊这样的口号,真实意图何在呢?这样的口号,付诸实践不可能,却能引起思想、观念上的混乱,对实践层面的治国理政造成干扰。
如果不仅是喊喊而已,真的认为“以儒治国”切实可行,那问题就更多、更大了。所谓“以儒治国”的“儒”,当然是指儒家经典,而《论语》当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就算《论语》句句是古今不变的真理,又如何用它来治理现代国家?今天的中国,别说与2000多年前比,与200年前甚至100年前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就算《论语》可用来治理过去的中国,又怎能说仍可用来治理今天的中国?再者,儒家学说本身也是丰富复杂的,不可能整体性地判定为“优秀文化”。即便是《论语》,当然也有糟粕,这是无须举例说明的。
吃牛肉的目的不是让自己变成牛。同样,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让国家、社会退回古代。在今天之所以还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前提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为现代社会服务,能够在社会建设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让这些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而不是让现代社会迁就传统文化,这是常识,却又是必须反复强调的。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确认优秀与否的标准是什么。能否适应现代社会、能否在民族复兴过程中真正起到促进作用,是确定某种传统文化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确认了某种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是否就可以原封不动、原汁原味地继承和弘扬呢?也不能!
传统文化产生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现代人,不能对其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再好的肉,也必须经过肠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变成人体的营养。如果食肉不化,就非但不能让人变得健康、强壮,相反,还会损害身体。同样,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滋养现代社会。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不能食古不化、买椟还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抓住表象丢了实质,另一方面,也不能让种种并不属于优秀文化的陈腐之物沉渣泛起、借尸还魂。要高度警惕各式各样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旧观念、旧行为趁机复活并大行其道。
坚持对传统文化中并不优秀的部分进行批判,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越是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是必须重视对传统文化中陈腐的部分进行批判。“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这是《论语》里的名言。我们所恶的是陈腐的旧文化以优秀文化的面目出现。
近年来,荒唐滑稽的文化闹剧时有所闻。有的地方,在举行某种群众性的活动时,全体着所谓的“汉服”,就让人哭笑不得。“汉服”是什么式样,本就说不清。就算能弄清,在今天复活古代的服饰,能算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把弘扬传统文化理解成像古代人那样穿衣戴帽,就太浅薄了。有的地方,让一群少儿穿上他们想象出来的古代服装,一齐行跪拜礼,这就不是让人哭笑不得,而是令人欲哭无泪了。凡此种种,都是食古不化的典型表现。
食古不化,又往往是与良莠不分联系着的。上面说的着“古装”行跪拜礼的“少儿”,必定都是男孩子,决没有一个女娃娃,为什么呢,就因为女娃娃没有向圣人、圣典跪拜的资格。这就不仅仅是食古不化,更是在继承和弘扬歧视女性的传统了。
对女性的歧视,实际上近年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三妻四妾,体现的是一种陈腐的传统文化,而“包二奶”无疑是这种文化的延续。这几年,还听说有的地方在复活女性的缠足传统。桎梏女性双足的“缠足文化”延续了1000多年,曾植根于某些男性心中。
今天渴望女性重新缠起足来的男性也不会没有,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一定会表达甚至实现他们的欲望。对于诸如此类的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需要警惕其借助“传统文化”的名义和旗号死灰复燃。
能否适应现代社会、能否在民族复兴中真正起到促进作用,是判断传统文化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必须是十分明确的。即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原原本本地继承,必须经过改造、转化、创新,否则便是食古不化。我们应该明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不可割裂的,二者不是两件不相干的事,而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如果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毫不相干,这样的传承就是十分可疑的。
我们还应该明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只是我们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之一种,而绝非全部。我们需要以改造、转化、创新的方式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并非仅仅继承和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足够了。
再回到“以儒治国”的话题。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竞争又借鉴,同时其学说体系也与时俱进、应物而变。我们应该充分吸取和借鉴儒家学说经世致用的有益成分,转化为我们今日治国理政的丰富营养,但是更要对其中的无益甚至有害成分予以警惕。
所谓“以儒治国”,意味着对儒家文化的整体性肯定。而整体性肯定某一类传统文化,是在囫囵吞枣。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是一种分类;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亚文化),又是一种分类;庙堂文化、民间文化,也是一种分类。
还可以做出别的区分。但无论从何种角度分类,都不能认为某一类文化是整体性优秀的。儒家文化内部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任何一类文化也都如此。不深入其内部细加辨析而整体性地肯定某一类文化,正是食古不化的表现。(王彬彬)
作者简介
王彬彬,1962年生,安徽望江县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批评与文化史研究。著有《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为批评正名》《一嘘三叹论文学》《文坛三户》《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当知识遇上信念》《鲁迅晚年情怀》《鲁迅内外》《新文学作家的修辞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