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猖狂的原因 东晋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 哭的到底是什么呢
历史么,都是这样的。尤其是当年看到竹林七贤的时候感觉这些人,在汉人政权风雨飘摇的时代居然如此悠闲!简直不要芳草天。后来发现,门阀简直就是太恶劣了,居然不许他们出仕。再后来发现,少数几个人完全无法扭转汉人政权的颓势,门阀做得也并不差,甚至没有门阀的话东晋和南朝根本撑不住!瞬间感受到了一股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后深深地无奈。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他哭的到底是什么呢?潮起潮落。自魏晋以来,那些阳刚进取的英雄气概在庙堂上消失了,剩下的都是阴谋诡计。综合国力对比、气候、常态化的消失、政治力量的博弈和进步等多种因素决定了东晋打不过北方,而不是所谓的阳刚进取的英雄气概丢失了。
当然,晋朝人自己所思也是一个方面,我指的倒不是服用五石散,我是说八王之乱。常态和惯例的消失使得手中有权者肆无忌惮而已。祖逖也有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然而晋朝完全无法组织起一次真正的、像样的北伐,原因就在于此。
得位不正带来的后果。祖逖恰恰是东晋的边缘人士。东晋玩北伐的,最终都走向篡位,哪来的阳刚?篡位又如何?被篡位只能说明能力太垃圾,篡位者一般都是能力强大的人,北伐这种事,难道你还准备交给一个内心和能力的矮子?竹林七贤并称时期,还称不上汉人政权风雨飘摇吧。我个人觉得,光武不必高祖差,也不知道为什么石勒觉得高祖更牛,看因果啊。
从起家看,高祖比光武的起点低。从帝国制度看,高祖的帝国是皇权与自耕农结盟,这样的帝国基本都是强大的帝国。光武的帝国是皇权与豪强的联盟,是皇权领导下的贵族共和,最后走向门阀世家制度,东汉比西汉要弱很多。那个时候就有很多人上书说外族太多日后必成大患,然而司马皇帝根本不听。
这个马援讲过,因为高祖无可无不可,而光武做事太认真。大家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从汉武帝到晋立国期间,或战争或瘟疫导致的人口极速下降,甚至有人说过,魏的人口不过相当于汉盛时一个大郡,而三国后期,蜀和吴加起来不过一百万户。
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与北方游牧民族相比实力大幅缩水。石勒北面而事的刘邦,被围在白登的时候用的可不是什么阳刚进取的手段。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很少出现门阀两个字。因为门阀系统名门望族将门虎子。一直存在。包括现在。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呢。
关键是司马家会玩,幸好的是没成主流,我大唐不服,天可汗不是白叫的。这是正常的啊,暂时打不过,退回来练功夫,再去打赢。这与阳刚无关。所谓的陈平之计,只怕是史官的曲笔,很难想象草原霸主能因为那样奇葩的理由撤兵。
明朝尚可,唐就算了吧。可汗在草原上,是军事联盟的盟主。汉皇从来没有单于或者可汗之类的称号,反过来,南匈奴受匈奴中郎将的管辖吗,南匈奴单于最多与中郎将并列。唐实际上被严重的高估了,当皇帝,居然称可汗,哪怕是天可汗,也意味着草原盟主与皇帝并列,这是中原皇权对草原力量的屈从。自此以后北方草原的政权如契丹、蒙古、满清等,从来是以草原盟主的身份兼任中原皇帝。
李唐本来就是脱胎于关陇集团的汉胡混血儿,对游牧民族称可汗本无不可。唐代对北疆和西域的控制力超过了汉朝,更不用说自永乐后不思进取的明朝了。认可可汗,就不要说什么阳刚进取了。另外,所谓唐对北疆和西域的控制力,仅仅在安史之乱前,前后大约100年,后面很快失控。
失控也不要紧,比如汉,灭亡之后分三国还在扩张;但唐对北疆和西域失控之后被游牧政权控制,这就垃圾了;一直到500年之后的明,才由中原政权部分收复。那曹操横槊赋诗,司马旬月平叛也是极豪迈的,怎么能因石勒的一家之言而断定呢?我这里说的是朝廷啊,没有说个人。
作为个人来说,曹操是个悲剧,如果汉室尚存,曹操是卫青、班超一流的大将。但是东汉世家门阀崛起之后,曹操只能篡位,实际上曹操不愿意走这条路,看看曹操遇到多少阴谋和背叛吧。司马开创了汉末到唐的门阀争斗史,即门阀篡位登基,因为得位不正,随后遇到各种内斗外斗。
最重阶级斗争和批判。可中国历史上也只有一个汉武而已。大隋是圣可汗。秒杀被突厥扶植起来的李唐。唐玄宗的时候西域就丢了,还谈什么控制力?哭的就是穷途。谁造成东晋南北朝的局面的?不是谁造成的,一个人甚至少数人很难改变历史,而古人都不傻,换成你恐怕除非有金手指,否则很难比他们做得更好。
当时的有识之士都预感到天下又要大乱了。这倒不完全是这样。刘裕篡位说明中央不稳固,中央不稳固要么内战怎么分裂,晋朝光解决情绪问题,不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干不出大事的啊。他是忠于曹魏,和司马氏不一心,但是名声大,不出来做官就会像嵇康一样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