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回望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是辛亥革命之后,唯一在紫禁城中生活过的外国人,也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拥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紫禁城的黄昏》记述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黄昏时期——从中华民国成立 到溥仪出宫期间——的历史。1934年,本书在伦敦一出版,即轰动欧洲,之后不久,中文版与日文版也相继问世,给庄士敦带来巨大声誉。1987年,贝尔托鲁奇拍摄《末代皇帝》即以本书为底本。
庄士敦在本书英文版扉页上写道:“谨以此书呈献给溥仪皇帝陛下,以志纪念十五年之前建立与紫禁城的友好友谊,并谨以此书对陛下本人以及生活在长城内外的他的人民,致以衷心的祝福。历经这个黄昏和漫漫长夜之后,正在迎来一个崭新而更加美好的黎明。”
在《紫禁城的黄昏》中,庄士敦把自己在华的经历放在近代中国的大背景中,从一个谙熟中国文化,继而又身为帝师的外国人的特殊视角,对他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大小事件,写下了真实的记录,字里行间浸透着他的审视和思考。
作者对于慈禧的描述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慈禧被庄士敦描写为一个无知的老妇人。庄士敦认为,她不可能对整个朝廷所犯下的一切错误负责,在她死后,也不应该承担一切罪名。作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她没有能力摆脱祖先留下来的腐朽传统的束缚,改变传统并不是她一己之力所能办到的。
她反对“戊戌变法”,并不是因为她不希望中国富强,仅仅是因为她与光绪是站在对立的两面。光绪的变法,固然是为了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同时也是为了掌握实权,改变受制于慈禧的状况。
而这不但会威胁到慈禧的地位,甚至会危及她的生命。光绪请求袁世凯做的,不就是杀掉荣禄,软禁慈禧么?可以毫不夸张地预测,如果光绪成功,那么慈禧的日子,恐怕不会比日后光绪所经历的好到哪里去。
庄士敦崇拜光绪,认为他是伟大的皇帝;同时他也喜欢康有为;庄士敦对孙文的评价不高,认为他的理论“漏洞百出”;庄士敦一再强调,当时的中国人并不向往共和,起码90%的人不知道共和是什么意思,共和只是一些政客抢夺利益的筹码。
在庄士敦的笔下,溥仪也脱去了神秘的面纱。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十几岁的少年,有着当时普通的中国少年所拥有的优点,比如在诗画方面的一些才能,对于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时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
庄士敦曾使溥仪接近了不少新事物,戴眼镜、装电话、开汽车、打网球等。溥仪性格中有着致命的弱点——浮躁,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他也想复辟祖先的基业,但这个愿望并不像康有为、张勋等人那么强烈。他可以容忍民国政府一次次违背对清室许诺的“优待条件”,一再地拖欠费用,但当他看到自己祖先的陵寝——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坟墓被人炸开,尸骨被剁成碎片扔得遍地都是,而曾经允诺对皇室陵寝永远奉祀及妥善保护的民国政府,对此却无只言片语的解释或安慰时,却无法忍受——他做出到满洲充任“傀儡”的决定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在《紫禁城的黄昏》中,庄士敦不仅详尽描述了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众生相,也记录了诸多鲜为人知的轶闻与宫廷生活内幕,是了解晚清历史无法绕过的第一手资料。
《紫禁城的黄昏》,[英]庄士敦著,陈时伟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