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作品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代表作品
贝聿铭是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筑奖。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 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这是我对建筑的看法,我期望人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我的作品。"
美国肯尼迪图书馆
"一曲灯光和大理石、色彩和玻璃、绘画和雕塑的建筑交响乐",成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这座于图书馆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是现代艺术当之无愧的标志性作品。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被赞誉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
日本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
日本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在山林间开辟出一条道路,然后在两座山的山谷之间兴建一座吊桥和隧道,将美术馆建筑物"种植"其中。由于精心的规划、精心的施工,营造出的景致,竟使美秀美术馆蕴涵着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按照贝聿铭的最初构想:"我就是要建造一个不同于设在市区的美术馆,使其成为被自然所环抱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也就是要创造一个地上的天堂!"
香港中银大厦
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楼高70层的中银大厦以一种挺拔俊逸的态势直指蓝天,成为当今香港的象征。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整个建筑群雄踞科罗拉多州山顶,似乎就是科罗拉多山顶生长的一堆坚硬厚重的巨大岩石,建筑的岩石色与山崖融为一体,实用简约,却又大气时尚,色彩、质感与辽阔的大山背景浑然一体,实现了赖特对建筑的最高赞誉"我们从不建造一座位于山上的建筑,而是属于那山的"。
德国历史博物馆
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贝聿铭设计的楼梯塔是有些好奇,但是它应该是这样的:"它应该引诱人们在这个大楼里走动,充满好奇与享受。" 事实正是如此,每走一步就展开了明亮大厅的新景色,向外看,展现的又是柏林市中心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