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郭庚茂深入周口市调研指导工作
内容摘要:郭庚茂强调,当前正值麦收时节,要扎实做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要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确保粮食安全。要坚持高产、高效、优质的原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确保品质、收益不降低。河南文化产业网6月6日消息:带着对周口人民的关心,带着对周口发展的关注,6月4日,河南省长郭庚茂深入周口市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职教中心,就产业集聚区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三夏生产等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加快产业集聚,提升企业内生竞争力,形成规模效益,有效抵御市场风险;要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让更多农民成为城镇化进程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受益者。
省政府秘书长郭洪昌、副秘书长徐衣显,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杨盛道,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孙新雷等省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市领导徐光、岳文海、吕彩霞、刘继标、史根治、游保峰、程新华陪同调研。
郭庚茂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扶沟县蔬菜育苗工厂、力神机械、宝昌鞋业、凤翔新村、行政服务中心、产业集聚区展厅,西华县富士康实训基地、大用肉鸡产业化项目、河南凯鸿鞋业、皮营乡北陶村。一路行来,我市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麦浪涌金的丰收景象、干部群众昂扬的精神状态让他倍感欣慰,他对我市良好的发展势头给予充分肯定。
郭庚茂一行首先来到扶沟县蔬菜育苗工厂,了解扶沟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该育苗工厂是扶沟县与河南农大合作的科技示范生产基地,是目前全省最大、最规范的育苗基地。该工厂由扶沟县提供场地,河南农大提供技术与种苗,年可培育优质种苗5000万株,推广名优新特品种3万亩,年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达到20个以上、新技术5项以上,年可带动农民增收572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培训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2000人次。郭庚茂对这一合作模式表示肯定。听说扶沟要着力打造河南的菜园子,郭庚茂称赞这个事情做得好。他指出,菜园子是保障民生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蔬菜种植大有可为。扶沟县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提升,把蔬菜种植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来做,形成品牌,带动蔬菜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出一批高规模、高技术、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基石,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民生改善的前提。进入二季度,国内外需求持续回落,全国各地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这一宏观经济环境下,周口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和项目建设怎么样,如何继续保持全省经济运行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带着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郭庚茂先后来到扶沟县产业集聚区和西华县产业集聚区,仔细了解入驻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询问企业有无困难需要政府帮助解决。
扶沟县产业集聚区通过近几年的集群发展,棉纺织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迅速壮大,今年2月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2009年6月4日,郭庚茂到扶沟县调研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对该县完善产业集聚区功能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3年后的6月4日,郭庚茂再次来到扶沟县产业集聚区进行调研。河南力神机械有限公司扩建“大功率拖拉机项目”于2011年7月正式建成投产,产能从原来的年产6000台增加到现在的年产30000台,成为新兴高新农机装备企业的代表。郭庚茂进车间、看工艺、问发展,对该企业注重研发、大胆创新的做法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开发更多的产品种类,增加主导产品市场份额,凸显成本和价格优势,不断拓宽市场,在国内同行业中异军突起。河南天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是我省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缸体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目前正在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强与国内知名汽车生产厂家的合作。郭庚茂希望企业进一步分析市场、产品、产业链等各个环节的优势和劣势,紧盯市场需求,加快新产品研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周口作为河南省制鞋产业出口基地,目前,以扶沟宝昌、西华凯鸿、商水强鸿、鹿邑祥龙、开发区集立等10多家台资企业为龙头的制鞋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西华、商水鞋业工业园为核心的“两园”,同时辐射带动其他9个产业集聚区发展。在扶沟宝昌鞋业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来自周边村庄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郭庚茂与大李庄乡七里河村的高雪莲聊了起来。得知她每天早上来厂里上班,晚上不耽误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而且每月收入3000多元时,郭庚茂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郭庚茂向宝昌鞋业公司负责人详细了解企业生产、销售、运输、用工等情况,感谢他们使许多农民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并恳切地询问企业负责人还需要政府做些什么。企业负责人告诉郭庚茂:“在这里办厂,我们打心眼里满意。不管是周口市政府、扶沟县政府,还是周口海关及其他相关部门,对工厂发展都很支持,很多事情都替我们考虑到了,请放心,没有事情需要省长帮助解决。”
富士康西华实训基地项目是省政府与富士康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富士康西华实训基地一期项目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12月中旬投产运营,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短短58天时间,现有供员工实习生产的塑艺成型机20台、CNC车床200台。项目二期工程的CNC设备和成型注塑机也将于近期安装。该基地通过产能升级,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安置员工3万多人。在一张张展板前,郭庚茂一边认真听取情况介绍,一边神情专注地察看产业园区的功能分布,并不时插话询问生产建设情况、招工培训情况及员工的生活安置情况。听到企业对该项目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工校一体,实现企业、学校、政府互惠、互利、互赢这一崭新发展模式赞不绝口,郭庚茂十分欣慰。他指出,富士康实训基地项目对于加快推进周口由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资源强市转化,加快承接产业战略转移,促进农民增收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他希望富士康实训基地继续探索这一发展模式,不断加以完善。他同时表示将继续关心支持这一项目的发展。
西华大用肉鸡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3亿元。郭庚茂走入孵化场,察看了肉鸡鸡苗孵化、防疫、筛选等工序,并向企业负责人询问产品的销售形势,勉励企业负责同志:“肉鸡产业大有可为,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为当地经济建设、为广大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企业还有什么困难?还需要政府做些什么?”每到一处,郭庚茂都十分关切地询问企业负责人。他要求,省、市、县三级政府都要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提供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在扶沟县行政服务中心,郭庚茂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其工作范畴,叮嘱他们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运行机制,致力提速增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良好服务。
郭庚茂一行还来到扶沟县职业教育中心,了解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训模式。郭庚茂指出,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职业教育,即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校课程设计与企业结合,企业提供设备和专业课程的教师;学校提供场地、环境和基础理论知识。职业教育只有实行校企合作,才能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技能培训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达到职业教育应有的效果。郭庚茂希望扶沟县职教中心要努力探索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达到学校、学生、企业多方受益,形成办学有活力、学生有能力、企业有效益的良好局面。
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突破口。郭庚茂一行来到扶沟县大李庄乡凤翔新村调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凤翔新村由该县产业集聚区周边的9个自然村规划合并而成,社区规划容纳1869户,8000口人。新村一期工程将安置农户269户,年底前可全部入住。郭庚茂仔细询问了新村规划、资金、土地等问题,并走进村民刘全德家中进行参观,与其亲切交谈,了解群众愿景。“家中有几口人,新村采取什么方式建设,用了多少钱,群众是否满意,失去土地后都干什么工作等等。”郭庚茂问得非常详细。“我家有四口人,两个孩子,一个在清华大学上研究生,一个上中学。我家的房子是190平方米的户型,共花了15万元。采取的是自筹自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县里补助10吨水泥,提供3万元的贴息贷款。新村里规划的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学校、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大家的居住环境变好了,十里八村的群众都羡慕我们村。目前,村里群众建设新村的积极性非常高,天天问村干部二期工程什么时候开工。我家离县城比较近,在县城开了一个影楼,日子过得还不错。”提起在新村的生活,刘全德非常自豪。
听到新型农村社区实实在在给群众带来的好处,郭庚茂非常高兴。他指出,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有序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满足了广大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的迫切要求,还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快城镇化进程,非常必要。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做不做,而是要研究如何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好、发展好,努力把好事做好。把好事做好的标准就是: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
郭庚茂强调,要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稳妥地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保证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农民进城、真正转化为城市居民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农民进城落户。要特别注意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让广大农民成为城镇化进程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使广大农民共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成果。
看到郭庚茂省长这么和气,刘全德鼓起勇气:“郭省长,我有个请求,能不能跟您合个影?”
“可以啊。就以新家为背景吧!”郭庚茂拉住刘全德的手,又招呼刘全德的爱人,“一起来!”
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周口农民留下了一张与省长的珍贵合影。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新型“三化”协调发展之路。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解决好近亿人口吃饭问题,同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是我们必须担负的责任。因此,周口作为粮食核心区,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保粮与发展的关系,也是郭庚茂此次调研的一个重点。
在调研过程中,市委书记徐光向郭庚茂汇报说,在统筹“三化”协调发展中,周口提出要巩固提升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大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服务体系“两区一体系”建设力度,把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作为推进“两区一体系”建设的具体抓手,坚持保粮与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并重、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农业增效并重、改善基础条件与创新生产方式并重,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今年全市麦播面积1088.6万亩,比2011年增加1.6万亩。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以赴备战麦收,据农业部门初步测产调查,今年,小麦平均单产将达到1021.2斤,总产将达到111.2亿斤。
一路行来,麦浪滚滚,丰收在望。放眼望去,一台台小麦联合收割机驰骋于金黄的麦浪间。郭庚茂快步走进西华县皮营乡北陶行政村的麦田里,掐下一个麦穗放在手里,看着饱满的麦粒,他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村民雷海燕正开着自家的收割机收割小麦。郭庚茂走上前去和他亲切攀谈,询问农机补贴、收麦价格等情况,当得知他买的这台收割机去年已经收回成本,一年能赚七八万元钱时,郭庚茂拍拍他的肩膀说:“不错,好好干。”
郭庚茂强调,当前正值麦收时节,要扎实做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要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确保粮食安全。要坚持高产、高效、优质的原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确保品质、收益不降低。
郭庚茂句句如凿,是鞭策,是期许。每一句话都带着对周口的深切关注和殷切期望,无不切中周口实际,让人感怀,更令人思索,为周口持续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注入了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