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如何攻入北京的?
明末京营废弛,在顺军面前的障碍只有边兵而已。顺军先横扫了北京西侧的宣府、大同两镇,又收降了蓟镇兵,然后趁着明朝调兵迟缓的时机,在仅存的辽西明军入援之前迅速攻破了北京。从崇祯十七年顺军东征说起吧。以下日期为旧历,但为醒目起见,均用阿拉伯数字…显示全部
明末京营废弛,在顺军面前的障碍只有边兵而已。顺军先横扫了北京西侧的宣府、大同两镇,又收降了蓟镇兵,然后趁着明朝调兵迟缓的时机,在仅存的辽西明军入援之前迅速攻破了北京。
从崇祯十七年顺军东征说起吧。以下日期为旧历,但为醒目起见,均用阿拉伯数字。
崇祯十七年1月1日,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随即分兵两路发动了东征。事后看来,顺军的主力行军路线是从晋西南向北攻取大同镇,而后东上攻取宣府镇,最后经居庸关东下,攻取北京。而由刘芳亮率领的偏师则沿着黄河北岸进军,由晋南豫北进入北直隶南部,北上攻取大名、河间、保定诸府,断绝明廷的南逃之路。
1月8日,顺帝李自成率领权将军刘宗敏、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等将相出发,东渡黄河进入晋西南,23日到达平阳府,知府张璘然献城。2月6日抵达太原府,山西巡抚蔡懋德据城防守,8日,巡抚标营将领张雄献门,城破,蔡懋德自杀。顺军在太原休整到16日,继续北上进取大同,途中在平武县稍遇抵抗,21、22两日攻克平武,总兵周遇吉被处死。
1月初,毅宗已感到形势危急,1月19日提出调宁远的辽东总兵吴三桂部入关,但明廷忙于讨论是否放弃宁远、辽东善后办法等事务,迟迟没有发布调令。此时明廷并未判明顺军主力的趋向,认为顺军不会直捣宣、大边镇,而是要从山西东进冀南,到时仍可调宣、大之兵入援。只派了山西籍阁臣李建泰“代帝亲征”,从京营、厂卫、勇士营等处抽调了约3000兵力随行,前往山西督师。李建泰于1月26日出发,走到邯郸听说顺军刘芳亮部正在东来,遂回头逃入保定(北京城破后,他也投降刘芳亮)。期间他原来聘请的军前赞画(参谋官)山西文人傅山傅青主从太原赶来,请他援救太原,李建泰置之不理,倒是上书请毅宗南迁,但朝议久而不决。
3月1日,顺军抵达大同,总兵姜瓖献城,大同巡抚卫景瑗自杀。之后顺军进取阳和,宣大总督王继谟逃走,兵备道于重华出城迎降。6日,顺军抵达宣府城,宣府总兵王承胤(此人曾随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入援京师)早已投降,当即开城。宣府巡抚朱之冯自杀。宣、大两镇的迅速陷落,是出乎明廷预料的。不仅失去了两支重要的边军部队,还把北京的西北侧暴露了出来。
同一天,明廷才正式调蓟镇总兵唐通、辽东总兵吴三桂、山东总兵刘泽清等周边各路兵马入援。关外的4万明军在吴三桂和辽东巡抚黎玉田等人的率领下,与8、9万家属、民众一起撤离,于3月13日入关。吴三桂等人忙于安置民众,没有参加北京的战斗。刘泽清称自己落马伤腿,明廷只好赐银慰问,刘泽清见势不妙,劫掠了驻地临清后南逃到淮安。只有唐通率8000蓟镇(总兵驻地在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兵入援,先是按惯例屯扎在北京城下,之后自行前往居庸关驻防。
3月15日,顺军抵达居庸关,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投降,顺军遂攻入顺天府畿辅之地。16日,顺军攻克昌平,焚烧部分明陵享殿,总兵李守鑅自杀。当晚,顺军的侦察骑兵出现在北京城北的元大都土城墙附近。李自成坐镇沙河的巩华城(嘉靖朝建立的谒陵途中的行宫),由刘宗敏担任前线指挥。顺军的兵力不明,若从后来东征吴三桂时的兵力来看,李自成亲率5-6万,另有1万人留守北京,再加上先遣的白广恩、唐通的部队,则顺军兵临北京时不会超过10万。顺军系从“流寇”整编而来,据说军中每“精兵”一人,配有司牧、司柴、司器械等辅助兵二十多人,其战斗力并不如清军,但毕竟都是经过作战锻炼的队伍,远在明军之上。且连战连胜,士气较高。
明方的守城统帅是世袭勋臣总督京营戎政、襄城伯李国桢。毅宗又任命监督京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为九门提督,与李国桢共事。明军战力中,京营兵额虽然有十余万,但早已废弛,本来从各地卫所定期征调的班军,多已折成了银两或改为差往边镇驻守、修筑工事。驻京的亲军、京卫的军士,则或属老弱病残,或是请人代为点名,或被勋戚之家占去作劳役。自明末兵兴以来,京营从无战绩可言。按御史王章的说法,崇祯十七年京营账面有11万兵,但一半是死人,剩下的并无战斗力。
北京城内其它可动员的兵力还包括腾骧四卫营、勇士营、内操宦官、侍卫上直军、皇城守卫军、京城巡捕营等等。其中腾骧四卫营、勇士营这两支皇帝亲军,倒是曾在周遇吉、黄得功等将领率领下出外镇压民变立功,但久战损耗,此时已不闻有何表现。由于守城兵力不足,毅宗将宫中参加“内操”的宦官兵也派到了内城上。据说李国桢发京营兵5万在城外驻扎,而城上的守兵还有5万,一共也有10万之数,但其中实情如何,又无法确知了。
此外,之前历次蒙古军、清军入寇,明廷都会召集勤王兵防守。但此时北京城下没有任何的勤王兵力。3月29日北京陷落的消息传到淮安,很快传到南京。而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于4月7日才北渡长江、准备勤王。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毅宗已经自杀。
按惯例,北京城外应屯驻兵马,与来犯之敌在城下交战。17日,顺军开始攻城,城外的三大营兵一触即溃。顺军缴获了京营的火炮等装备,直接用于攻城。明军则只能株守城墙。城中后勤供应不足,守城兵每天只能吃到一顿饭。
此时,毅宗还希望做最后招降李自成的努力,与之前投降顺军的太监杜勋展开谈判。谈判未有结果,18日夜,顺军首先攻占了外城西面的广安门,进入外城。毅宗闻讯后丧失信心,将皇后周氏逼死、砍杀袁妃、公主后,与王承恩携手消失在宫廷众人视野中。后两人被发现自杀于煤山。甲申史籍中有说毅宗与王承恩曾在城中微服奔走、企图出城的,又说五更时他曾敲钟召集百官,无人应答,均不可信。前者缺乏可靠见证,后者不符合事实,19日早仍有明朝官员在准备上朝,并未全部逃散。
19日上午,顺军攻破内城各门,城内民众焚香迎接,贴出“顺民”字样表示归顺。经过两天的战斗,北京宣告陷落。这是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后的第一次。李国桢被擒获,后被拷掠追赃而死。
就在顺军初入北京之时,沈阳的清廷也已决定出兵攻明。4月初清廷得到北京陷落的情报后,加紧动员全部兵力,4月9日由摄政王多尔衮领兵从沈阳出征,准备取道蓟州、密云破口而入。倘若顺军没有迅速攻陷北京,大概北京也会直接落入清军之手。
这一战中,顺军由皇帝亲征,大将刘宗敏指挥作战,士气高昂,一路上只遇到了轻微的抵抗。而明方则行动迟缓,坐等顺军逐一击破各重镇,京师保卫战仍由不懂军事的勋臣、宦官担任统帅。毅宗虽然关心战局,却足不出宫中,未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对比是宋钦宗的开封四城巡回秀,虽然,也没啥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少明朝武将如姜瓖、王承胤、刘泽清、唐通等人已纷纷抛弃了明廷,以图自保。这也是继杨嗣昌与左良玉矛盾、孙传庭杀贺人龙之后,明末武将军阀化动向的进一步体现。等到了弘光朝,基本上就是军阀们实际决定着朝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