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图片 图片故事:孙志刚身后八年

2017-05-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父亲看着这些孙志刚自画像,感觉一切都很熟悉.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轰然驶过,第二个十年我们渐入腹地.过去一年,太多的事件,奔袭而来,又喧声潮落.常有人批评,我们的民众缺乏记性.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媒体人往往还没来得及调查清楚上一场事故,便匆匆赶往了下一场灾难的路上.还不及停止悲伤,下一个坏消息又砸窗闯入. 当再一次年终降临时,我们试图在失忆之海中打捞几座倾沉的岛屿,唤醒记忆中的新闻当事人.而新世纪以来,影响中国人记忆的事件,我们第一个想到了孙志刚,想到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孙志刚,湖北黄冈

父亲看着这些孙志刚自画像,感觉一切都很熟悉。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轰然驶过,第二个十年我们渐入腹地。过去一年,太多的事件,奔袭而来,又喧声潮落。常有人批评,我们的民众缺乏记性。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媒体人往往还没来得及调查清楚上一场事故,便匆匆赶往了下一场灾难的路上。

还不及停止悲伤,下一个坏消息又砸窗闯入。 当再一次年终降临时,我们试图在失忆之海中打捞几座倾沉的岛屿,唤醒记忆中的新闻当事人。而新世纪以来,影响中国人记忆的事件,我们第一个想到了孙志刚,想到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

孙志刚,湖北黄冈人。2003年3月17日晚上,在广州前往网吧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扭送收容,3日后因遭毒打致死,年仅27岁。此事经报道后,举国震动。

同年8月,1982年实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 2011年年底,我们赶赴湖北黄冈,找到孙志刚的父亲孙禄松。62岁的孙禄松站在老宅面前,低垂不语。如今孙家老宅已荒废,屋前杂草疯长,满目是过人高的蒿草。

“意绵绵父母恩浓,情依依思乡情深”、“山山水水形影随,风风雨雨朝相伴”,8年前所书的对联依旧红纸黑字贴在裸露的红砖墙上。 推开进门左手边的小屋,书桌、衣柜、木床依原样摆放。

油画则堆放在角落。画纸被老鼠、书虫啃噬,抖落之下,纸屑和老鼠屎散落一地。 油画由报纸包裹,纸上标题是《南警方突袭米洛舍维奇寓所》。这长江边冲积平原上的三间瓦房,和它的主人孙禄松,时间停止在了2003年。

2003年大年初六,孙禄松和大儿子孙志刚同睡在一张床上,度过了父子的最后一晚。第二天一早,孙志刚背着两个大包顺着小路走远了。临走前,他搂着爸爸,说“一切都会好起来”。 2003年3月14日,孙志刚在广州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说他已通过试用期,等一发工资就给家里寄钱。

孙志刚老宅位于离黄州城区20多公里的陶店乡幸福村,何家冲湾55号。幸福村紧邻着汇入长江的大巴河,村名得于在1958年修建的幸福水库。

孙志刚是何家冲湾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为此孙禄松宴客九桌,请来电影队,纵情欢庆。 孙志刚聪颖早慧,幼年就展现了他的艺术天赋,缠着父亲孙禄松教他画画。画鸭子、兔子等小动物,落笔即活,生动可人。

1992年,他模仿乡村画师画了一幅《福寿图》,上面歪歪扭扭地记着“壬申年志刚学画”,作为中堂画至今还挂在老宅客厅。 随后孙志刚开始了绘画的专业训练,他进入陶店中学的美术班。高三毕业后,他成了武汉科技学院(现已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新生。

毕业后,孙志刚先是去了深圳,后辗转到了广州。 孙禄松没有收到儿子寄回的工资。相反,几天后,他收到了孙志刚被打死的消息。赶赴广州的老汉,选择了坚强以对。

他不敢将真相告诉仍在住庙吃斋的老伴,只跟她说“志刚得非典,病了,我要过去照顾他”。 在广州的81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绝望中度过。并没有人理会这个来自湖北的农民,找政府,对方回复说是合法收容;找媒体,媒体说没有证据。

他选择了将儿子的尸体进行尸检,在等待两个月后,尸检报告在下午3点出来,4点给到南方都市报记者。 尸检报告确证了孙志刚遭残暴打死的事实。报道一出,举国震动。随后责任人追究,善后赔偿都顺利进行。

市领导找他谈判,说按照法律规定,最多只能赔偿40万。 孙禄松定定地看着他,说“要按法律规定,我的儿子就不会死了”。最终多获赔10万。 孙禄松拿着这钱给村里修路,给五保户安装有线电视,最重要的是,给儿子孙志刚修墓园。

2003年6月14日,孙禄松从广州返回,休息三天就开始修墓地,修建长达半年、耗资12万有余。当年手植的桂花树已亭亭如盖,他把墓前的桥取名为“救助桥”,原定要建的“改制亭”目前还没完工。

2004年年底,孙禄松花了32万元买下一栋位于黄冈市区东坡大道22号的三层小楼,由二儿子孙志国开起了“孙氏酒家”。 酒家就设在当地有名的“好吃街”上,做的是夜市生意。临傍晚开始开张,迎来送往到凌晨2点。

二儿子孙志国是国家一级厨师,很多客人都是冲着他的手艺来的。冬天江风寒冷,客人点上吊锅,围在炭火前,热闹开吃。 这条街上,孙氏酒家生意最好。店里现在有两个小工和一个徒弟,儿媳陈小红点菜结账,还是忙不过来,孙禄松不时上前端茶添水。

两个煤气灶在摆放店面口的街上,红色的遮阳棚搭起临时厨房。“我们厨房是透明的,这样客人吃着也放心。” 孙志刚母亲因长年吃素,不和家人一起吃饭。此前也深受刺激,不爱接触外人,大多时间都在店面的地下室的小屋里看电视,带3岁的孙子孙其兴。

这两年,孙家生活也趋于平静,而在之前常常有外地的人赶来,有的是祭奠孙志刚,有的则是拿着厚厚的材料,要求孙禄松帮忙。 孙禄松说,我只能告诉他们“把材料收集好,保存证据,跟媒体实话实说”。

有人建议他取名为“孙志刚酒家”,孙禄松断然拒绝了。他说自己儿子因推动法治而死,不能拿来赚钱。起初他有意办一个“孙志刚基金会”,后因困难重重未果。

2006年,湖南农民作家雷谏声写一本关于收容遣送制度的书,书中将孙志刚称之为“民间烈士”,孙父便将他签名售书的广告挂在了店墙上。 8年过去,悲痛却未能远离。他看到那些关于大学生生活的节目,都会关掉电视。

否则就会想自己的儿子也该结婚,该有自己的事业了。他唯一的安慰是,知道外面打工者有自由,晚上敢上街了,我想志刚也没白死。 孙禄松想找人来写孙志刚,写成一本书,告诉大家“志刚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