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白毛女凌桂明 50年间“白毛女”跳1700场 上芭经典舞剧再度献演大剧院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东方网4月30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自1964年第五届"上海之春"艺术节首演小型版后,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已整整50年.昨晚,前身为

东方网4月30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自1964年第五届“上海之春”艺术节首演小型版后,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已整整50年。昨晚,前身为《白毛女》剧组的上海芭蕾舞团,再度将这部代表作搬上了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一连两场演出,票房几近售罄,观众对《白毛女》的热情,始终未减。

现场,当“北风吹”、“红头绳”等经典场景出现时,更是唤起了台下几代人的集体回忆。演出前一天,舞剧《白毛女》的主创成员—编导程代辉、林泱泱,老中青三代演员余庆云、凌桂明、茅慧芳、王国俊、汪齐风、辛丽丽、吴虎生、范晓枫等,聚首上海芭蕾舞团,共叙往事。

头一个甩掉“洋拐杖”

对舞剧《白毛女》,现任上海芭蕾舞团团长的辛丽丽特别有感情,这是上芭的“看家戏”、“镇团之宝”,而她本人也是舞台上第二代“白毛女”的演绎者。据上芭方面的统计,《白毛女》诞生至今,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演出场次,光是有记载的,已1700场,“之前上芭在香港演出,观众看了以后很激动,原来以前的生活那么苦,回头才知道现在的甜,因为有时代的对比。”第一代“大春”饰演者凌桂明觉得,至今,《白毛女》还是有教育意义的。

年逾八旬,特地从北京赶来上海参加聚会的编导程代辉说,这部作品让中国芭蕾第一次甩掉了“洋拐杖”,问世之初,就走了自己的路,上世纪60年代,国内的舞蹈教学基本参照苏联芭蕾学校的模式,芭蕾艺术源自西方,将之走上民族化的道路,这是第一次尝试,“那时我30岁出头,没学过编导,只是舞蹈学校的教员,接到创作《白毛女》的任务,一方面兴奋,一方面又很忐忑,怕完成不了。

”1964年,《白毛女》在第五届“上海之春”首度亮相,就受到广泛好评。

编导之一的林泱泱表示,《白毛女》的成功,给中国舞剧创作提供了一条思路,同名歌剧为舞剧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舞剧创作不是空中楼阁,熟悉的音乐能带动群众,同时,《白毛女》又吸取了很多民间的素材,比如参军舞,借鉴了民族舞的步伐,很鼓动人心,很富朝气,如果脱离了民间的底子,观众是不容易感受到你的激动和情感的,这是《白毛女》的启示。”

年轻舞者该学点民族舞

座谈会上,老一辈“喜儿”余庆云回忆,当年,为了体验白毛女的艰辛,演员们特地去了四川,拜访白毛女的原型罗昌秀,甚至与她生活了一段时间,同时,考虑到舞剧中的中国元素,演员们还专门接受了戏曲、体操方面的培训。

看完上芭年轻演员排练的程代辉表示,从技巧上看,青年一代超越了过去,但是,对于一些情感细节的表现,还有待提高,“表演"红缨枪"段落时,要有刚劲,一转头,觉得还是缺少一点力度。年轻演员们在表演上怎么样才能更深一步?我觉得,学点民族民间舞还是必要的。青年演员们习惯了古典芭蕾的优雅程式,上身动作还有一些僵硬,对于那些民族元素极强的就拿捏得不够到位。”

[链接]

60后粉丝等来三代白毛女

晨报记者李元珺报道 4月28日,《新闻晨报》A19版刊登《“白毛女,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偶像》一文,报道了上海市民吴琦民30年收集几百份《白毛女》照片、画册、连环画等周边产品的故事。昨日,上海芭蕾舞团通过本报邀请吴琦民走进剧院,再次重温红色经典。当晚,还有石钟琴、辛丽丽、范晓枫等老中青三代白毛女以及两位编导现场签售纪念画册,吴琦民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又多了一份珍贵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