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包容的力量 包容的力量(宋志平的企业心路第3版)

2017-1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企业里不比别处,我常和一些年轻企业干部讲,下属辛苦了一年,总不能连句表扬的话都没有.我反对企业干部官僚化,反对动辄训人,要求企业干部之间多交流,也要和职工打成一片.回想这些年对我的称谓,刚毕业时大家叫我"小宋",后来叫"宋厂长"."宋总",现在叫"宋董事长",但更多人依然叫我"宋总",我觉得挺亲切的.我对"宋总"的理解应该总是想着大家,总能在困难时帮助大家.我理解包容既是一种智慧,也是

在企业里不比别处,我常和一些年轻企业干部讲,下属辛苦了一年,总不能连句表扬的话都没有。我反对企业干部官僚化,反对动辄训人,要求企业干部之间多交流,也要和职工打成一片。回想这些年对我的称谓,刚毕业时大家叫我“小宋”,后来叫“宋厂长”、“宋总”,现在叫“宋董事长”,但更多人依然叫我“宋总”,我觉得挺亲切的。

我对“宋总”的理解应该总是想着大家,总能在困难时帮助大家。我理解包容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有容乃大! 我也有生气的时候,但大多为一个问题,即“能做好为什么不呢”,这也是我的部下十分清楚的,如果是能力问题,我并不...    显示全部信息

在企业里不比别处,我常和一些年轻企业干部讲,下属辛苦了一年,总不能连句表扬的话都没有。我反对企业干部官僚化,反对动辄训人,要求企业干部之间多交流,也要和职工打成一片。回想这些年对我的称谓,刚毕业时大家叫我“小宋”,后来叫“宋厂长”、“宋总”,现在叫“宋董事长”,但更多人依然叫我“宋总”,我觉得挺亲切的。

我对“宋总”的理解应该总是想着大家,总能在困难时帮助大家。我理解包容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有容乃大!

我也有生气的时候,但大多为一个问题,即“能做好为什么不呢”,这也是我的部下十分清楚的,如果是能力问题,我并不责怪大家,如果是责任心问题,我会生气,甚至比较严肃地批评部下。今天做企业环境十分复杂,要求部下每战必赢比较难,常常是有赢有输,但概率应是赢大过输,但也不能赢了就喜笑颜开,输了就骂部下,推诿责任。

做领导带队伍要赢得起,也要能比较淡定地面对困难、甚至失败,但所有失败不应该出在责任心和事业心上,不能出在干部心不在焉和不在状态上。

记者: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包容作为一种传统美德越来越被珍视和提倡,比如北京市还把它作为城市精神之一。 您认为包容在当下社会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呢? 宋志平:几年前,中国建材集团在湖南衡山开了一次董事会,会议期间,特别安排董事们到福严寺听大岳法师讲了一次禅。

大岳法师用六个字“知足、包容、感恩”概括对佛教的理解,他的哲理对我启发很大。

前几年,我也给干部们发了星云大师和刘长乐的对话集《包容的智慧》。“知足、包容、感恩”这六个字有着现实的意义。我国历经了较长的单一的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机制,那时社会差别不大。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国已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所有制也多元化了,各种差别也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我也常想,这些年我们社会发展了,企业发展了,人们生活条件空前提高了,但大家的幸福感似乎降低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客观上讲,有一些社会原因,但另一方面,是心态出了问题。市场经济带来效率和财富,但如果不加强精神层面的引导,社会和企业也会出问题。以前穷困时大家觉得富有了就是幸福,但如果心态不平衡,富有了苦恼会更多,所以我在企业里主张一定要多进行思想引导和文化教育,中国建材“敬畏、感恩、谦恭、得体”的行为规范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我要求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的干部一定要做到像个央企干部的样子,要谦恭得体,对社会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奉行利他主义。

今天有不少人富起来了,富人应该对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应该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和公益慈善事业。以前学习宏观经济时讲到公平的倒U型曲线,大意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公平度降低,但越过拐点后,差距会逐渐缩小,公平度随之增加,像今天日本的公平度比我们还高,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我内心希望社会各方都能有包容的心态,互相照顾,使我们国家和谐平安地越过倒U型曲线的拐点。

“忙的蜜蜂没有悲哀的时间" 记者:人们其实都希望身边有更多的包容,可是在现实社会上和企业中,却很难真正实现。人们担心“老实人吃亏”。这些年来,您自己怎样处理进退得失呢? 宋志平:“包容”,顾名思义,“包”是包罗的意思,“容”是容纳的意思,包容意味着兼容并蓄,但包容不仅是包容别人好的东西,也意味着接纳别人那些差的东西,不仅意味着获得,更可能意味着付出。

说到进退,让我想起自己年轻时挤公共汽车的情形,那时,星期天和爱人带孩子从西三旗进城往往要倒几次公共汽车,常常是爱人抱着孩子挤上了,我没能上得去,还得再等下一趟才能上车,她们在前边车站等我。

其实那时我不到30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但我挤车时常望而却步,不愿意和那些等车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去挤,每每回忆起来,爱人还笑我年轻时笨,挤不上公共汽车,我也总是笑笑。

其实做企业领导人得学会照顾员工,能够吃亏,二十年前我在北新 建材当厂长时,第一年组织上给了我27万元奖金,我觉得工作是大家做 的,就把这些钱设了个奖励基金给优秀的员工。

海淀高新技术开发区奖励我10万元,我也一次性给工厂托儿所买了书和玩具,那时这些钱可以在北京郊区买一栋像样的别墅。

后来北京市表彰有贡献的企业家,曾陆续用优惠价格方式奖励我两套大户型住房,一次我奖给了北新的常务副总,一次分奖了两名技术创新有功的干部,我个人引以为高兴的是直至今天,我的家人也从没有埋怨过我一句。

国有企业是从平均主义思想走过来的,工作也确是大家一同做的,只要大家有积极性,我才能心安理得。做领导不能一心只想自己,有利益就上,有责任就推,那样的领导得不到大家的拥护。 我信奉中庸,中庸之道的核心是“过犹不及”,讲做什么事都要适度,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将心比心。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对国企领导人提出种种责难,而企业内部干部员工也有不少不切实际的要求,国企领导人还常面临来自各方的检查,应该说压力是巨大的,也常会心生委屈。

以我这些年的体会和观察,我国绝大多数国企领导人是兢兢业业的,是甘于奉献的,我希望整个国家和社会也要理解和善待这些国有企业家,同时作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也要用平常心来面对各种压力,能受得了委屈。

这些年,我也遇到不少风浪,但无论什么情况,我都保持一个平常和乐观的心情,对未来始终是积极正面的,不去抱怨,更不懈怠,一直保持面向正前方的人生态度,我的人生座右铭是笛卡尔的一句名言——“忙的蜜蜂没有悲哀的时间”,我的这些作风也影响了中国建材年轻的一代。

“如果大家不知为何而作、不知如何相处, 只知干活吃饭,那注定会出问题" 记者:讲到包容和中庸,您对时下的“国学热”怎么看?大家都认为您是个儒商,您觉得传统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真的很有用处吗? 宋志平:对“国学热”我个人的看法是积极和正面的。

毛主席说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本着这样的一种学习态度来看待国学才客观。P9-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