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光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办好第一所以国学为底蕴的音乐学院
2015年11月,著名作曲家王黎光成为中国音乐学院新的“掌门人”。日前,王黎光在就音乐艺术教育、艺术人才培养及学院建设方面接受本报专访时提出中国音乐学院十二字办学理念:“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并将培育学子的人文素养提高为检阅办学成果的最高标准。
专访伊始,王黎光详细解释了这十二字的办学理念。承国学:国之典,人之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中华儿女的血脉和灵魂,是中国音乐学院信仰的天空和大地。扬国韵:形之雅,声之悦。彰显传统文化自然本真、含蓄悠远、生生不息的高雅气质,使中国音乐独秀世界之巅,绽放百姓人家。
育国器:天之器,地之品。塑造人文底蕴深厚、行为举止阳光、音乐艺术精湛的综合人才,养学子平凡而高尚、普通而卓越之大气。强国音:礼之国,乐之根。深植“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的办学基因,遵循建校宗旨。创艺术包容气氛,建文化警示机制,实现世界一流跨越式内涵发展。
学子不是仅掌握音乐技巧的工匠
不难发现,在王黎光提出的办学理念中,“国学”成为首当其冲的关键词。王黎光认为,通过国学教育,可以启迪学生的人文智慧、增长艺术认知能力,引导学子善于审美、追求创新的品质,最终达到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王黎光指出,当前音乐教育重专业技术轻文化积淀、重艺术共性轻学术个性、重世俗功利轻人文素养的倾向影响了中国艺术教育的质量,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国学经典之一的《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蕴含着强烈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大学的使命是引领社会向前发展,传承文化,服务人类。大学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它不但承载着传播文化和探究真理的社会使命,还包含着坚守精神高地、修养精神文明的历史责任。”
王黎光认为,没有哪所大学能百分之百地培育出大师,那么,没有成为大师的学子该是什么样?中国音乐学院要以国学经典来丰厚大学内涵并唤醒学子的文化自信,使学子们在纷繁变幻的社会发展中选择和坚守有意义的人生,在初始阶段的大学里迈出人格健全的第一步。
“绝不能把我们的学子培养成仅仅掌握音乐技巧的工匠,音乐艺术学习的终极目标一定是艺术与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经典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自立之基。国家文化遗产能够定义一个民族的文化共性,国学教育体系能够定位一所大学的内核精神。文化精神和内核精神是我们的创作和表演具有天然中华民族血脉的印记,因此而获得中华民族历史源头的认同感,使我们的艺术家拥有发自内心的人民品格和国家气质。”
音乐学子不看颜值看气质
谈到未来的音乐学子应该是什么样的,王黎光坦言:“不看颜值看气质。”随后他举例表述:一个很有“范儿”的艺人会引来无数人回头,但你一旦走近并稍许与他交流后便会大失所望,其结果就是文艺有余而文化不足所带来的人格教养的缺失。
究竟什么是气质?气质又怎样培养?王黎光认为,艺术教育必须要拓宽文化的视野,潜心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增进对各个时代、各个门类文明的包容,吸取众家艺术思想的精华,营造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化艺术场域,由此而让世界看到一代又一代相由心生的中国音乐学院阳光学子。站在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高度所获取的最宽阔的创新视野,以中华文化为核心,聚海纳百川之后而自珍自重的人格力量,赢得世界一流地位和尊重。
中国音乐学院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高度注重中国音乐艺术的传承,着力在“中国精神”引领下自觉锻造和凝练中国音乐学院的独特韵味,使中国音乐学院的所有学子都能因为心存音乐而净化人生,以此永远脱离低级趣味。
王黎光提出,未来中国音乐学院将以艺精多元、以艺通道的教学目标,构建传统和新兴相促进、专业与人文相融合、优势和特色相统一的课程体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的目标。以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敦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和跨学科的专业理论修养,注重发展创新思维,储备专业发展潜力。
同时王黎光希望可以通过文化强校的战略,改变艺术培养使创作者孤陷小众审美、表演者沉沦世俗门派、学者不识人间烟火的状态。提升精湛的音乐艺术表达能力和宽阔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子获得切身的文化体验,对音乐艺术深处的中华文化价值产生共鸣和归属感。
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
王黎光回忆,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如今,中国音乐学院在中国声乐等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今后,还要不断解决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的根本问题,明确树立“学科必须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学科必须能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的根本目标,努力实现一流的学者队伍、一流的学生质量、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学术声誉、一流的社会服务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