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拉克公式 保罗·狄拉克于1928年是在哪篇文章中提出的狄拉克方程式?
狄拉克(1902~1984)Dirac,Paul Adrien Maurice 英国物理学家。1902 年 8月8日生于布里斯托尔,卒于1984年10月20日。1918年入布里斯托尔大学学工程,后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物理,1926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0年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2年任曾由I.牛顿担任过的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1933年以对量子力学的贡献与E.薛定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狄拉克还是学生的时候,便创造了量子力学的一种形式,他的量子力学概括性强而逻辑简单。
1926年,与E.费米发现了用反对称波函数表示全同粒子系统的量子统计法(后称费米 -狄拉克分布)。1927年,首先提出了二次量子化理论,为建立量子场论找到了一个出发点。
1928年,将相对论引进量子力学,提出了电子的相对论性运动方程(狄拉克方程),以解释电子的性质,如电子的自旋为h/2,磁矩的存在。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1932年被安德森在宇宙线中发现。1933年,根据电子的电荷量子化,提出“可能存在磁单极子”的假设,今尚未在实验上得到最后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