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子女 中山医院樊嘉教授荣膺“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人民网上海12月17日电 (金菁 史颖弘)12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科技工作者表彰大会。与“当代神农”袁隆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等共十位优秀科技工作者一道,本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樊嘉教授因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丰硕的科研成就喜获第五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樊嘉长期致力于肝脏外科临床诊疗、基础研究及教学工作。他德艺双馨,医术高超。他创新肝癌治疗技术,在诸多禁区率先开展手术。他首创肝癌门静脉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提出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新策略。发表论文501篇,其中SCI论文137篇;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205篇,其中SCI论文71篇,他引1408次(最高单篇他引172次);近5年在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期刊发表肝癌研究相关论文38篇,排名肝癌研究领域国际第二位。
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9项国家及省部级奖。此外,他当选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等称号。
樊嘉心系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多年如一日,每周工作80个小时,个人年手术量600多台,主刀完成7000多例肝肿瘤外科及1100多例肝移植手术,位居国际前列。他完成了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上海首例成人-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上海第一、第二例成人-儿童活体肝移植等开创性手术。他廉洁从医,口碑极佳。
樊嘉专注业务,在国际上最早对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首创“肝癌切除、门静脉取栓、化疗泵植入 术后门静脉肝素冲洗、持续灌注化疗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等外科综合治疗技术,使部分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的1和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了25.
4%、10.2%,达到76.8%和26.8%。针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问题,他率先提出了移植术后肝癌转移复发的综合防治新策略,成果已通过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答辩。他首次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适应证——“上海复旦标准”,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他首次发现肝癌微环境局部免疫状态与术后转移复发密切相关。
他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提倡科研思维的培养。尽管医疗和行政工作繁忙,他仍不折不扣地参与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已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30名及硕士研究生6名,肝肿瘤外科已成为一支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梯队。
樊嘉还热心参与公益和科普工作。甘于奉献,积极参与社区和科技社团组织的义诊和科普讲座。他提倡科学治疗和防范,率先制订出对肝癌肝移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评估的新方法。主编了科普图书《实用肝移植300问》,为肝移植患者答疑解惑。
他提出,患者对术后治疗及随访的依从性直接关乎肝癌复发转移的防治,因此,对肝癌肝移植病人必须进行“术后科普”。他倡导并力行医患互动,掌握好疾病情况告知的分寸和节奏,照顾病人的心理承受度。
本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评选活动经层层选拔,根据公众投票结果和获奖者的广泛性及代表性原则,最后由中国科协常委会审议产生了本次十位中国科技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