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涓刘世锦 对刘世锦和江小涓论文的评论
中国家电业的迅速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在80年代,对家电业发展中出现的所谓"盲目建设、重复引进、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批评很多。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批评不仅来自政府计划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官员,而且来自一些在国内很有影响的经济学家。这种批评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批评者假设自己(包括计划官员和经济学家)知道什么是最优的生产规模,什么是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这些偏好和渴求;他们对市场选择机制缺乏信心,认为市场选择一定是盲目的。第二,批评者把效率看作是一个静态概念,忽略了市场竞争对效率的影响。第三,批评者忽略了经济发展中时间的价值。在他们看来,如果一个生产厂家能用100年的时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不应该建设两个生产厂家,尽管两个厂家可以在50年内使需求得到满足,否则就是浪费。他们认为,"引进"的目的在于"消化",因此,引进一条生产线慢慢消化就是了,没有必要重复引进。
刘世锦博士和江小涓博士关于中国电冰箱行业生产扩张与集中过程的实证研究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论文不仅描述了中国电冰箱行业由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发量过程,分析了形成这-过程的主要原因,而且讨论了涉及政府选择与市场选择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
这项研究表明,80年代对电冰箱行业(及其他家电行业)的所谓"盲目建设、重复引进、规模不经济"的批评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也说明,我们许多经济学家对市场机制的认识是很肤浅的。
第一,他们的研究证明,中国电冰箱行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主要是受市场机制的引导,政府的作用是次要的和辅助的。事实上,政府在80年代两次制定的有关电冰箱行业发展的规划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例如,如果按轻工部1980年的规划,到80年代中期,中国电冰箱行业供需缺口大约为50%。
市场选择的结果虽不一定是最优的,但比政府的规划更接近最优,从这一点来看,电冰箱行业没有按照政府的规划发展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第二,他们的研究证明,电冰箱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进、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不是计划者规划的结果。如作者指出的,电冰箱行业是我国目前少数对"复关"后进口产品有较强抵抗能力的行业之一。
"这种状况主要应归结于竞争。如果没有所谓的'重复建设',电冰箱的供给能力可能仅勉强能够满足需求,或者存在较大的供求缺口,可以肯定地讲,电冰箱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可能达到目前的水平。
"他们文中描述的80年代后期开始电冰箱行业的集中化过程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也许更值得引证的一个例子是"容声"冰箱,这个1994年全国产销量第一的品牌,其生产厂家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1988年才成立的。
按照当时的政策,该企业是不能出生的。第三,他们的研究特别强调了"时间"的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最终评价,不应看若干年之后其设备是否在继续使用还是闲置、淘汰,而要看其在较短的时期内是否能够收回全部投资并达到社会平均盈利水平。"如果没有如此大量的投资,消费者对电冰箱的需求就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消费的推迟也是福利损失。"
这篇论文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个正式的分析框架,或者说"假说"。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看,分析一个产业的扩张和集中可以从渴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政府的作用也可以放在这个框架里。从需求的角度看,影响一个产业扩张和集中的因素包括:需求弹性,收入水平和增长率,收入分配,消费者偏好的差异等因素,这些国家决定市场规模和需求层次。
从供给的角度看,主要因素包括:固定投资,边际成本,投入品价格,成本对研究与开发的弹性,市场的同一性等,这些因素决定供给增长的速度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
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产业的扩张和集中化过程,政府产业政策只能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起作用。如果我们将中国电冰箱行业的实例放在这样一个框架内,读者也许更得要领。
在我看来,1988年之前电冰箱行业的迅速扩张主要是需求因素的作用,而1988年之后的集中化过程可以说是供给方面的因素主导的。当然,这样的批评也许并不恰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作者能有一个正式的分析框架,他们的研究将会有更大的理论价值。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刘世锦博士和江小涓博士的这篇论文不仅值得经济学家一读,而且应该推荐给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一读。在中国,破除对政府计划的迷信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