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梅的老公 胡冬梅:“较量”的不再是服装本身
生意社9月17日讯 当前,中国服装产业进入战略转型期,在从服装加工向品牌建设“转身”的过程中,如何抵御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应对挑战,又如何探索适应市场需要的发展策略?
作为我市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高级西装制造领域一直处在第一集团。昨日在服博会现场,记者采访了企业副总经理胡冬梅。
“企业的最大压力来自汇率变化,捧在手上的糖拿回来就化了”
记者:目前服装行业竞争激烈,很多企业感到压力很大。从大杨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挑战有哪些?
胡冬梅:现阶段行业发展压力确实非常大。服装行业也是“二八原则”,即80%的利润是由不到20%的企业创造的。该行业产品品类特别多,其中除了男装中的西装、女装中的高级女装和婚纱等对工艺有较高要求外,很多产品没那么复杂的工艺和技术,本身附加值不高,所以绝大多数服装企业是中小企业、微利企业。
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而中国“人口红利期”已经基本终结,像现在的“90后”都不愿意从事服装加工。当然,这不仅是服装行业面临的困境,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已成为结构性矛盾。
目前大杨的出口比例还比较大。2005年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在升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欧元、日元也加入到这个行列。这相当于企业所有出口市场的货币都在贬值,捧在手上的糖拿回来就化了,半年前签约是一个价格,等到钱赚回来都缩水了,而缩的都是利润,有时候就成零了。
因此,大杨当前的最大压力,不是竞争力不行,不是产品不行,而是汇率变化。面对这种情况,短期应对是权益之计,长期应对则是减少出口份额,将企业更多的精力转向国内市场。
“技术水平是企业的优势,品牌战略是正确的选择”
记者:面对这种市场状况,大杨如何对自身进行定位,如何看待自身的竞争力?
胡冬梅:尽管企业面对很多压力,但是大杨的竞争力,就是技术质量水平在同行业中仍然保持领先。尤其是高级西装制造,需要有多年的积累,需要有优秀产业工人的技能。越高级的服装,手工的成分就越多,不是增加一些设备等硬件就行的,这个是大杨有信心的地方。实践证明,中高端服装产品是有市场的,一些利润低、毛利率少的业务,大杨就放弃了,而是选择中高端、别人做不了的,像意大利、日本最顶尖的服装产品加工。
大杨的另一个竞争力是品牌。过去大杨以服装代工为主,近10多年来走上了品牌道路。大杨最近几年实施的多品牌组合战略,被证明是适应市场需要和非常有效的,创世品牌的业绩保持了年均20%~30%的增长速度。大杨进入国内市场时间比较晚,属于后起之秀,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还处在起步和快速成长期。
“服装定制和电子商务,从本质上说不是零售业务,而是销售服务。”
记者:现在服装业内都在探讨转型,大杨除了坚持品牌战略以外,还进行了哪些尝试和探索?
胡冬梅:网络营销,是大杨在销售手段上开展的尝试。大杨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触网”,旗下YOUSOKU品牌从产品策划到网站建立,从网络营销到渠道拓展,都是企业自己完成的。这涉及到复杂的后台管理,因为在网上每卖掉一件产品,库存都要实时更新。
同时,量体系统也是大杨经过了上万次人体测试之后研发出来的,让消费者在网上输入身高、胸围、腰围等相应尺寸就可以买到合身的西装。目前YOUSOKU品牌的业绩每年翻一番,尽管基数不高,但是反映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同时,大杨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开展量身定制业务,现在合作店面超过100家,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有的服装定制店属于代理模式,需要找别的工厂加工,大杨的优势是自己就是生产商,针对美国消费者的体型设计了专门的量体系统,在店面量体,技术人员复核尺码后,传到中国进行生产。这种模式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也是一种挑战。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实现了对消费者的终端销售,附加值更高,大概是一般业务的3~5倍。从本质上说,服装定制不是零售业务,而是销售服务。消费者更为重视定制体验,量体是否舒适,穿着是否合适,售后服务是否满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