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昌俊国家科技进步奖 我院两项目成果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
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校8项科研成果获颁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的5项成果,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技术发明奖1项。获奖数(含专用项目)位居全国高校第四。
其中,我院成果喜人:蒋昌俊教授的“网络交易支付系统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斌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风电水电机组低频故障诊断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双十一”购物是一件愉悦的事,而对阿里巴巴的支付体系来说,则是一场“抗洪”运动。每秒完成数万笔成交,同时还需对每笔交易进行风险判别,而传统以身份认证为核心的防御技术已难以应对,亟需对在线支付交易进行精准判定和瞬时辨识。
蒋昌俊教授研发团队数年前就已攻克了大规模、高并发、强实时交易支付风控平台的若干关键难题,并通过与支付宝的合作,进一步研制了大规模分布式的交易支付风险实时防控平台与专用设备。“网络交易支付系统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为蒋昌俊教授
何斌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风电水电机组低频故障诊断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也是此次上海获奖项目中最年轻的项目第一完成人。我国水电、风电等洁净能源的大型机组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但极易诱发低频机械故障,造成重大破坏。
由于其故障诊断极为困难,迫切需要自主开发低频检测与诊断技术。项目组自主研发的检测技术和系统在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酒泉风电等大型水电风电企业应用,保障了大型机组的安全,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图为何斌教授
据悉,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主持完成的“工程结构抗灾可靠性设计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本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全国仅1项);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童小华教授主持完成的“航天重大工程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此次上海所获的唯一一等奖;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主持完成的“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的三项成果也获得本年度科学技术奖。一项是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凌建明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滨海地区粉细砂路基修筑与长期性能保障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两项专用项目成果,分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教授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完成人。
此外,曾长期担任我校中德学院教授的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维尔纳·胡芬巴赫(Werner Hufenbach)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