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沙死了吗】106岁高龄的文怀沙大师简介
文怀沙(1910年1月15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斋名燕堂,号燕叟。笔名王耳,司空无忌。目前已经106岁的高龄,2016年还获得了“2015中华文化人物”
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现为燕堂诗社社长、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黾学院名誉院长等。文怀沙20世纪40年代就在文化界有一定名望。
2016年1月6日,获颁“2015中华文化人物” 。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1910年1月15日出生于北京。少年时代随母亲迁居杭州,拜秋社才女徐自华为师,从此踏上了专业文人的道路。
抗战爆发后,文怀沙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活跃在皖南、桂林、重庆等地,时有诗歌、散文、杂文、译文发表。后在上海搞地下工作,在上海棠棣书店担任文字编辑,化名王耳。上海解放后,因家境较贫穷,上级允许他在棠棣书店继续兼职。
解放后,文怀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1953年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解放初期,文怀沙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开设讲座,并连续四年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古典诗词吟咏节目(参与该节目的另有余冠英、游国恩、王力等诗人、学者)。文怀沙现为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黾学院名誉院长等。
前一阵子,关于文怀沙的问题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对文持否定态度的不在少数。理由主要有三:一,文怀沙在年龄上小改大,说假话。思想品德有问题。二,文怀沙文革中曾因流氓罪而非反革命罪做过牢。生活作风有问题。三,文怀沙自封国学大师,实际只有中学教员水平。学术地位有问题。
文怀沙对此一直缄口不语,不置可否。直到最近在杭州接受亚妮专访时,才做了正面回答:一,年龄没有98也有88,不知有些人能不能活到88岁。二,他在杭和工作人员开玩笑,依然喜欢美的东西,比如杭州西湖,比如美女。三,感谢给他摘掉国学大师的帽子,减少压力。说他只有中学教员水平,他也不生气。他最欣赏的是小学教员叶圣陶。
文怀沙的回答机智恢谐,游刃有余。不失学者风度和智慧,既幽默又实在。不管他98也好,88也罢,反正他不会是68的老人。思维如此清晰,回答如此精炼。没有真才实学是难以如此作答的。就是78岁的老人也都很难有这样敏捷的思维。他还很艺术又很坦率地讲,“年轻时谁不犯错误?”并表示他现在是“记爱不记仇,记恩不记恨。”
一个百岁老人,在总结坎坷人生之后,能讲出如此人生真谛,着实令人钦佩。
认识文怀沙,我仅在电视上见面而已。每次听他充满智慧地砍砍而谈,极强记忆的引经据典,富有优美动听的诗情吟诵,我都很陶醉,很着迷,很自卑。什么骗子都好当,唯有学术骗子是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单独吹竽的。而文怀沙不止一次地做了这样的表演,次次都令人称羡不已,听众如痴如醉。说明文怀沙非南郭先生也。
因此在“反文”闹剧中,我一直持理性地关注着。文怀沙是学者,非政治家。想否定他的人所持前两条理由对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一条,文怀沙到底是不是一钱不值的学术骗子?
至于年龄,当今好多官越当越年轻的年龄都无法考证,何况文怀沙是小改大(这是反文人士的认为),除非他想有早早退休的思想,否则小改大的年龄按我们的国情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捞不到“油水”,何况学术水平不是按年龄大小决定的。
这一点,按文怀沙的智力应该懂得,他不至于笨得为做上“国学大师”的交椅才不择手段的改了自己的年龄。现在看来,“文怀沙的年龄”扑朔迷离,连文怀沙自己也说不清。将成为文坛上的一条新典故载入史册,供后人去研究评说吧。至于第二条理由,文怀沙至今也死不改悔,他直言不讳地讲他很爱美人。
他坦诚的这种爱比那些利用职权包二奶、奸淫14岁的幼女和最近网上披露的邓某人要求特殊服务被刺而亡的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指出,文怀沙不光爱美女,还爱祖国,爱人民。四川地震时,他慷慨解囊,对遇难同胞寄于很深沉的悼念。
一个从晚清时代走过来的老人,历经沧桑,文化大革命中又身陷囹圄,吃尽了苦头。但他始终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无怨无悔。行将入墓之人(请文老原谅我的不恭),为了振兴中华,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还在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弘扬国学精粹鼓与呼。
这比起那些言必称希腊、恨不得一头钻到洋人肚子里的精英们要可敬得多。恐怕这也是有些精英们一直对文老耿耿于怀的主要原因。
因此,以上两条想否定和诋毁文老的理由不论真假,对文老的人格魅力都无大碍。现在归到文老到底是不是“国学大师”的问题上来。当今社会,金钱第一,物欲横流,文人也难净其身。“专家”自己定,“文凭”满天飞。奇谈越奇越好,怪论越怪越妙,这才是最轰动的学术报告。
如李银河的“屁精论”,洪昭光的“贪官短命论”,孙东东的“上访精神病论”,茅于轼的“厕所论”,北大教授董藩的“反房地产就是反人类论”等等。还令人可笑的是,有些自称“专家”、“学者”、“作家”的人,不去潜心做学问,写文章,而是耐不住寂寞,寻思着把自己和赵本山、小沈阳捆绑在一起去炒作,去吸引人们的眼球,令人哭笑不得。
难怪人们轻蔑地把这些文人学者称为“广告文痞”。显然,和这些人相比,文怀沙是有区别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是楚辞周易,诗词歌赋,历史人文,说文解字。谁不服文怀沙的硬功,可以在中央电视台上公开向文老夫子挑战。
赢了文怀沙,既出了名,又争得了“国学大师”的头衔,一箭双雕,岂不比暗箭射向世纪老人更好。从这点上说,人们并不担心文怀沙“国学大师”的真假,倒是担心文怀沙死后谁还能做“国学大师”?就如同担心现在的作家谁能超过鲁迅、茅盾、老舍、巴金?这是要凭作品说话的,不是凭吹牛皮自封的。
经过这场风波,世纪老人没有伤心,他更豁达了。
文怀沙活着,他没有死。
文怀沙死了,他还活着。
这就是本人对本文大不敬文老的题目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