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鲁东主义代表的是哪个阶层?对蒲鲁东的评价
蒲鲁东主义是在50-60年代流行于西欧国家的一种思想,代表的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之所以取名为蒲鲁东主义是因为其创始人的名字是蒲鲁东。通过对蒲鲁东介绍来了解蒲鲁东主义的含义。蒲鲁东出生于法国的小作坊家庭,从小接触的就是小资产阶级。
在1840年,他在自己的作品《什么是财产?》中首次提出了“财产就是盗窃”的观点。蒲鲁东主义即从蒲鲁东所提出的众多思想中提取出来的总结。在蒲鲁东主义中,提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有问题的,不合乎理性。
蒲鲁东主义觉得以“个人占有”构建的“互助制”是最好的社会模式。蒲鲁东还提出以无息贷款的“人民银行”是改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同时他还提倡绝对的个人自由,并且反对所有国家和政府,反对权威。蒲鲁东主义也不认同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统治国家的看法。
蒲鲁东主义的核心理论就是无政府主义。这个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政府”。提出者蒲鲁东认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并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干涉,尤其是所谓的政府形式的干涉是没有必要的,相应的警察监督和保护这些职能也是不必要的。蒲鲁东的这些看法是来自于施蒂纳,但是他只继承了思想,却没有继承施蒂纳的精神。在蒲鲁东一边提出自己无政府的观点时,一边却又妥协于法国政府的管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蒲鲁东和蒲鲁东主义思想的软弱性。
蒲鲁东是法国著名的政论家,他的思想和理论对很多工人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他的理论总结出来的蒲鲁东主义在50-60年盛行于法国。那么对蒲鲁东的评价是怎样的呢?蒲鲁东的众多思想存在着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批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推行无政府主义,要求绝对的个人自由,但是在面对法国政府时,蒲鲁东又显得十分懦弱。那么大家对蒲鲁东的评价是什么呢?
整体而言,蒲鲁东主义思想是有被肯定的。蒲鲁东这个人物被称为是无政府主义之父,他是第一个使用安那其作为无政府状态的表达词句的人。而且他反对政党、国家和政府,他认为这些东西的存在是在剥削人民,扼杀自由。他的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结合,总结出“互助制”的社会模式。
蒲鲁东的学说和活动对法国工人运动具有很大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蒲鲁东和他的政治理论时,曾说过“公社同时是蒲鲁东社会主义学派的坟墓”。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蒲鲁东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世界,但是无产阶级才是人数众多的人群,所以改进社会的最好方法是通过人民起义的运动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通过社会和马克思等人对蒲鲁东的评价,可以看到蒲鲁东的思想理论是很不全面的,也不适用于法国的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内忧外患,民族矛盾越加严重,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清政府国力日益不足,形成了西强东弱的客观形势。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政治体制竟一波三折,引发一系列错误,更使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紧张,多重矛盾交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
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处置不当,咸丰皇帝被迫跑到承德避暑山庄,最后死在北京故宫之外。在继承人问题上,咸丰帝的遗嘱留下了很大的政治隐患。他一方面考虑到皇后无子,贵妃幼子继承大统,将会出现皇后与母后专政间的矛盾,他设想出一个八大臣赞襄、两宫皇太后各执一印(皇后用“御赏”印、那拉氏代载淳用“同道堂”印)的政治体制,以求达到互相牵制的效果,这是咸丰帝死前的精心安排。
谁曾想到,他将六弟奕訢排除在体制之外,使之不能参与朝政,这就开启了政局不稳的先兆。
咸丰帝死后,肃顺等赞襄王大臣深知身为皇子生母的西宫那拉氏潜在的政治危险,就采取了“抑西扬东”的策略,从礼仪封号上先后为东宫、西宫封号,以示嫡、庶之别,通过对西宫的贬抑,以图分化两宫皇太后。迫于情势,西宫慈禧太后不仅主动拉拢东宫慈安太后,还联合此时在京师与英法联军谈和的恭亲王奕訢,内外联手,最后除掉了肃顺等八大臣,不仅使双方生命得以保全,而且政治生命也得以延续。
同治初年,奕訢以议政王名分主持朝政,实握相权。
慈禧太后实握帝权,把持朝政,出现了帝、相、后并存的政体,这种以太后之尊听政的慈禧慈安两太后、年少软弱的载淳帝、主持日常工作的奕訢等王大臣之间构建的三角政治格局,既有临时稳定的因素,从长远看又使清廷最高层具有一种不稳定的因素。
慈禧和奕訢之间在达成某种默契的同时,也潜伏着一种难以消除的权力矛盾。直至1865年,慈禧太后以奕訢不守礼仪之名,取消议政王名号,收回了相权。1881年,慈安太后暴崩,慈禧太后得以一宫“垂帘”,独揽朝政。为进一步去除绊脚石,在1884年中法战争酣战之际,慈禧太后以奕訢用人不力为名将其逐出军机处,重新改组军机处。没有了任何制约和牵制的慈禧太后更加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内政外交更加腐败。
1889年,光绪帝大婚,慈禧太后归政,光绪帝成了外国人眼中的“国家元首”,但名不符实,实际权力仍然掌控在慈禧太后手中,这样就形成了以慈禧为首的后党、以光绪为首的帝党,且矛盾重重。慈禧太后恼于光绪帝借维新之名行夺权之实,欲将其废弑,并根除维新派。后来,更传言西方列强欲迎光绪帝归政,慈禧太后才想假手兴起的义和团运动报复西方列强。最后落了个自身西逃西安、京师浩劫、国家蒙羞的结局。
慈禧太后病死前,遗命溥仪之父载沣摄政监国,光绪帝的遗孀隆裕为太后。这一格局与咸丰帝死前的“赞襄与太后”的格局何其相似。载沣竭力巩固摄政体制,更加剧了政治体制的矛盾。载沣为加强中央集权,决定拿北洋大臣袁世凯开刀,加上猜忌日久,急欲除之而后快。张之洞力劝恐激生他变,载沣犹豫寡断。隆裕太后命袁世凯回老家去养“足疾”,怎会想到几年之后就是他逼孤儿寡母退位呢?
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集团权倾东南,坐拥半壁,开始出现内轻外重的局面,但仍能维持满汉统治阶层长期合作的统治格局。而到了载沣摄政时期,满族权贵集权于内,排斥汉族官僚于外,至此,满汉统治阶层的矛盾激化,汉族地主官僚出现了离心倾向,满汉合作局面出现重大裂痕,且难以缝合。针对于此,汉族官僚为自身利益开始为立宪运动推波助澜。加之载沣集团的腐败,满族亲贵四面楚歌。
咸丰帝为求皇权平衡,搞出来一个赞襄大臣与皇太后共同辅佐幼帝的政治体制,实为求互相牵制,但最后以祺祥政变完局。出现了一个帝、相、后并存的体制。慈禧太后从借助相权、利用后权,到最后形成一人专制。看似权力稳固,实则使内政外交更加腐败。
与皇权体制相呼应的就是中央集权问题。咸丰帝为扶大厦于将倾,始起用汉族官僚集团;慈禧太后杀肃顺等八大臣,但杀其人而不废其策,终于躲过太平革命一劫。但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满族亲贵在把控中央集权的问题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并且输得血本无归,最后袁世凯竟成了一时的最大赢家。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回忆父亲载沣时写道:可以看出对他来说,最根本的失败是没有能除掉袁世凯。没有杀袁世凯,只能是个战术问题,而清王朝是输在了战略上,他们犯的是战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