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华泥塑 泥塑大师刘沅声:匠心泥韵 指尖传神

2017-07-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著名雕塑大师潘鹤说他"用泥土凝固客家风情,留下千秋万代";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认为他"在客家泥塑界,刘沅声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他是梅州客家泥塑大师刘沅声,认识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泥塑刘".20多年来,他心怀对客家传统文化的热爱,专注于泥塑创作,用一把把泥土记录着渐渐远去的客家传统风俗民情,用独特的方式传承发扬客家乡土文化.他创作的系列泥塑作品<客家风情>荣获了广东文艺界档次最高的奖项"广东省鲁迅文学艺

著名雕塑大师潘鹤说他“用泥土凝固客家风情,留下千秋万代”;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认为他“在客家泥塑界,刘沅声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他是梅州客家泥塑大师刘沅声,认识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泥塑刘”。20多年来,他心怀对客家传统文化的热爱,专注于泥塑创作,用一把把泥土记录着渐渐远去的客家传统风俗民情,用独特的方式传承发扬客家乡土文化。他创作的系列泥塑作品《客家风情》荣获了广东文艺界档次最高的奖项“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以及“第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等荣誉称号。

“奖项以及大家对我的作品的肯定,给了我不断创作的动力,但更多的动力源自我内心深处对客家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希望能创造更多更有特色的泥塑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热爱客家文化。”刘沅声说。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唐林珍

客家情结

用泥土凝固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小小年纪的刘沅声,到别人家里做客时最感兴趣的不是主人家的糖果,而是挂在墙上的字画。跟别的小孩在池塘边玩泥巴的时候,他也不像其他小朋友,随便捏捏玩玩,而是会捏出具体的形象。“初中的时候,我已经会根据书中所描写的关于岳飞、关公、李逵的特质来捏出不同的小人。”

在刘沅声家里的一个角落,整整齐齐地摆着近百个大木箱子。这些木箱里面放着的都是他的泥塑作品,每一件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也凝聚着他对泥塑艺术的热爱。

刘沅声走上泥塑从艺之路,源于父亲对他的启蒙。

刘沅声的父亲是一个裁缝,虽然算不上是文化人,但是在刘沅声眼里,父亲生性文雅,喜欢诗书画。“他是那种即使生活过得很艰苦,但仍是悠哉游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刘沅声说。

因为在兄妹之中刘沅声的年龄最小,因此待在父亲身边的时间也最长。小时候,父亲总是带着他在身边,去村里面的读书人家里串门。说也奇怪,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小小年纪的刘沅声,到别人家里做客时最感兴趣的不是主人家的糖果,而是挂在墙上的字画。

跟别的小孩在池塘边玩泥巴的时候,他也不像其他小朋友,随便捏捏玩玩,而是会捏出具体的形象。“初中的时候,我已经会根据书中所描写的关于岳飞、关公、李逵的特质来捏出不同的小人。”刘沅声说:“父亲对客家民俗文化非常喜爱,我的‘客家情结’也是受他所影响。”

痴迷于美术的刘沅声,在考大学的时候,还只是梦想以后做个美术家,用国画的形式去把客家文化讲述出来。而高考落榜,刘沅声的国画梦也随之破灭。但是生活中,他对画画的热爱一直没有停下来。结婚成家后,刘衍声和妻子一起开了间杂货店,闲暇之余,他把自己脑海里的一些客家故事和风土民情画了下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沅声接触了泥塑,感觉泥土的乡土气息与自己一直想表达的客家乡土民情不谋而合,便逐渐把创作的战地从白纸转移到了泥土之上。

相对岭南三大文化中的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扎根于山地泥土之中,“因此,我觉得泥土更能立体地表现客家文化。”刘沅声说。有别于城市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化以山为源,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也铸就了客家人勇敢、勤劳的品质。尤其是客家妇女,热情好客、大方善良,常常成为他创作、歌颂的对象。刘沅声的作品主要都是围绕着这些历史中的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等,来表现客家历史内涵、乡土文化以及客家人精神。

在坚持了将近20年默默无闻的创作之后,才成为了今天的客家泥塑名手,其中辛酸苦辣之味恐怕也只有刘沅声自己才能知晓。

“我认识很多的泥塑艺人,梅州玩泥塑的也不止刘沅声一人,但他是唯一一个一直坚守下来的人。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创作,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朱迪光说。

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创作,成就了客乡闻名的“泥塑刘”。20多年来,他心怀对客家传统文化的热爱,专注于泥塑创作,用一把把泥土记录着渐渐远去的客家传统风俗民情,用独特的方式传承发扬客家乡土文化。他创作的系列泥塑作品《客家风情》荣获了广东文艺界档次最高的奖项“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以及“第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等荣誉称号。

精益求精

一件泥塑作品耗时两年

因为对作品要求精益求精,虽经20多年持续创作,刘沅声创作的作品数量也不过近百个。他说,如果按照他这种效率,和工厂合作是肯定赚不了钱的。比如著名的客家大喜泥塑品,刘沅声前前后后就花了两年。而其中,构思占了大部分的时间。他很多时候只能凭个人之力,去思考创作泥塑品。在遇到瓶颈的时候,也只能查查资料、看看书籍、问问老人。

对于泥塑创作,刘沅声显得有些执拗。对于自己的作品,他拒绝制作模具进行复制生产。他的泥塑作品,从素材构思到成品,都是自己亲手创作,而且每件作品仅此一件,没有重复,“艺术的追求与市场的需求其实很多时候是矛盾的,而我只选择艺术。”

因为对作品要求精益求精,虽经20多年持续创作,刘沅声创作的作品数量也不过近百个。他说,如果按照他这种效率,和工厂合作是肯定赚不了钱的。比如著名的客家大喜泥塑品,刘沅声前前后后就花了两年。而其中,构思占了大部分的时间。他很多时候只能凭个人之力,去思考创作泥塑品。在遇到瓶颈的时候,也只能查查资料、看看书籍、问问老人。

尽管创作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但是只要是有人上门来找他,都不会被拒绝。不管是想与他交朋友还是想了解、收藏他作品的,刘沅声都很乐意与他们交流。“他很乐于与人交流,经常都会问人‘这件作品怎么样’,‘有哪些好的建议’……”刘沅声的妻子说。创作的灵感也往往得益于思想的碰撞。

为了追求文化价值,放弃价格要求,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傻的事情。而刘沅声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百岁山的浮雕,便是刘沅声在得知资金有限的情况,为了给市民更多接触传统客家文化的机会,毅然决然接下来的“大单”。历时9个月,在烧坏了十几个泥塑品之后,做工精美、题材丰富的客家泥塑浮雕在百岁山落成。

烧制大型的作品,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刘沅声还请了佛山的泥塑艺人一起合作烧制。2米高的浮雕出来之后,需要整个被推进窑里面去烧制。“夏天最热的时候我在烧窑室里待过,不能吹风更没有空调,热气蒸得人难受;冬天很冷的时候我也在,手指裂开一道道口时,也没有停下。”

刘沅声作品的出现,填补了“客家泥塑文化”的空白。如今在梅州,像他一样纯粹研究客家泥塑、一心扑向创作的人不多见。很多的艺术家,在出名之后都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因为生产需求而慢慢偏离了艺术道路。“我很希望与一些懂行的、又尊重原创的泥塑艺人一起交流、互相学习。”刘沅声说。

刘沅声坦言,他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为地方文化的发展留下更多的作品,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客家泥塑,为文化宣传和传承尽一份力。

传承发扬

只要想学他来者不拒

一直以来,刘沅声的作品呈现的都是以客家文化为主的题材,如土地母亲、男读女耕、客家大迁徙等都是以客家女性、客家历史、传统文化等为素材,也成为了他的代表之作。他的作品也在全国各地进行展览,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他的作品都不需要请讲解员,只要是客家人,都可以与他的泥塑作品产生共鸣,因为表现的故事都是以前大家经历过的。”

思考泥塑素材,画客家传统风情画,一把泥土一把泥土捏造作品,这些已经成为了刘沅声20多年来的主要生活,虽然重复单调,可是他乐得沉浸其中。

在刘沅声的家里,客厅桌上的复印纸背后、信纸、报纸等都有他随意画下的“想法”。不会打牌、不爱抽烟,在不聊泥塑、不谈客家文化等相关话题的时候,刘沅声显得话少、安静。但是只要聊起他的作品,就如同变了个人似的。

“这个是2008年我做的泥塑,三代之家,男人一手拿着柚子一手在电脑上移动着鼠标;小孩背着书包放学刚回,奶奶眯着眼睛笑着;旁边还有几大筐柚子放着。这预示着未来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而这些年,家乡的农产品真的就卖到了网上。”

“这个是来源于我三叔婆的一个形象,讲述她为人处事的一些故事,如何让盲人来帮小孩‘摸目’。”

“这个是用很久以前卖家和买家在赶集时称重的故事来表现诚信的品质,具有客家特色,不落俗套,与别人的‘诚信故事’完全不同。”

一直以来,刘沅声的作品呈现的都是以客家文化为主的题材,如土地母亲、男读女耕、客家大迁徙等都是以客家女性、客家历史、传统文化等为素材,也成为了他的代表之作。他的作品在全国各地进行展览时,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

“他的作品都不需要请讲解员,只要是客家人,都可以与他的泥塑作品产生共鸣,因为表现的故事都是以前大家经历过的。”刘沅声的妻子说,“在外地的客家人,看到这些泥塑都非常熟悉,都可以自己承担讲解员给朋友、亲人讲述。”

只是,这些客家泥塑作品反映的只是当年几代人的生活经历,而对于下一代的年轻人来讲,便显得有些陌生。“我的女儿也是学美术,可惜她对我的泥塑作品不太理解,也不怎么感兴趣。”刘沅声觉得很可惜,这么珍贵的文化不传承下去就太浪费了。

现在一有机会,刘沅声都会接受嘉应学院的邀请,带着自己的作品走进校园。一方面,他想让更多的90后了解上代人的生活经历和故事;而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可以吸引一些有兴趣的同学来学习这门技艺。

“能不能找到真心喜欢泥塑、又可以坚持下去的年轻人,真得只能靠缘分了,我想教,但不能强求人来学。”刘沅声觉得,不管是不是本地人,只要愿意学,他都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