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鲁桂珍 鲁桂珍:她为中国带来了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营养学博士。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与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的长期助手与第二任妻子。1937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供职于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与李约瑟合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等书。
1954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约瑟在首卷的扉页上谦恭而深情地写下:“献给鲁老先生。”
李约瑟,剑桥大学有名的生物化学家;鲁老先生,一个遥远而无闻的中国药商。将他们牵连起来的正是对这本著作贡献良多的、鲁老先生的女儿鲁桂珍。
提到鲁桂珍,人们都爱叙述她同李约瑟的故事,而她自身作为科学家,在生物化学方面的成就则多被忽略。这并非因为鲁桂珍被李约瑟的光芒所掩盖,而是学界公认“鲁桂珍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最大贡献就是引出了一个李约瑟”,她点燃了李约瑟对中国的探索与热爱,也点亮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漫长的黑夜。
1930年,鲁桂珍自金陵女子大学化学系毕业,前往北平协和医院进修,几年后来到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她接触了科学伉俪约瑟夫·尼达姆和多罗西·莫伊尔的众多著作,产生了崇拜之心。年轻的姑娘未曾想过,将来她会给这对夫妇各取一个中文名:分别是李约瑟和李大斐,并陪伴他们走完一生。
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鲁桂珍在空军服役的未婚夫不幸牺牲,她的研究也被战火打断。悲痛与迷茫之时,她得到了留学英国的资助,决定暂别伤心地。
鲁桂珍来到剑桥,成为李大斐的学生。她本以为李约瑟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不想对方竟只比自己大4岁。相近的年龄和专业让她与李约瑟夫妇很快成为朋友。
李约瑟后来回忆说,鲁桂珍刚来剑桥不久,与夫妇二人共进晚餐。当自己问到“为何中国在科学发明方面的成就如此之少”时,鲁桂珍当即反驳:“这是荒谬的观点。”她所介绍的众多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深深震撼了李约瑟,从四大发明到《本草纲目》,李约瑟意识到这个姑娘背后站立着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文明,而现在它的光辉被遮蔽着。
在鲁桂珍的帮助下,李约瑟投入到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中,年轻的中国姑娘成为他的老师。白天,鲁桂珍向李大斐学习营养学理论;晚上,鲁桂珍教李约瑟读写汉字。
1939年,鲁桂珍与李约瑟联名写成了《中国人对食物疗法的历史贡献》一文,这是鲁桂珍博士论文的副产品,也是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领域的处女作。
在对中国科技史的探索过程中,李约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近代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迅速兴起?为什么在公元1-15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比西方更为有效并遥遥领先?中国究竟有哪些科技成就?其贡献如何?为什么中国的传统科学一直处于原始的经验主义阶段,而没能自发地产生近代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这便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此后的40多年,李约瑟和鲁桂珍共同奔赴在“解题”的路上。
1939年8月,鲁桂珍赴美开会,因二战爆发而留困美国6年,直到1945年才得以回国。此时的李约瑟作为英国援华使者已来到中国3年,在重庆建立起中英科学合作馆。在他的邀请下,鲁桂珍来到重庆,一同进行研究,为中国战时科学的发展贡献了宝贵力量。
1946年,李约瑟回国并转赴巴黎筹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处。2年后,鲁桂珍赶赴巴黎,接替了李约瑟在教科文组织的事务性工作,使李约瑟得以专心进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课题研究。1954年,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序言中向鲁桂珍致谢,并在扉页题字献给“鲁老先生”,他已明白漫长的中华文明是怎样传承的了。
30多年后,李大斐去世,又过了2年,李约瑟同鲁桂珍结成晚年伴侣,他将“娶中国人为妻”作为“对中国文化挚爱”的体现。鲁桂珍说,李约瑟是连接中英两国文明的桥梁,而自己是桥梁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