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向东玄奘之路 元分享 | 曲向东:玄奘之路为什么设沙克尔顿奖
《危机环境下的领导力——沙克尔顿的领导艺术》序
曲向东
2009 年1 月15 日,我第一次沿着沙克尔顿的足迹前往南极,当时通过船上的海事卫星发了一条微博。我印象很深,当时说“一定要写下这几句话”:
“2009 年1 月15 日。今天从南乔治亚岛横渡西风带和德雷克海峡的东端,奔向南奥克尼群岛,之后转向沙克尔顿和他的同伴们登陆待援的大象岛。严重晕船,卧床不起,越发感慨沙克尔顿创造的奇迹,一定要写下这几句。
这一段路,我们13000吨的现代化巨轮,开足马力日夜兼程,至少要3天;而沙克尔顿和他的两个同伴,生生用双手划桨(也许有简易自制的帆?),用小小的救生船,16天时间,横渡了1400公里!
我们现在是1月,南极的夏天,外面天气晴好的时候零上几度,阴天会降到零下七八度;而沙克尔顿横渡这里是5月上旬,南极的初冬,海面温度始终在零下十几度到零下二三十度。他们要绕过数不清的冰山……我相信,沙克尔顿出发时,与其说抱着必胜的信心,不如说抱着必死的勇气。
但我更感佩沙克尔顿的同伴们对他的极度信任。至少我不相信,有人能在这样的冰海之中,用小小的木船和**的双手,横渡1400公里,并且还能活着回来解救他们。
这样的信念和信任来自哪里呢?”这是我第一次认识沙克尔顿。在去南极之前,沙克尔顿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两三天里,这名字瞬间变得鲜活,但又那么难以置信。
第二次遇到这个名字,是2010年12月。我在南极大陆俄罗斯的科考站等着飞往南极极点的飞机,看到了一本关于南极探险家的英文书,其中有一段对斯科特和沙克尔顿的评论,让我印象深刻。书中大意是,斯科特在南极极点遇难之后,迅速成为英国的英雄,他的画像,很快就被悬挂在英国名人堂里——通常情况下,著名人士只有去世二三十年之后,才会享有这样的地位。
但是沙克尔顿,他带着探险队从南极大陆成功脱险返回的时候,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世界在一片混乱中几乎忘记了这位总是“失败”的探险勋爵。
在那个年代,为使命和目标献身的斯科特是民族英雄,而始终没有到达南极极点,也没能如愿以偿地穿越南极大陆的沙克尔顿,则只能默默地被遗忘。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50年代开始,似乎一切慢慢在转变,斯科特的光环在逐渐淡化,而沙克尔顿,则以“探险史上最伟大的领队”的身份,出现在英国名人堂。我隐约记得书中的一段评论:“以人为本的英雄时代到来了。”
第三次,是在2011年,那时候我们已经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专业的极地旅行机构——极之美(2010年成立)。极之美最经典的南极旅行,就是“沙克尔顿之路”。我们研究了大量关于沙克尔顿的资料,这一次,沙克尔顿已经越来越鲜活了。
“只有156公里了,他就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征服南极极点的英雄,但为了队友的生命,他放弃了。如果以是否抵达极点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的话,沙克尔顿几乎所有的探险都是不成功的。然而,作为一个领导者,沙克尔顿无疑又是最出色的。他两度创造了人类探险史上最伟大又最感人的生命奇迹。他的队友们在几十年后依然会带着孩子们远赴南极去朝拜他的墓地。他们毫不夸张地称呼他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队!’。
3年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沿着沙克尔顿的足迹,完成了他未竟的156公里,成为第一个抵达南极极点的英雄。但谈到沙克尔顿,他总会低下自己骄傲的头颅:‘勇气和毅力能够创造奇迹。那个人(沙克尔顿)实现了我所见过的最伟大的奇迹。’”
这是我在项目介绍中充满敬意地写下的一段话。那时候沙克尔顿已经成为我所创立的行知探索元领导力实践中心和极之美极地旅行机构的双料案例。“元领导力”这个新的领导力概念,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沙克尔顿的故事。
为什么?
通常我们介绍领导力的时候,都会引用基辛格博士的那个著名的定义:“领导力就是带领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到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的能力。”但是,带领者、领导者本人呢?一个领导者自己也从未去过的地方,他又如何“带领”自己呢?
如同行知探索策划实施的颇具影响力的“玄奘之路”的英雄主角玄奘大师那样,沙克尔顿也有自己的“十里回头路”。他在日记和后来的回忆录中大量披露了自己在那段时间的恐惧和担忧。
“(4月11日)这一天,让人觉得已经时日不多了。我以前从未这么强烈地感觉到那种属于领导者的焦虑。”沙克尔顿在回忆录《南方》中写道。就在两天前,1916 年4月9日,坚忍号的队员们栖身一年多的海冰破碎了,他们扔掉一切可以扔掉的东西,划着3艘救生艇,冲向茫茫冰海,向着传说中的“象岛”挣扎前进。
其间遇到了令人窒息的暴风雪,甚至被一群杀人鲸包围,它们发出的声音和气息“让人的血都凝固了”。数百个小时的挣扎和无眠,让队员们几近疯狂。
4月13日,沙克尔顿告诉队员们第二天就要到达陆地,导航专家沃斯利船长回答说“这是不可能的”,沙克尔顿第一次喝斥了他。沙克尔顿知道,此时此刻,信心就是唯一的希望,但是没有人知道,沙克尔顿的内心,其实也几近崩溃。
“(5月8日)多可惜,我们用小船进行了一次了不起的航行,可是不会有人知道这一切了。”这时他正驾驶着用救生艇改造的简易小舢板,从象岛奔赴1400 公里之外的南乔治亚岛求援。5月8日他们遇到了遮天蔽日的飓风,整整两天,他们始终徘徊在死神的门槛上。
还有多处细节,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伟大领导者焦虑的内心。但是为什么在绝境之中,沙克尔顿依然能有如此强悍的领导力?我经常会提到以下这个细节:
1916年4月24日,沙克尔顿带领5名队员驾驶着“凯尔德号”救生艇离开象岛到1400公里外的南乔治亚岛寻求救援。出发前摄影师赫利拍了一张著名的照片:队员们的背影,站在孤独的岛上,向着逐渐远去的小船挥手。
因为前景是队员的背影,远景是小船,初看起来似乎是救援的那一刻拍摄的,队员们正在向希望挥手,但事实上,这是一次谁都不知道结果的诀别。沙克尔顿回忆录中描述了这个令人心碎的场面:“留下的队员站在海滩上, 组成可怜的一个小队,他们背后是岛上可怕的高山,脚下是奔腾的大海,但是他们向我们挥手,发自内心地欢呼。他们心中存有希望,他们相信我们会带回他们需要的帮助。”
秘诀在这里:“他们心中存有希望,他们相信我们会带回他们需要的帮助。”在沙克尔顿看来,作为领导者,他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队员们永远充满希望,这已经成为他的信仰。在这个命题之下,他自己的任何恐惧和焦虑都是第二位的,都可以被自己的信仰深深地隐藏在内心。
当然并不仅仅如此,如同珀金斯在本书中所总结的10条,它们都是沙克尔顿能让团队充满希望的无数个闪光点中的一部分。正是在深入了解沙克尔顿、玄奘这些“最伟大的领队”的过程中,我才深深地感悟到,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领导者通过信念、信仰来“领导自我”并进而“领导团队”的能力,才是真正重要的领导力,我们把它命名为“元领导力”。
这期间我在极之美赴南、北极的破冰船上、在元领导力中心的课堂上,不知道讲了多少次沙克尔顿。我每次都会提到他从未显露的绝望和悲伤,也都会提到他的信念甚至信仰,因为越是深入贴近沙克尔顿,你越会觉得,这个温暖有力的生命,似乎就在你的身边。
第四次,2012年,第七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我们正式推出了一个以沙克尔顿命名的奖项“沙克尔顿奖”,在奖杯的底座上,刻着这样的说明:
“沙克尔顿爵士(Sir ErnestShackleton,1874—1922),杰出的极地探险家,被称为‘最伟大的领队’。他不仅创造了南极探险史上的辉煌业绩,更是以‘不抛弃、不放弃’、在任何情况下都把团队生命放在第一位的人本主义探险精神蜚声探险界和企业界。
百年后的今天,他的队员们的后代,依然会去南极朝拜他的墓地,称呼他‘TheBoss’。他始终坚守他们家族的格言:‘坚毅必胜!’(By endurance we conquer)”
很快,这个奖项就成为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中各院校最珍视的奖项,沙克尔顿已经成为团队信念的标志。
第五次,则是一次快乐的“老友重逢”。2014年12月2 日,我刚从南极归来,去电影院看正在热映的《星际穿越》。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作为主角的飞船的尾部,“Endurance”,这不就是沙克尔顿的南极探险船号么?他用他们家族的格言“By endurance we conquer”来命名。在当天的微信朋友圈,我仿佛老友重逢一般发了一条信息:
“《星际穿越》的导演诺兰,一定是个南极探险迷。片中作为主角的飞船永恒号——英文名字Endurance,就是著名的南极探险家沙克尔顿被海冰挤碎的探险船的名字,我们翻译成‘坚忍号’——在沙克尔顿的南极探险中,无论是男主角,还是这艘船,承载的都是和片中同样的使命。
而那个冰雪星球上的营地,活脱脱就是南极探险家斯科特的小木屋,它也是为科学而‘献身’的。片中的这两个细节,让刚从南极回来的我兴奋不已。刚在南极船上还讲过,我们收获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越多,这些知识点就越会相互碰撞并产生裂变,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发现,这是个很快乐的事情。幸福的行知探索之旅!”
一说起沙克尔顿,就会有说不完的话。从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旅行,到一个能令你想起来就会微笑的老友,这其中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魅力。本书是最早介绍沙克尔顿和他的领导力的译著,诚挚向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