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集字 清邓石如篆书千字文

2017-10-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邓石如,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他生于乾隆八年(1743),卒于嘉庆十年(1805),初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后因避清仁宗颙琰讳而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他少时家贫,只读过一年书,就以采樵.贩饼饵糊口.后来在其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开始自学书法和刻印.他最初的篆书学习,由于未遇名师,不通小学,篆法往往有乖误之处.当他小有名气之后,遇到著名书法家梁巘和大收藏家梅镠,他在梅家得以饱览上古秦汉的金石拓本,是以勤学苦练,凡<石鼓文>.李斯<峄山碑>.<泰山刻

邓石如,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他生于乾隆八年(1743),卒于嘉庆十年(1805),初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后因避清仁宗颙琰讳而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他少时家贫,只读过一年书,就以采樵、贩饼饵糊口。

后来在其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开始自学书法和刻印。他最初的篆书学习,由于未遇名师,不通小学,篆法往往有乖误之处。当他小有名气之后,遇到著名书法家梁巘和大收藏家梅镠,他在梅家得以饱览上古秦汉的金石拓本,是以勤学苦练,凡《石鼓文》、李斯《峄山碑》、《泰山刻石》、汉《开母石阙》、《敦煌太守碑》、苏建《国山》、以及《天发神谶碑》、李阳冰《城隍庙碑》、《三坟记》等,每种都临摹百本,又手写《说文解字》20本。

除此以外,还临习隶书名作数种亦各50本。可见邓石如学习之刻苦。经过这样的系统训练后,邓石如的书法步入正轨,再经过数十年的融会贯通,终于形成自己的书风。他书法篆刻出名后仍保持布衣,一生以鬻书刻印为生。

邓石如的书法各体皆擅,时人誉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而其中成就最高的当然是篆书。在清代乾嘉时期,称为“朴学”的考据之学、金石学和文字学最为兴盛。诸多学者从学术和历史的角度收集古体文字资料,研究其发生演变的历史。

而从书法艺术角度实践的篆书,却仍然以唐代李阳冰以来的铁线玉箸篆传统为苑囿,追求匀称光洁的视觉美感,其末流更是修剪毛笔以求效果,呆滞板结,全无生意。他们看不到古文字资料里丰富的书法风格资源,以及其中蕴含的苍茫高古的气息。

而清代从书法角度打开篆书视野的第一人,正是邓石如。他以临摹过的诸多秦汉篆书为根基,将标准的李斯小篆融入汉篆风趣,又略参以隶书笔意,方圆并济,形成生动飘逸、丰神秀丽、寓刚健于婀娜的新书风。他篆书行笔流畅而稳健,无一点局促板滞,结体略长,舒展飘逸,而又具有汉篆所特有的宽博浑厚之风。自他开始,篆书的艺术探索方始进入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本书为邓石如篆书《千字文》。《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期(502—549)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一千个汉字编纂而成的。根据唐代《尚书故实》所传,梁武帝萧衍希望后代皇子多读书,由于当时缺乏合适的启蒙读物,就下令文学侍从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书法中摹拓下一千个字,给皇子们识字用。

但是这些字没有意义联系,杂乱难记,于是召周兴嗣来,让他将散乱的文字编撰成文。周兴嗣回家后仅用一夜,思如泉涌,就将这一千个字串联成为四言的韵文。

这篇文章以儒学伦理为纲,穿插诸多常识,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又通俗易懂,合辙押韵,非常适合儿童诵读,可以在进行识字教学的同时灌输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于是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教学的经典教材。

《千字文》不仅是教学上使用的书篇,还成为历代书法家喜爱的创作内容。相传隋朝书法家智永曾书写《真草千字文》800本,以作为识字和书法临习之用。此外还有诸多书法家曾以各体创作过《千字文》,这些作品成为后人学习书法艺术的经典范本。

本书是邓石如书写的篆书《千字文》。它是识读篆书的教材,同时也是临摹篆文书法的范本。该册书法稳重匀称,运笔坚实而流畅,结体端正而又有飘逸之态,篆法为《说文解字》之标准的小篆字体,是篆文书法入门学习非常合适的范本。

本册书法特点有二:一是用笔稳重平实。全篇1000个字用笔节奏整齐划一,所有笔画都一丝不苟,回锋起笔,回锋收笔,所谓“无往不复,无垂不缩“。行笔过程保持中锋,转向处饱满匀称,将笔锋很小心地裹藏在笔画中心,以达到厚重有如凸于纸面的效果。

从另外一方面讲,这种凝重的点画不是拖沓机械的动作写出来的,而是以肯定而流畅的动作写成。点画中有丰富的细节,并不是死板笔直的线条,偶见微露飞白的枯笔,这些表现质感的细节体现出了书法的性情。

二是结构匀称,端庄大方。秦李斯《峄山碑》篆书结构严谨,空间布白均匀,比例略瘦长。《说文解字》的字体结构更婀娜飘逸,垂笔都拖长,略带弧度。邓石如此篇《千字文》的结构介于此二者之间。

字比例偏方,垂笔并不拖长,弧度小于《说文》。空间布白匀称协调,但不如《峄山碑》那么绝对均匀。这使得此作品端庄大方,但不像美术字般冷漠严格,而是蕴含了手写的天机和趣味性。临习者当在此两处仔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