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名言 中国著名哲学史家方立天追念老师冯友兰先生

2017-1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著名哲学史家方立天追念老师冯友兰先生(1[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师恩]一座高峰--追念老师冯友兰先生编者按: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是培育人才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到学生的敬仰和爱戴.今天光明日报开设<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师恩>栏目,旨在记取老师治学育人之风范,以滋养教育的今

中国著名哲学史家方立天追念老师冯友兰先生(1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师恩】

一座高峰

——追念老师冯友兰先生

编者按: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是培育人才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到学生的敬仰和爱戴。今天光明日报开设《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师恩》栏目,旨在记取老师治学育人之风范,以滋养教育的今天和未来。

冯友兰、张岱年和任继愈都是我在北大念书期间的老师,他们对我的为人和治学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张岱年和任继愈两位先生去世时,我都写了纪念的文章,冯先生的纪念文章却一直没写,这是我心中的一个遗憾。这次《光明日报》约我写稿,我很高兴,能够弥补心中许久的缺憾了。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大要求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冯先生给1956级的本科生开中国哲学史课,57级的同学也来听课。我被56级二班指定为课代表。课代表的任务是要向主讲教师反映同学们的意见和要求,因此我也幸运地有稍多机会接触冯先生,近距离地体察冯先生的学术大师气象。

冯友兰(1895—1990)现代中国杰出的哲学史家和哲学家。河南南阳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州大学(现河南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著有《中国哲学史》、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著作。

第一堂课冯先生就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他说:有两个中国古代哲学史,一个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一个是后人整理、研究、撰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是描述性的,不一定真实。这两者的关系就像颐和园和颐和园导游图一样。导游图有引导你游览的作用,但是看导游图不能真正领略颐和园的美景。所以,学习要读原著,要准确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原著的意蕴。

后来我与冯先生熟悉一点了,就问他怎么学好中国古代哲学。冯先生从书架上取下线装的《论语》,又告诉我要读原著。我想起小时候在村里跟最后一个秀才学习过的线装书《论语》,就给家里写信,家人很快给我寄到北大,这套书到现在我都保存得很好。冯先生说,研究中国古代哲学,要把中国古代哲学中好的东西发掘出来,加以继承和弘扬,那才叫本事。他这句话对我来讲有指明方向的意义,我这一辈子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学术研究的。

冯先生说,读书就好像游泳,老师只是把学生推到水里,游得怎么样,能否游到对岸,要靠学生自己的悟性和努力。

记得我第一次去冯先生家,是反映讲稿纸张质量的问题。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用的教材是把冯先生的讲义印发给我们。纸张质量太差,本子也小,装订也粗糙,用线缝在一起,翻多了会散。我讲了意见,冯先生说,现在国家有困难,没有那么多好纸,大家要理解国家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