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宇阳朝鲜战争高晓松 :高晓松揭秘战争秘闻 朝鲜战争62年祭(上) 120615
朝鲜战争离开我们已整整58年。原先弹坑遍布、浮土累累的战场早已郁郁葱葱,前辈们的鲜血也早已被雨露冰雪冲刷得干干净净,甚至连平壤那座仅有的志愿军烈士纪念碑在众多突兀的建筑面前也显得低矮逊色了许多。
也许正战争离我们已久远,这段充满着血与火的的历史才能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和关注。也许是因为这场战争过于残酷与苦涩,美国人一直是采取了冷处理的措施,对此避而不谈,而在国内五六十年代处于政治意义而拍摄的有关此战争的影视对这段军事历史的刻画少而不详。
作为后人,我们也许只能从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只字片语和少得可怜的影像资料中去找寻战争的痕迹,品读其战略、战役、战术,感慨战争中的所特有的东西。
这一场战争,到底孰胜孰负?到底谁是真正的赢家? 对于这一问题,出于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几十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朝鲜费尽心机,在军事实力明显优于韩方的条件下发起的这场战 争,三年下来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物力,结果又回到了原点,不能算是赢家。
而中国因参与朝鲜战争,虽说为东北的安全创造了一个“缓冲区”,可却因此国内经济建设受到延迟,台湾问题永远搁浅,也从此关闭了与西方社会交流大门几十年,损失太大,也不能算是赢家。
美国人是精于计算的,但在损失了十数万美国军人和上 百万的韩国军人的生命之后,朝鲜半岛没有统一,欧洲形势吃紧,美国这个国际警察的面子受损,它也不能算作赢家。更有人把赢家这一桂冠戴到了苏联人头上,苏 联通过这次战争占大了便宜,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但苏联显然不是战争的主角。
在这里,不谈其他方面,就军事而论,输赢面可以这样看:朝鲜战胜韩国,是因为朝鲜从三八线起,一个月之内将韩军和前来支援的美军挤压到了釜山环形防御 区,差点将他们赶下了大海;而美国又战胜朝鲜,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釜山防御区一直将朝鲜人民军赶到了鸭绿江边,逼迫金日城要在中国组织流亡政府;中国 又胜美国,以志愿军为主要力量的中朝联军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又重新赶回了三八线,中朝联军向南直线距离推进了几乎300公里,基本恢复了战争开始前朝鲜 的版图。
此外,这次战争还是历史上并不多见的东西方战争文化的碰撞。
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更注重的是士兵伤亡、物资耗费等数字化的理性分析,而不仅仅是胜利。 且看美国官方公布的数字(个人认为比较准):美军阵亡33600余人、战伤103200余人、失踪和被俘5100余人,共计142000余人(这一数 字尚未计入美军编制中伤亡的韩国人,每个美军师编有经严格挑选的韩军2500余人,并随时补充)。
而韩国国防部公布的数字是韩军阵亡227800余人、战 伤717100余人、失踪被俘43000余人,共988400余人。
再加上英法等其他国家军队损失29000余人,联合国军共计伤亡1159400余人。 志愿军和人民军损失总数为70万余人:其中志愿军阵亡18万余人、战伤22万余人、失踪和被俘万余人;人民军损失人数朝鲜方面官方至今未做出结论,损失总数为中国军事研究专家估算统计。
这样,双方的损失比例约为3:2,如果按志愿军方面单算,志愿军在2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共毙伤俘对手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42万余人,双方损伤比约为5:3,就算上中朝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统计有些失真,那么联合国军的损失大于中朝联军的损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为此战争开支战费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而中国开支战费63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按当时美元与人民币比率3:1兑算,两方耗费比更是达到了19:1。
美国知名的政论著作家约瑟夫·格登,在它所著的《朝鲜战争——为透露的内情》一书的引言中,开篇就说,“美国政坛老手艾夫里尔·哈里曼谈到朝鲜战争中 时,称他是一场‘苦涩的战争’。
”“在美国不甚愉快的经历中,朝鲜战争算是其中的一个:当它结束的时候,大多数美国人都急于把它记忆中轻轻抹掉。出于某一原因,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战争。美国使朝鲜处于僵持状态,同共产党中国这个庞大而落后的亚洲国家打成了平手。” 摘自《朝鲜战争六十年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