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萧云儒 萧云儒 儒笔雅箫看云起

2017-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毋修源(以下简称毋):多年前,你曾以<撩开人生帷幕>为题,说萧先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人文精神及历史时空中汲取书法精髓,在文化溯源和书法长河中,探寻人生真谛.这种极其个性化的文化路径,造就了他卓尔不群的境界与境养,形成了他心手统一的理性选择,使他的书作呈现出一种古拙隽劲.圆润雍容.清正静美之书风",受到萧先生的许认和书界的好评.  言无虚(以下简称虚):萧先生能在纷繁的生命历程中,以文字启迪心灵,以书法探求美境,在撩开人生帷幕的同时,更能在大文化.大境界的背景下,以浓郁的

  毋修源(以下简称毋):多年前,你曾以《撩开人生帷幕》为题,说萧先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人文精神及历史时空中汲取书法精髓,在文化溯源和书法长河中,探寻人生真谛。这种极其个性化的文化路径,造就了他卓尔不群的境界与境养,形成了他心手统一的理性选择,使他的书作呈现出一种古拙隽劲、圆润雍容、清正静美之书风”,受到萧先生的许认和书界的好评。

  言无虚(以下简称虚):萧先生能在纷繁的生命历程中,以文字启迪心灵,以书法探求美境,在撩开人生帷幕的同时,更能在大文化、大境界的背景下,以浓郁的书法情结,寻找新的文化视点,与我们对视,与生命对视,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注脚。

这份大自在之心使他对文化艺术不断的追寻探索,使他对生命的体悟和表达,更加顺心应手。他不但用文字,更用书意,在抒发人生的理想。文字所蕴含的力量是强大的,书法所兼具的活力是生动的,二者的结合,成就了萧先生在文艺评论与书法创作上的殊途同归,使他的人生境界得到了新的提升。

  毋:萧先生是全国知名的文化学者,在文艺评论上,他以独特的视觉,为我们揭示了许多小说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社会意义。迄今为止,他发表出版文化学、文艺学方面的论文、专著600余万字,从大文化生态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及陕西地域的小说家,做出了中肯的批评。

可以说,他是看着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成长的,也对他们写作幕后的许多故事有着第一手资料。关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论述,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至今还对散文界有着深刻的影响。

  虚:“形散神不散”涵盖着一种大的文化范畴,他不但对散文家有着解惑功能,也适用于书画及一切艺术门类。它是一种人生的姿态和生存的状态,随心随性,自由且有条不紊,要做到这种境界,需要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文化积淀。有的人感受力强,知识面也不窄。然而,在其心中,知识是零散的,感受是时灭时现的。而萧先生有一种驾驭力,将知识与灵感融并于一个生动的躯体,使其展现出强劲的生命之光。

  毋:萧先生以深厚的文化魅力在影响着读者,他的文字如一缕清风,轻轻撩开了人生的帷幕,温温醇醇,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观瞻他的书法,鲜明的特点是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文化气息,随性书写所彰显的生命活力,拓宕流畅,圆融无碍。

这和他的个性有着极大关系。在他书法中所蕴含的文化符码,实则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庸文化对我们的心灵影响。读先生的书法,看到一种贯穿历史长河的生命感和尖锐的力量感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符码,蕴含在先生的书法中,更有着一份中庸文化的圆融之美,蕴藏着先生做人谋事的审慎和慎独。

  虚:书法是书家个性的流露,书法程式是一个书家在书写过程中,对生命的体悟。要写出好的作品,心性的自然流露,性情的自然宣泄,是一个书家和书匠的区别。每个个体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与表达都有着不同的诉求,但是孕育在萧先生书法中的,是一股冲决藩篱欲吐不快的张力,而又内敛谨守回转弥散的暗流。

这是一种极力的冲决与融汇的回荡,这也是佛家文化所说的圆融无碍或者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中庸之道。因为先生是一个谦逊温厚的大学者,大学者自有的风度与涵养,使他充满冲和之气。

因之,他对传统文化深刻的认知与解读,充满了圆融之美。虽然我没有读过先生多少关于文艺评论方面的文章,但是对于他书法中所透露出的温厚淳朴、圆润雍容、清正静美的气息,却让我对先生充满敬意。

  毋:书家应突破生命的界限,达到自由无碍圆融之境。但是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和文化传统的束缚,迫使许多艺术家充满了向往而被向往割裂的痛苦,看到了光明却无法突破阴霾的包围。所以,书法家的艺术程式与生命的表达,实际上也是书法家自我个性与社会共性在某一个契合点上的共鸣与撕裂,更是书法家与大的社会文化环境融合与冲突的表现。

迫使书家背负共性寻找个性,那就要依据书家自我的好恶去在传统的法帖中寻找适合于自我个性的法则。艺术家真正的快乐不是生前的成功,真正的悲哀也不是死后的寂寞。而真正的快乐是突破法度得到众人承认的安慰,真正的悲哀是被传统吞没的失声。看得出萧先生是在此中奋斗不息的人。

  虚:先生的书法无疑暗合传统文化文人的书写生态,并从中寻找与礼教所相映的生命方式。自古以来,凡是具有大成就的书法家,内心都有一股倨傲而天真的性情,具有一股悲剧性的感情情结。就像萧先生笔下的许多作家,实际上在他们内心所孕育的悲剧色彩是非常鲜明的。

如陈忠实《白鹿原》乡村社会的崩溃,贾平凹《废都》城市的了无生机,都是作者人格力量的悲剧与社会现实的大冲突和大拉锯。萧先生的书法也是他文艺批评与书法创作的一种冲突和拉锯。

他的文艺批评建立在大的文化视觉之下,从传统中国社会的文化结构和政治结构,去体认作家的个性风格及作品的内涵。而他的书法,却是从一种建构和体认去化解。他在建构新的书法形式,在建构的过程中,不断的化解传统书法对自我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古拙隽劲、圆润雍容、清正静美的书法特点。

  毋:先生的书法有激情,有体认。激情是从他书法起笔时的肯定与落笔时的尖锐回环,更在于书写过程中的起伏波粲,可看出他永不枯竭的创作激情。体认是从他书法的中庸之相,看出他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和思索。这些文化符码蕴含在他的书法之中,具有一股无法抗拒的活力,使他的书法充满了一种冲和之美。

  虚:萧先生深刻体悟出扰扰红尘正如书法艺术中那纠葛不清而又中规中矩的线条;体悟出生命最初的本真,于是,他在书写的过程中,时而自毁,时而涅槃,使水与火在黑色浮沉的线条中交相辉映;他更体悟出人性之光在怅然若失时冲决心灵的束缚,而使心灵与天地万物相融。叔本华说“艺术是麻醉剂”,尼采又说“艺术是兴奋剂”。二者合一,艺术自然是人生之醇醪了。可见,萧先生是以此来酬谢人生的。

  毋:古代的书家大多是文人,而今大多的文人却无法成为书家,究其原因,一是对文化人的知识结构和学科分类更加细化,二是在20世纪的文化史中,传统文化在五四运动的浪潮中被打散重来,三是书写工具的日新月异和复杂多变,改变了书写的属性,所以,当代文化人大多无法成为真正的文人可见一斑。

  虚:但是萧先生不然,他是一个受过传统文化淬炼的人,更是一个有着文化自觉与文化实践的学者型书法家。因之,关照当代文化生态及当代文化人的生存方式,我们可以感到一种强悍的气势掩映而来,但是在这强悍气势的深处,不无虚弱的、无法排遣的戾气和浮躁气,这是整个社会拜金结构的影响。

因之,读萧先生之文,使我们认识到这个社会作家与家国的命运,读先生书法,使我们在虚弱之中,看到一份温厚醇和的气息扑面而来。

  毋:说的极是,如何改变这种现象,那就要靠如萧先生这样的艺术家及我们这些评家去一正视听,辨析真伪,从容面对了。

  虚:在这个功利的社会,我们只能这样去做,也只好这样去做。因为时髦的批评概念如同装修废品,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包装在真诚的作品之上,掩盖了作品的诚实,干扰了作者的气质,使人眼花缭乱。真正要了解艺术家,还是应仔细的观看他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寻找蕴含在他身上的那种文化气质及文化境养。

  毋:欣赏萧先生的作品,我们不但要关注他的书法本身,更要关注孕育在他心灵深处的文化冲突与书法所赋予的性情抒发,从而发现一份气度,一份静美,一份圆融无碍的生命记忆。

  学界声音

  我和云儒认识几十年了,有过许多笔墨上的往来。他的见解,素为我所看重。云儒很有才气,在审美上触类旁通的能力很强。他在学习古人的同时能融会其他各家、融会各艺术门类的规律,表现自己的心绪,这方面的探索值得肯定。

  霍松林 (著名学者 书法家 陕西师大教授 博导)

  云儒的文化研究和文艺评论几十年中很有影响,对文艺的繁荣劳苦功高。近年云儒把书法作为生命体验、艺术体验的一种新的表述方式,如他自己说的,文章是他的日神,书法是他的酒神。他在书法中活得比文章中更自由,更舒畅,更惬意。这不但是艺术兴趣的新果实,也是人生姿态、人生态度的转移和升华。

  陈忠实 (著名作家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 陕西省作协名誉主席)

  书法和爱情一样,对人来说是一种病,到什么年龄得什么病,到一定年龄就会爱上书法。老萧是我们这群人中得病最深的。他痴迷书法,也是痴迷美善。人一痴迷,就会结果实,老萧的字成功了,这几年影响很大。字里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尖锐,有生命感,潇洒而有灵气。

  贾平凹(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陕西作家协会主席 著名作家)

  萧云儒先生的字是学者字,秀美,潇洒,有书卷味,看得出一些基本美学原则的自如的运用,还有综合的智力结构和笔情墨趣的把握。他的字比他的人显得更年轻些,这表明他内在的生命力还很旺盛。文化研究只能发挥他的智性,却难以渲泄他的灵性,故尔便又为自己独有的生命体验和艺术体验寻找新的传达渠道了。

  钟明善(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 西安交大教授 著名书法家)

  云儒举办书法展览十分可喜,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本身就是文化,是文人用书法宣泄自己的情绪。书痴者文功。云儒平常谈经论道,在评论别人时总结体会,付诸实践。所以他的书法不板滞、不钻牛角尖,是智慧者的字。

  吴三大 (著名书法家 陕西省书协名誉主席)

  肖云儒先生书法极具张扬力,他以综合性的智力结构来把握笔情墨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才是一种真正的,正确涵义上的书法艺术。

  我有诗相赠肖先生:

  云间有儒思飘然,笑将闲情付砚田。文墨相兼灵气足,笔底青山任攀援。

  茹桂 (著名书法家 陕西省书协名誉主席 西安美院教授)

  法是三分才气,三分努力,三分骨气,一分技巧。什么人写什么字,这已成了定论。云儒的才气大,故而他的书法就占了六分才气,很有一点郭沫若书法的味道,这也和他对书法的顿悟有很大关系。

  杜中信 (著名书法家 陕西省书协顾问 西安市书协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