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张爱玲的作品?
在《谈读书》中,她说她小时候爱看虚构的《聊斋》,看过很多遍。小时候也看过记录体的《阅微草堂》,也看过很多遍。但是多年以后再回来,发现不想再看聊斋,因为它比较“纤巧单薄”,而“纯粹记录见闻的《阅微草堂》却看出许多好处来”。她很欣赏法国女历史学家Regine Pernoud说的,“事实比虚构的故事有更深沉的戏剧性,向来如此”。答主自己的经历也是这样,小时候喜欢看虚构的故事,觉得比生活来的更刺激。但是自己经历了越洋留学,有了一些游历之后,也就觉得虚构的故事没那么精彩了,原因是生活开始丰富,经历多一点,精彩的东西就不用从虚构里面去找了。
另外记录体有一种真实的“韵味”。她说她对事实作为原材料是非常爱好,“并不是‘尊重事实’,是偏嗜它特有的一种韵味,其实也就是人生味。而这种意境像植物一样娇嫩,移植得一个不对会死的”。她说真实的事情是“无穷尽的因果网,一团乱丝,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深度和阔度”,是想象出来的故事没有的。如果是虚构,最了解内情的也就知道几个因素,不熟悉的看法就更简单,而真实事情是有千变万化的互为因果,很多时候是无法“逆料”,而这种时常的出奇,而又让人不觉得奇怪的“有变”,确为真事给人的独特韵味。有些时候一些故事是否真实,读者们可以直觉感觉到,虽然没有什么有意识的依据,但是真事会让人“内脏感觉对”。反观美国的做法,她说,“小说内容是作者的家呢我你或者是熟人的事,‘拉在篮子里便是菜’,来不及琢磨,倒比较存真,不像美国的内幕小说有那么多讲究,由俗手加工炮制,调入罐头的防腐剂、维他命、染色,反而原味全失”。
答主曾和一个朋友聊天,问她对张爱玲的作品有什么感觉。她读过张爱玲的成名作《金锁记》和《倾城之恋》,说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在张的文里,没有“一刀切”的态度。她说张的故事给她真实事情复杂的一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也一样”。可能这种感觉就是张说的真事的深度和阔度,以及实在的感觉。
由这个点出发,张爱玲又谈了心理描写。她比较喜欢直接记录对白,让读者自己去领悟角色的心理。她说,“含蓄最大的功能就是让读者自己下结论,像密点印象派图画,整幅只用红黄蓝三原色密点,留给观者的眼睛去拌合,特别鲜亮有光彩”。她讲了一个例子,路易斯的专著《拉维达》,讲西班牙人“皮肉生涯”的故事。其中有一段讲主人翁(女)的弟弟在讲他在看到姐夫打他姐姐时候他的反应。但是弟弟讲的东西“颠三倒四,思路混乱”,前后矛盾。但是张爱玲说索然书中有人说话时常不合逻辑,但是“正是曲曲表达出一种复杂的心理”。我觉得这种看似逻辑混乱的对白,其实表现了真实人物的“阔度”。一个人不只是有一种想法。就算对于同一件事情,他也会有矛盾的感受。或喜或悲,或爱或恨,自己也不完全清楚,很多时候也不能预测和掌控。而体现这种深度,张爱玲说,中国古典小说就很多。“旧小说也是这样铺开来平面发展,人多,分散,只看见表面的言行,没有内心的描写”。
反观西方小说,貌似很争取逻辑通顺。心理描写要么就是“三底门答尔(sentimental)”,要么就是从“作者的观点交代动机或者思想背景,有时候流为演讲或发表议论,因为经过整理,成为对外的,说服别人的,已经不是内心的本来面目”。
另外她讲到了题材。她说其实题材就两种,一种是人们熟悉的事情,写出新的东西来,让人们觉得“是这样的”。另外一种就是不常见的事情,让人们觉得“还有这样的”。她说这两种都是在“人类经验的边疆上开发探索”。
其实她在另外一篇散文《写什么》(作《谈读书》22年前所作)里面有说道,不变的题材其实就是人生之事,“恋爱结婚,生老病死”,这些一辈子都写不完。我觉得这种大家都有经历的事作为题材确实可以延续下去。很多时候根本是一回事,但是通往根本的路径不同。在不同文化大背景下也有所不同,而且同一个文化在时间过程中也在改变,所以一直有新的视角可写。另外,不同的作者的成长背景文化和他们所写的故事的背景文化的异同和交融也会产生新的火花。比如一个中国人到中东伊斯兰教区域去生活,必然会有他独特的看法,观察到独特的细节。他写出来的文的意蕴会不同于阿拉伯本土人,或者西方人所写的。
其实谈到领悟文化,在《写什么》里面,张爱玲说要写一个小说,背景在内地,本来打算去住一段时间,感受一下当地文化,但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说“走马观花固然无用,即使去佐两三个月,放眼搜集地方色彩,也无用,因为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不能先有个存心”。答主也有同样的感觉,对文化的感悟需要自然,不能蓄意。
还有一点她提到的是文化图案。她讲很多作品里面道德观念太强,人们的情绪反应,对任何事情,好像都很确定。按照道德观,遇到什么样的发生,就该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沿着现成的沟渠流去”。但是这样的作品在某种角度来说比较浅,因为人真实的情感是复杂,多变,捉摸不透的。如果简单的套用道德的路径来设计角色的情感,那就是去了“触及人性深处不可测的地方”的真实感。
总的来说,张爱玲是不喜欢“sentimental”而喜欢真实叙述的,因为她觉得真实的东西有深度,有实感,耐看,耐琢磨。
答主和另外一个同学聊天的时候就说到张爱玲的作品看似平淡。有时候,对于繁忙的人,没有闲情去体会和琢磨的人,似乎她的文显得太平淡。我的那同学友就说不喜欢张爱玲的文字,因为看了没感觉。我问那位同学是不是喜欢“sentimental”,她说是的。那同学她在美国住久,貌似和美国文化更近,而美国文化比较不容易让人去挖掘中庸和含蓄里的内涵。答主觉得这也是张爱玲在美国写的英文小说投稿,出版社都拒绝出版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