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暮江吟 白居易采石矶江畔祭李白 名诗千古流传
公元799年金秋,时年二十八岁的白居易作为宣州的一届贡生,即将赴京城长安应试。宣州刺史崔衍作为推荐白居易的伯乐,特地设下酒宴,邀来名人雅士为之饯行。席间,菜上六道,酒过三巡,刺史提议,凡赴宴者每人赋诗一首,以为白居易壮行。
于是,在觞筹交错之间,只听一阵阵吟诵之声。有人吟刘邦的《大风歌》、有人诵曹操的《短歌行》、有人背曹植的《白马篇》。此一番吟诵过后,不知谁人提议,而今大唐盛世,诗歌开一代新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皆出自我唐朝,何不吟诵当朝诗人的诗作呢?刺史崔衍觉得有理,当即说到:“李白暮年曾在江南写下许多诗篇,他的终老之地当涂是我宣州属地,我们就各自吟诵一首李白的诗吧。
”说罢,他带头吟诵了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
接着你吟《夜泊牛渚怀古》,他诵《望天门山》。白居易被大家热情点燃,他一口气吟诵了李白的《横江词六首》。吟完,他正要举杯向大家致谢时,身为乌江主薄的白居易堂兄从席间站了起来:“刺史大人和诸位贤士,大家对诗仙李白如此崇敬,何不到李白终老之地看一看,也好让我尽尽地主之意。”大家一听,甚是赞同。
在白居易出生前十年,李白已经去世。白居易从五岁学诗,九岁谙识音韵,直到十六岁写出《赋得古原草送别》,他几乎每一天都在背诵李白的诗,对李白的每一首诗几乎都能倒背如流。特别对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倍加赞赏,从诗句中他看到了李白的崇高人格;在“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中,他受到人生启迪;他能“苦节读书,不遑寝息”,以致“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也是从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中受到激发而成。
多年来,他一直希望能有机会来拜谒李白,表示对诗仙崇敬之情,但都未能了却心愿。宣城离李白终老之地采石矶不远,这回何不在进京赶考之前,去拜谒一下李白,让诗仙在天之灵给一点关照和保佑呢?
次日,白居易告别宣城刺史崔衍,和贡生院的好友一行,先到当涂,游览青山,瞻仰李白崇拜的南朝大诗人谢眺旧居“谢公宅”,观看了李白作诗咏诵过的“姑孰十景”,听堂兄讲述了项羽、孙权、周瑜、谢尚和温峤等历史名人一桩桩佳话故事。
游完当涂,众人一行来到了采石矶。只见一矶突兀江中,绝壁凌空,甚是峻峭。看那山矶相连,茂林修竹,布满翠螺山峰,庙宇、亭阁耸立其间,仿佛顿时感到了李白的仙踪所在。白居易一行走上矶头俯视绝壁、湍流、回浪,令人不寒而栗。
众人盘桓矶头,怅怀然犀亭,屹立蛾眉亭,眺望天门山,真乃心旷神怡。堂兄看到白居易游兴正浓,要白居易在此也放歌一曲。白居易谦逊地说道:“当年李白在黄鹤楼看到了崔颢的题诗,他都没敢再题诗,我等后辈怎敢在诗仙之地张狂造次。”说罢,便催促堂兄,领大伙快去看李白墓。
这时,堂兄李主薄也有些尴尬,乌江虽与采石一江之隔,他在任也有两年多了,但却没有亲自拜谒过李白墓。他想:李白墓一定葬在采石山上。一块向阳显眼的地方,墓前有高大的墓碑耸立着,碑上有名人书写的碑文。可他领着大家一处处张望,一处处寻觅,却不见李白墓的影子。
无奈,他只好问牧童,诗仙李白的坟在何处?牧童听不懂,摇头说不知;他又问樵夫,樵夫也不知道。问来问去没问出头绪,他带领大伙走下山坡,穿过横江馆驿,见前面一须发飘飘的老者,便上前施礼问到:“老先生可知道诗仙李白的坟在何处?”须发老者上上下下大量了他们一行,看都穿着官衣,戴着官帽,想必是给李白修坟来了,便指着前面一片荒草凄凄的空旷之地说:“前面枯草丛中隆起的那个土丘便是。
”众人顺着指点望去:只见不高的一块墓碑倒伏在泥土里,一阵秋风吹过,衰草和落叶在坟头盘旋,一眼看去好不凄凉。看到此,众人好像掉进了冰窟,个个感到浑身打颤。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位世人仰慕的旷世奇才,死后竟落到如此地步!看到此白居易不禁掉下串串泪珠。
为了表达对李白的敬意,众人各自走到池塘边捞起一把蒲草,把它一根根理顺,又折下一枝枝艾蒿,将蒲草和艾蒿缠为一束,然后走到李白坟前,整整衣冠,恭恭敬敬地举起,然后轻轻放在坟前,又从旁边捧起一把把泥土撒在坟头,然后伤心离去。
随行的官府人员当日回府,白居易跟着堂兄到了乌江城,此时堂嫂得知白居易将要赴京赶考,准备了饭菜为他饯行。可白居易面对哥嫂的热情款待,心里却怎么也热不起来。在饭桌上,他酒未呷一口,菜未动一筷,一直沉默不语,堂哥也是如此。堂嫂以为他们玩得太累或是受了风寒,勉强让他们吃了点饭便各自回房休息入寝。这一夜,主薄辗转难眠,白居易更是难眠辗转。
次日清晨,在白居易卧室的书桌上,一页被泪水打湿的稿笺,写着字字泣血的诗作《太白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