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源】源出鲜卑后裔还是女真

2017-1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锡伯"二字最早见诸史籍,是清朝文献中关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国之战"的记载.在此前后,汉文典籍中对锡伯族的称呼有二十余种,这是历代史家用汉语记錄少数民族语音时用字不同所致.在今天沈阳锡伯族的何氏家谱中,仍有"窃考何氏,原系喜民族"的记载,原因亦如此.明末清初至辛亥革命以后,"锡伯"之称才被昔遍使用.锡伯族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占代鲜卑的遗民锡伯族学者和群衆的共识.鲜卑属于上古东胡的一支.西周时期,东胡被匈奴击破,散居

“锡伯”二字最早见诸史籍,是清朝文献中关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国之战”的记载。在此前后,汉文典籍中对锡伯族的称呼有二十余种,这是历代史家用汉语记錄少数民族语音时用字不同所致。在今天沈阳锡伯族的何氏家谱中,仍有“窃考何氏,原系喜民族”的记载,原因亦如此。明末清初至辛亥革命以后,“锡伯”之称才被昔遍使用。

锡伯族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占代鲜卑的遗民锡伯族学者和群衆的共识。

鲜卑属于上古东胡的一支。西周时期,东胡被匈奴击破,散居鲜卑山(大兴安岭)者便以鲜卑爲名。鲜卑因早期活动区域不同,又份爲北部鲜卑和东部鲜卑。东部鲜卑在三国时期活动于西辽河上源的西拉木伦河流域的丘陵地带,两晋南北朝时期发展爲慕容鲜卑、宇文鲜卑等部,并建有国家政权。北部鲜卑即拓跋鲜卑,早期活动在以“北土”大鲜卑山爲中心的地区。即现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以鄂伦春自治旗爲中心的大兴安岭北段一带。东汉时期南迁到“大泽”,即今呼伦贝尔湖区,之后又继续南迁,东汉末年达汉代五原郡境内。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建立了北魏封建王朝,并逐渐融合于汉民族中。

当拓跋鲜卑的主体不断南迁并入主中原时,其中一部份仍留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扛流域,史书上以各种“失韦”(后又称“室韦”)命名之。她们当中的一部份世代从事游牧生活,而另一部份狩猎部落则进入大兴安岭中段,以打牲爲业,到北魏初年活动范围已达绰尔河流域。由于其所居区域处于室韦中的最南端,故称这一部份室韦爲“南室韦”,亦即今天锡伯族的先祖。

16世纪中叶以前,锡伯族的社会组织已由血缘(即同一父系祖先繁蕴的血缘集团)组成。其经济生活以渔猎爲主,兼营粗放的农业,“颇有粟麦及”(《魏书)卷100《室韦传)),由于种植粮食作物,还出现了“造酒业”。

公元1980年7月30日,考古学家米文平先生在大兴安的北段顶巅之东麓,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啊里河镇西北十公里处,发现了被当地群衆称爲“嘎仙洞”的石室,洞内石壁亡刻有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恃郎李敞来此祭祖时刻的祝文,证实了嘎仙洞就是《魏书礼志》中记载的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同时证明了嘎仙洞一带正是当年锡伯族先民狩猎生活的地方。

沈阳市锡伯家庙太平寺碑文记载的锡伯祖居地点亦能与此相对证。碑文记载:“……有青史世传之锡伯部族,祖居海拉尔东南扎兰陀罗河流域……”经考证,碑文所指的“诲拉尔东南扎兰陀罗河流域”当是海拉尔附近及其以南,东到绰尔河及以东的嫩江流域,南到郭尔罗斯旗以北。总之,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带,沿嫩江流域以西的广大区域都是锡伯族生息繁衍之地,是锡伯族最古老的家乡。

今天,笔者在对沈阳北郊锡伯族村落的调查中,听说老一辈锡伯人在烧纸钱祭奠祖先时,要将本家族已逝前辈的姓名写在纸上,开头往往是:“白山xx x”,意即白山的x xx先人,然后面对西北方向恭敬地把纸烧掉。这说明锡伯族把“白山”当做自己的北方故土,已逝先灵已回老家安息,故面对白山而祭先祖,白山即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一词本系锡伯语,原音用汉语记錄爲“夏恩啊林”,“夏恩”在汉语中意爲“白”,“啊林”在汉语中意爲山,即“白山”,而“夏恩啊林”口语急读则音变爲“兴啊林”,即兴安岭。

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的蛮蕭与神秘,走向盛京的繁榮与文明,翻开锡伯族的历史,悲壮与豪迈、蹉跎与执着伴随着古鲜卑人的足迹一路而来。百年驻防,万里西迁,这个骁勇强悍的民族,同中华民族的发展榮辱与共、沧桑砥砺,世世代代爲守卫祖国边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令人赞叹和敬仰!